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来源 :江苏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胸部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242例患者入院24 h内行胸部CT检查及RT-PCR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72 h内复查核酸1次,89例患者出院前接受新型冠状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观察胸部CT有无病变,并分别评价以核酸检测、核酸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为诊断标准下的胸部CT诊断效能.结果 242例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63.2%)和咳嗽(44.6%)为主.188例患者胸部CT可见炎症表现,以双肺受累多见(88.8%),病变多位于肺野外带及胸膜下(83.5%),右肺和左肺下叶常见(68.1%和62.8%),可见磨玻璃影(86.2%)、混合密度影(88.8%)及实变影(52.1%),磨玻璃影伴铺路石征(44.1%)、晕征(37.8%)、网格征(35.1%),实变病灶常伴空气支气管征(41.5%),部分实变内见肺小血管增粗(13.3%).纵隔淋巴结增大(30.3%)较常见,胸腔少量积液(8.5%)、胸膜增厚(12.2%)、心包积液(4.8%)少见.以核酸检测为诊断标准时,胸部CT诊断COVID-19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AUC分别为89.8%、41.1%、70.2%、72.2%和0.65[95%CI(0.59~0.71)],而以核酸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为诊断标准时,胸部CT诊断COVID-19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AUC分别为91.3%、78.7%、94.7%、68.5%和0.85[95%CI(0.80~0.89)],后者诊断效能更高(P<0.01).结论 COVID-19患者胸部CT特征表现是双肺下叶外带的磨玻璃影,以核酸或血清特异性抗体为诊断标准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对中职学校数学课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数学教学和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教学及课程改革方案,呼唤教师进行转变,使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数学教学 课程改革方案    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很多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对数
摘 要: 教师的仪表风度具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审美特征。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仪表美与风度美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生命美与精神美的相互交融,是教师形象美与内涵美的和谐展现,是教师群体美与个体美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 教师 仪表风度 美    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以及渗透其中的德、才、体、貌等各种素质的和谐展现。教师的仪表风度不仅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而且具有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审美
摘 要: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高中政治课程内容枯燥、艰深,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激情,可谓是一门弱势学科。怎样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使政治教学不再尴尬,值得思考的课题很多。其中对政治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个人魅力对学生无疑起着重要的潜影响作用。  关键词: 政治教师 个人魅力 内涵 潜影响    政治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的持久的连续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其个性品质、个人修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和信息加工理论,组织高中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属于学科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范畴,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感悟性等特点。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以及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一过程能够促使其自己心理素养日益提高,能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影响,从而促使其心理健康地发展。    一、激发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共配有九十多幅图片,这些图片跟课本选文有密切联系,教学中若对图片认识、挖掘和利用不够,既会浪费学习资源,又会影响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的经验对此谈几点体会。    一、图片资料的类别    1.作者的照片或图像。  语文课本的选文是古今中外各学科领域中的名家作品,由于受时代、民族、学生见闻等因素限制,学生对作品的作者比较陌生,教材编写者特别配图来增进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例如有孔子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是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和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和重组的过程。学生是积极意义建构的主体。所以,
摘 要: 自主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努力做到:书本,引导学生自己读;疑问,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决;评练,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 运用    “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高度关注的热议话题。所谓“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