预警护理在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中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预警护理在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中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2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警护理的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对照组(70.0%),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5.0%)明显高于观察组(13.0%),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预警护理,能提高患儿治愈的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用于特需病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特需病房住院的3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需求按照舒适护理模式给予相应护理,同时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现代危重医学的一大难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很多研究是在动物急性肺损伤模型上进行的,根据致病因素研制模型,再根据模型研究其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以及治疗方案.因此,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制作一直是研究重点和热点.作者综述了目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鼠类模型的研究现状。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教学医院护理教学老师应用微信群对实习护生辅助临床教学的现状。方法对153名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为期10个月生产实习的应届护生使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常见呼吸系统危重症,其发病率和治疗费用均处于高位,治疗困难,病死率在30%左右.目前,ARDS的治疗多是支持性的,目的在于提高肺部气体的交换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一些有潜力的ARDS治疗的药物研究了很多,可能对ARDS患者的氧合、肺水等的吸收有益,然而尚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在降低病死率等重要临床指标方面有效。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在实习期间职业应激、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为从专业角度提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8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应激、成就动机和职业
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ion channel protein,TRP)是细胞膜或细胞器膜上的一类非选择性Ca2+通道蛋白,通过影响细胞内Ca2+浓度来发挥众多的生理、病理功能.在TRP家族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目前分布最广、研究最
目的:分析高龄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并探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给予常规护理的320例高龄直肠癌患者列为对照组,统计切口感染率,分析导
免疫细胞和许多肿瘤细胞固有表达TLR9信号通路,TLR9介导激活固有免疫并增强获得性免疫反应,TLR9也参与调控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TLR9配体内化、受体蛋白裂解与突变、昼夜节律钟等调节TLR9信号级联。
肿瘤生长和转移均依赖于肿瘤的血管生成,而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是肿瘤血管生成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现从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促血管生成因子、骨架蛋白解聚、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三个方面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干预对降低重型颅脑疾病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分期比较的方式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患者为观察组,2014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