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散文阅读解析策略及演练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感悟的一种文体。散文素有“美女”之称,在或清新隽永或朴实无华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的人生智慧,因而近年来成为全国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头戏。

【考点透视】


  近几年中考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呈现出细节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理解字词的含义、感情色彩及表达作用。
  2.领会精彩词语的妙用。
  3.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4.理清句子的顺序,分析散文线索及常见的表现手法。
  5.分析领会散文所蕴涵的哲理、优美意境及表现的思想感情。
  6.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效果)。
  7.欣赏文中优美的语句,能仿写句子。
  这些考点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它们着重考查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普遍性、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

【真题解析】


  例.(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阅读下文章,回答问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 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頁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 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 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   【参考答案】
  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
  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
  (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注意比喻拟人一定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点。
  (3)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通过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参考答案】


  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试题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 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的情感 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参考答案】


  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段落在文中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根据题干要求,联系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一般为: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发人深思,暗示主题或者强化作者情感等。“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参考答案】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解题策略】


  1.学会找“要素”、理顺序。
  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
  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2.抓文眼、抓线索。
  散文的“文眼”是作者對所描述内容的直接评价,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中的 “神”。可以从抓中心句、关键句入手,它们是理解散文主旨的钥匙。这样的句子往往由作者直接点明,常常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关联过渡的地方,形式上多为议论抒情句。
  线索是将文章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成为整体的脉络。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
  3.把握关键,通过把握关键词、句、段准确解题。
  语句的顺序从上下文意,关联词入手,词语的妙用从含义、描写对象、感情色彩、修辞搭配入手。
  4. 要注意具体语境。
  在解答词义、句意、段意、主旨、文眼等筛选信息的试题时要注意词、句、段在文中的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去体会分析,快速而准确地解题。
  5.从分析意境入手,品味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6.掌握文章的写作对象,因“象”悟“理”或因“象”悟“情”。
  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7.通过分析比喻义来探求文意。
  对于句子的仿写从结构、修辞、语意入手。
其他文献
偷鸡摸狗对引火烧身说:大哥,有啥想不开的,非得自焚?  引火烧身说:都是因为你不干好事,让我没脸见人。  自投罗网对游手好闲说:你闲着没事,来我这上网吧,我给你打折。  游手好闲说:我又没犯法,干吗要上你的网。  无中生有对无所不包说:你真有能耐,什么都能包,不知天你敢不敢包。  无所不包说:你本事也不小,不用本钱,就能生出有用的东西来。  一字千金对咬文嚼字说:你真行,连文字都能吃,不愧是文化人
期刊
一、考查普遍化  2015年中考后,我收录了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140套,翻检发现,其中过半试卷都出现了病句题,这足见病句题考查的普遍化。为什么会这么普遍呢?我想,是与现实当中我们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有关的,假如不能正确、准确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人们就无法进行交流、沟通,为了顺畅地进行日常表达、交流、沟通,就必须正确、准确地运用语言,不能出现语病句,这就是中考、高考坚持要测试语病句的理由。  二、语
期刊
老师:“各位同学,觉得自己很蠢的请站起来。”  同学们互相看了看,都不敢站起来,  只有一个勇敢的站了起来,  老师:“这位同学,你觉得自己很蠢吗?”  学生:“不是的,老师,我只是不想让你一个人站着! ”
期刊
一、真题在线  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解题指津  201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一改前几年“提示语+题目”的形式,变成了纯命题的形式,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裸题”,命题者之所以如此,我想一样是为了体现“真我”的命题原则,真正让考生有话可写,有话可说
期刊
夜晚4:10我与伙伴们告别,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由于公路维修,我不得不孤身一人走进一条漆黑泥泞的巷子。  夜静谧极了,黑云逐渐遮住了最后一点月光,天空中没有一丝星星的影子。路上车辆出奇的少。只听得隐隐约约的汽车行驶声。剩下的只有我的脚步声了。手中的手电不觉在微微颤动。  我小心翼翼地走在漆黑的巷子里,第一次发现这条巷子竟然那么深。忽然,在我身后传来了脚步声。心中一惊:是不是被人跟踪了?顿时许多乱七
期刊
我正站在岸边欣赏着三月的春光。柳枝慢摇。一切似乎被定格。  慢慢的,一阵急促的“沙沙”声划破了周匝的寂静,也打破了我陶醉神迷的梦境。我扭头寻找声音的源头,只见远处的树林中,正有一辆橙色的环卫车停在小路上,清洁工正打扫着草丛与小径。“真扫兴!”我抱怨着,心想好景都被她破坏了,便干脆找了个长椅坐了下来。  我坐在小亭下的石凳上,不由自主的发起了神。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声叫喊,我这才回过神扭头看去,是那个环
期刊
【真题再现】  青年,最大的资本是敢于梦想,勇于前行。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青年人就像常春藤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援,把青春的绿色铺满人生的征途。  请以“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  (1)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考场佳作】  [佳作一]  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苏州一考生 
期刊
都说他是个怪人。  父亲除了在意他的书,不在意世事,不在意母亲,也不怎么在意我,也从不留意我的言行和学习。我们交流得很少,每每坐在饭桌上,我们总是无言以对。他总是匆匆地吃几口饭,然后一头扎进了书房。  前年冬天,外面刮起了大风,都说很冷,而我却感到暖和,因为我居然考了全班第一。我兴冲冲地,三步做成两步地走到家,想把这一喜讯快点告诉母亲。一进家门,冷清清的,不见母亲,只见父亲像一个思想家,皱着眉头面
期刊
端午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进入农历(阴历)五月,家乡便拉开了端午节序幕。五月初五的早上开始,家家户户便都开始忙碌,准备端午的用品,首先要做各式各样的香包送给孩子,其次最让人嘴馋的要数品种繁多的粽子了。  妈妈最会包粽子了。包的粽子有棱有角,有咸有甜,有荤有素,还有有桂圆、五香等等,我对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素粽子情有独钟,尤其里面有大大的枣子,还有花生、芝麻。妈妈自己包的总是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
期刊
【中考真题】(河北省)  题目:这次,我没有——(50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二类失误文】  这次,我没有犯糊涂  河北省一考生  玲玲是我的同学,我们同住在一个楼道,由于我性格内向不爱多说话,又都处在花季之年,平时见面不多,话也更少。可没过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