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可以统称为数学思维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完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发展。小学数学课程作为一门思维性与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通过坚实的数学基础,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58-01
一、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1.促进教学改革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小学数学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片面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没有引起重视,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能力培养。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为基本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夯实学生数学基础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与学习思维将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产生直接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后续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學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学起科学运用数学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能力与水平,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得到夯实。
3.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学效率成为衡量教学效果好的重要指标,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才是真是科学的评价与衡量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1.循序渐进,提升学生主自思考能力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每一课知识之间都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由于自身思维能力不够,不能形成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寻找到知识之间的关系性。针对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循序渐进、由简至繁原则,一步一步的增强知识难度,帮助学生寻找到知识之间的关系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从而在增知求知欲望基础上加以引导,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新旧知识结合,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中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基础上衍化而来,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必须坚持新旧知识结合原则,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提升,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拓展。例如在“加减法各部分关系”时,根据小学生已经掌握的加法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加法相应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旧知识的认知。如10+15=25,学生在强化记忆之后,可以将其应用于减法学习中,引导学生深化出25-10=15,25-15=10,随后将两者进行纵向对比,小学生将得出减法公式中的得数实际是加法公式的加数,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3.开展启发示教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并不能帮助学生数学思维养成,还可能使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陷入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不教什么就什么都不懂的思维怪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教学现状,开展启发式教学方式,教学时,引导学生跟随教师教学思路一步一步的探究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分数运算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数的应用,在百分数学习时联想到百分数运用,通过百分数与分数知识的合理联系,使分数内容得到巩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进行推理与思考、联想与再联想,这一实际学习过程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培养逆向推理能力。
数学学科的每一知识点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正向思维下的数学知识学习与思考能力,同时也要从逆向思维着手,提高逆向推理能力,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合理、全面。以猴子分桃为例,两只猴子共同分一堆桃子,一只猴子先将桃子分走了一半,另一只猴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将桃子分成了两半,并将多出的一个桃子丢入了河里,如果这一堆桃子数量不少于100个,那第一只猴子到少可以取走多少个?从正向思维去思考,学生觉得问题很复杂,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反向进行逆推,用X表示第二只猴子取走的桃子,整堆桃子的数量可以得出(2X+1)+1,一堆桃子数量在100个以上,因此X的结果不会小于25,即第一只猴子至少可以取走51个桃子。通过逆向思维进行推理的过程,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其逆向推理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夯实成长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并掌握相关的数学能力,教师要尤其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使其成长与发展更加顺利。本文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出发,对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王雅琴.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79.
[2]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102-103.
[3]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23):66-67.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58-01
一、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1.促进教学改革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小学数学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片面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没有引起重视,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能力培养。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为基本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夯实学生数学基础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与学习思维将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产生直接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后续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學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学起科学运用数学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能力与水平,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得到夯实。
3.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学效率成为衡量教学效果好的重要指标,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才是真是科学的评价与衡量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1.循序渐进,提升学生主自思考能力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每一课知识之间都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由于自身思维能力不够,不能形成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寻找到知识之间的关系性。针对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循序渐进、由简至繁原则,一步一步的增强知识难度,帮助学生寻找到知识之间的关系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从而在增知求知欲望基础上加以引导,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新旧知识结合,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中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基础上衍化而来,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必须坚持新旧知识结合原则,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提升,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拓展。例如在“加减法各部分关系”时,根据小学生已经掌握的加法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加法相应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旧知识的认知。如10+15=25,学生在强化记忆之后,可以将其应用于减法学习中,引导学生深化出25-10=15,25-15=10,随后将两者进行纵向对比,小学生将得出减法公式中的得数实际是加法公式的加数,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3.开展启发示教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并不能帮助学生数学思维养成,还可能使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陷入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不教什么就什么都不懂的思维怪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教学现状,开展启发式教学方式,教学时,引导学生跟随教师教学思路一步一步的探究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分数运算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数的应用,在百分数学习时联想到百分数运用,通过百分数与分数知识的合理联系,使分数内容得到巩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进行推理与思考、联想与再联想,这一实际学习过程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培养逆向推理能力。
数学学科的每一知识点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正向思维下的数学知识学习与思考能力,同时也要从逆向思维着手,提高逆向推理能力,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合理、全面。以猴子分桃为例,两只猴子共同分一堆桃子,一只猴子先将桃子分走了一半,另一只猴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将桃子分成了两半,并将多出的一个桃子丢入了河里,如果这一堆桃子数量不少于100个,那第一只猴子到少可以取走多少个?从正向思维去思考,学生觉得问题很复杂,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反向进行逆推,用X表示第二只猴子取走的桃子,整堆桃子的数量可以得出(2X+1)+1,一堆桃子数量在100个以上,因此X的结果不会小于25,即第一只猴子至少可以取走51个桃子。通过逆向思维进行推理的过程,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其逆向推理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夯实成长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并掌握相关的数学能力,教师要尤其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使其成长与发展更加顺利。本文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出发,对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王雅琴.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79.
[2]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102-103.
[3]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