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趣味案例的多元化采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材中,《生活与哲学》部分历来被学生视为最难学习的一部分。其原因主要在于该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如果能选取贴近生活又有趣味的教学案例,对促成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自然导入、重点知识的深度展开、难点问题的顺利突破以及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案例的取用是《生活与哲学》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案例 生活与哲学 采集 趣味
  课堂教学需要有趣的案例。而对于案例材料的采集,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或经典题例中的只言片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在寻求更广泛、更多元的案例来源的基础上,选取有趣又恰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精髓。
  一、关注日常生活,思辨标语口号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撷取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学生最熟悉的标语、口号来拓展教学是有效且必要的教学模式。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标语、口号学生都耳熟能详,所以,基于标语、口号所进行的课堂教学容易使教学双方形成认知上的共鸣。
  放眼日常生活,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标语口号随处可见,能够援引进课堂的资源非常丰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口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是我们用以鼓励自我和他人的口号;"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频率极高的一句口号。而这些口号都是我们哲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当我们引导学生思考:想到就一定能做到吗?态度真能决定一切吗?学生会很容易的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此为基础,我们感受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区别以及现实意义。
  当然,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现成的标语口号并不等于即用的教学资源,对于纷繁复杂的标语口号我们应有准确的视角切入以及必要的剪裁加工。具体说来,就是在标语口号的选用上,我们应结合教学实际做到讲求时效、关注目标;用力思辨、适度引伸;启发思维、注重探索;增加趣味、生动表述;贯穿主轴、实现回归。当今天我们仍秉承着"大纲为纲,书本为本"的教学思想时,我们不妨关注生活中的标语口号,从中挖掘出我们生活中最熟知、最平凡、最朴实的生活细节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
  二、感受流行音乐,体味歌词魅力
  流行歌曲在当代中学生中很受欢迎,学生往往一听就会,对歌词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课本知识。利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材料,学生喜闻乐见,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主观唯心主义"时,阿杜的歌词"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就是最恰当的材料。教师可以给学生设问:闭上眼睛天就真的黑了吗?学生定然回答不是。如此一来,既能解释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又能揭示唯心主义哲学的不科学性。在讲授"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时,李宗盛的歌词"当你发现时光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就是最适合的材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时光匆匆,世界在永恒的变化发展的,而且能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讲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时,"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歌词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然,流行歌曲数量庞大,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选用歌词时要精挑细选,准确定位歌词中的哲理,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三、善用广告语言,灵活思辨哲理
  "广告语言"是我们生活中不太留意但同时又传播最广的一类语言。这类语言弥漫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广告语言,中学生不仅不陌生,甚至对此话题还如数家珍般的滔滔不绝。正因为如此,让广告来为书本知识"做广告"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着独特的效果。
  在选取广告语言时,教师不必专注于对某类商品的评价和介绍,而应该是选他山之石,可以攻哲学之玉。"广告语言"对于教学内容的指示,这在《生活与哲学》一册的教学中体现尤为突出。2013年"双11"购物节,有一则广告:一位女士在鞋店试穿鞋子,她的同伴问她好看吗,她说过几天更好看。为什么?过几天淘宝网会打折。过几天,鞋子的价格会变。这正好教育学生,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像这样的广告,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只要我们认真选取,定能为我们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乐趣。
  四、巧取哲理故事,体悟哲学生活
  《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之所以把"生活"二字放在"哲学"之前,就是因为哲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生活中有很多哲理故事,有趣味,学生也乐于接受。如果能从这些故事中选取适合《生活与哲学》教学的材料,在课堂上加以运用,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用"玫瑰与刺"的故事,讲授"矛盾"的问题。
  一对孪生小姑娘跟随她们的妈妈走进玫瑰园去玩。不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回来对母亲说:"妈妈,这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都有花。"母亲听了深思起来......我们可以讲授: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承认矛盾,还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扑克问题。世间万物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关键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告诉学生:同学之间相处也要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点与不足。欣赏别人的优点,正如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诸如此类,有趣又形象的故事数不胜数,只要运用得当,就是我们《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宝贵财富。
  总之,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和生活往往"一墙之隔"。只要用心,生活中可以用来讲授哲学的趣味案例俯拾皆是。同时,其它学科的知识,也可以用来为哲学教学服务。那么,趣味案例的采集也要打开思路,不要局限于课本,变成"本本主义"。
  只要我们对生活经验采取广泛的提炼,我们就能发现用之不尽的教学宝藏。而取得了趣味案例后,其最终目的就是使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指导生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自身的"创造性",将生活中的点滴案例汇聚到政治教学中来,让《生活与哲学》课堂真正变得鲜活和高效,也充满趣味、快乐。
  参考文献:
  [1]王晓岭:怎样写歌词,人民音乐出版社
  [2]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秉才:韩非子,中华书局
  [4]郭力文:商战绝杀100招,经济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党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引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需要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是逐步演进的。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勾勒了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演进图景。树立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与健全学习制度和机制是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实践途径。  【关键
【摘 要】传统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存在一些如:师生关系紧张,教学内容没有更好地结合农村当地学校的实际,教学设计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评价单一等,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形成"反思--教学--再反思--再教学"这样的一个教学链条,这样才能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关键词】反思 农村初中 思想品德课  一、反思的必要性  美
目的:  通过应用CMIA测定患者血药浓度,分析联合奥氮平治疗后丙戊酸钠浓度的变化,以及年龄、性别对这种变化的影响,同时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把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面貌,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党性强、艺术性强、理论水
摘要: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适当的正确的运用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集实践性、思想性、应用性于一体的学科,既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也
摘要:曾几何时,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一句:"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风靡美国,乃至世界,于是就有20世纪后半页为人们所神往和津津乐道的了的"美国梦"。当世纪的车轮滚动到崭新的21世纪时,习近平同志定义的"中国梦"则在大洋彼岸的这片古老东方大陆上播撒开来。历史总是有其相似的地方,然而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美国人的"美国梦"因其崇尚的自由平等而汇聚起来,中国人的"中国梦"则承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今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在课堂上,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过分的、强制性的他们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法只强调教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会思路闭塞,视野狭窄,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
【摘要】从教材内容来看,新教材删减了旧教材中的旧|、难、繁的内容,而注重感性材料的呈现,每一课都有与生活接近的图片引出要讲的内容。从对学生的要求来讲,新教材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拓展、延伸,在实践中学习。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旧观念的影响或对新课改理解的不到位,有教师走进了一些误区。  【关键词】感性分析 理论深化 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由放任  误区一:强调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