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与国学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ywi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粹”这个名词原是不见于经传的。它是在戊戌政变后,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呼声嚷到声嘶力竭的时候所呼出来的一个怪口号。又因为国粹学报的刊行,这名词便广泛地流行起来。编辞源的先生们在“国粹”条下写着:“一国物质上,精神上,所有之特质。此由国民之特性及土地之情形,历史等,所养成者。”这解释未免太笼统,太不明了。国民的特性,地理的情形,历史的过程,乃至所谓物质上与精神上的特质,也许是产生国粹的条件,未必就是国粹。陆衣言先生在中华国语大辞典里解释说,“本国特有的优越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就是国粹。这个比较好一点,不过还是不大明白。在重新解释国粹是什么之前,我们应当先问三个条件。
  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事物不必是国粹。特有的事物无论是生理上的,或心理上的,或地理上的,只能显示那民族的特点,可是这特点,说不定连自己也不欢喜它。假如世间还有一个尾巴的民族,从生理上的特质,使他们的尾巴显出手或脚的功用,因而造成那民族的精神与文化。以后他们有了进化学的知识,知道自己身上的尾巴是连类人猿都没有了的,在知识与运动上也没有用尾巴的必要,他们必会厌恶自己的尾巴,因而试要改变从尾巴产出来的文化。用缺乏碘质的盐,使人现出粗颈的形态,是地理上及病理上的原因。由此颈腺肿的毛病,说话的声音,衣服的样式,甚至思想,都会受影响的。可是我们不能说这特别的事物是一种“粹”,认真说来,却是一种“病”。
  一个民族在久远时代所留下的遗风流俗不必是国粹。民族的遗物如石镞,雷斧;其风俗,如种种特殊的礼仪与好尚,都可以用物质的生活,社会制度,或知识程度来解释它们,并不是绝对神圣,也不必都是优越的。三代尚且不同礼,何况在三代以后的百代万世?那么,从久远时代所留下的遗风流俗,中间也曾经过千变万化,当我们说某种风俗是从远古时代祖先已是如此做到如今的时候,我们只是在感情上觉得是如此,并非理智上真能证明其为必然。我们对于古代事物的爱护并不一定是为“保存国粹”,乃是为知道自己的过去和激发我们对于民族的爱情。
  一个民族所认为美丽的事物不必是国粹。许多人以为民族文化的优越处在多量地创造各种美丽的事物,如雕刻,绘画,诗歌,书法,装饰等。但是美或者有共同的标准,却不能说有绝对的标准的。美的标准寄在那民族对于某事物的形式,具体的、或悬象的好尚。因好尚而发生感情,因感情的奋激更促成那民族公认他们所以为美的事物应该怎样。现代的中国人大概都不承认缠足是美,但在几十年前,“三寸金莲”是高贵美人的必要条件,所谓“小脚为娘,大脚为婢”,现在还萦回在年辈长些的人们的记忆里。在国人多数承认缠足为美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说这事是国粹,因为这所谓“美”,并不是全民族和全人类所能了解或承认的。我们尽可以说所谓“国粹”不一定是人人能了解的,但在美的共同标准上最少也得教人可以承认,才够得上说是有资格成为一种“粹”。
  从以上三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国粹”必得在特别,久远,与美丽之上加上其它的要素。我想来只能假定说:一个民族在物质上,精神上与思想上对于人类,最少是本民族,有过重要的贡献,而这种贡献是继续有功用,继续在发展的,才可以被称为国粹。我们假定的标准是很高的。若是不高,又怎能叫做“粹”呢?
  这样“国粹沦亡”或“国粹有限”的感觉,不但是我个人有,我信得过凡放开眼界,能视察和比较别人的文化的人们都理会得出来。好些年前,我与张君励先生好几次谈起这个国粹问题。有一次,我说过中国国粹是寄在高度发展的祖先崇拜上,从祖先崇拜可以找出国粹的种种。有一次,张先生很感叹地说:“看来中国人只会写字作画而已。”张先生是政论家,他是太息政治人才的缺乏,士大夫都以清谈雅集相尚,好像大人物必得是大艺术家,以为这就是发扬国光,保存国粹。国粹学报所揭露的是自经典的训注或诗文字画的评论,乃至墓志铭一类的东西,好像所萃的只是这些。“粹”与“学”好像未曾弄清楚,以致现在还有许多人以为“国粹”便是“国学”。更可惜的,是这班保存国粹与发扬国光的文学家及艺术家们不想在既有的成就上继续努力,只会做做假骨董,很低能地描三两幅宋元画稿,写四五条苏黄字帖,做一二章毫无内容的诗古文辞,反自诩为一国的优越成就都荟萃在自己身上。但一研究他们的作品,只会令人觉得比起古人有所不及,甚至有所诬蔑,而未曾超越过前人所走的路。“文化人”的最大罪过,制造假骨董来欺己欺人是其中之一。
  (选自2010年4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国学与国粹》)
其他文献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是孩子成长的永远动力。教师要善于用爱心与学生同进步,共成长……  赞誉是一面镜子  我小时侯,不知天高地厚,做过许多玫瑰色的梦:曾想过做一个女飞行员,插上双翅,飞上湛蓝的天空,那多带劲;也曾想过,做一个地质学家,足下生辉,踏遍中华的大江南北,那多有趣;还曾想过做一个女警察,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降钙素原的水平变化.方法 收集淮安市中医院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
在全世界经济大环境持续发生不同程度变化的同时,如何在此种情况中获取高的市场份额或者利用新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高效率的技术置于本行业的龙头地位,几乎是所有组织的奋斗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诵与复述训练是一种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朗诵与复述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语言组织及口头表达使得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朗诵与复述的概念及类别  朗诵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课堂上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诵,不仅让全班同学都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将大家都带领进入了课文所展现的情景之中。声情并茂的朗诵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情景感与代入感。原文复述
期刊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也说过:“教育,不是给予,而是唤醒。”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  唤醒教育恰如生命中的阳光和空气,为潜在创造力的种子萌芽与绽放提供条件。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赞美,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春天能唤醒绿芽,是因
10多年前,小学课本上说,长城是唯一能在太空用肉眼看到的人造建筑物。不过,随着更多的宇航员踏入太空,曾经广泛传播的知识被证明是错误的。类似的情形在各个领域都很普遍。  逝去的真相  人们发现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时,没有在太阳系之外找到任何行星;现在天文学家已经找到800多颗围绕其它恒星公转的行星,与此同时,冥王星却已被降级为“矮行星”。人们曾经认为:恐龙都是冷血动物;人体内有24对染色体;增加中小学预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是从何时兴起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不过,它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  对外汉语教学之源  肇始于汉代,东汉时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西域的高僧学习汉语口语语言,可以说是较早接受对外汉语教学的典型范例。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受大臣蔡愔等相邀到达洛阳后,明帝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为其建白马寺。摄摩腾、竺法兰就是在这里学习汉语翻译佛经。公元7世纪到9世纪前后,日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