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中考佳作赏析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再现】


  青年,最大的资本是敢于梦想,勇于前行。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青年人就像常春藤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援,把青春的绿色铺满人生的征途。
  请以“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
  (1)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考场佳作】


  [佳作一]
  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苏州一考生
  把青春抹上一层绿色,满怀希望铺满征途。
  ——题记
  青春犹如一幅画,充满着浓浓的诗情;青春犹如一朵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青春,让每个人拥有刻骨铭心的记忆。珍惜青春,为它抹上一层绿色,让青春永远铺满人生的征途。(得分点1:将“青春”比作“一幅画”“一朵花”,生动贴切。)
  残缺的身体,阻挡不了她对梦想的追求。李月,一个热爱舞蹈的女孩,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失去了双腿。从此,她只能安静地坐在轮椅上,默默地望着远方。看著自己的同伴在舞台上旋转、飞舞,犹如天空中的一道彩虹。耳边传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她的脸色终于有了笑意,情不自禁地跟随着那美妙的音乐,沉浸在无边的想象之中。怎么办?怎么办?站起来吧!一个声音高喊道。(得分点2:心理描写,细腻真切,突出了李月意志的坚强。)站起来?她带着憧憬,带着毅力站起来了!她的舞蹈梦想没有屈服于残酷的命运!是的,追梦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李月从未放弃过自己对芭蕾、对梦想的追求。正是这份追求,让她从困境中挺了过来。有人对她说:“残缺的肢体也可以演绎完美的艺术。”
  伴随着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李月,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芭蕾女孩”,在舞伴的簇拥下,开始了自己的芭蕾舞表演。她就像一位天使,尽情展现在飘逸的舞姿,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信,她坚持着自己“永不停跳的舞步”。
  有梦想,就要坚持,有困难,就要乐观面对。虽然失去了一条左腿,但李月依然执着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在排练时,她忍受着巨大的疼痛,一次次地跌倒,又一次次地爬起来……她的梦想,就是在舞台上绽放。她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为了心中的梦想永不放弃的道理。(得分点3:叙议结合,深化中心。)
  为青春抹上一层绿色,满怀希望铺满征途;为青春画上梦想的翅膀,载着激情飞向成功的天空。(得分点4:结尾与文题遥相呼应,进一步点明文章的主旨。)

【点评】


  1.叙述清晰,巧妙点题。
  文章以“芭蕾女孩”李月的故事贯穿全文,对李月的描写,从神情到内心,都很细腻生动。同时,文章点题巧妙,尤其是题记和开篇,作者直接点明主题: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2.语言流畅,融情于事。
  文章的语言表达流畅,富有诗意。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概述了“芭蕾女孩”李月的事迹,并且在叙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文章结尾简洁而深刻,给人以启示。
  3.巧设题记,形式新颖。
  考生在正文之前,巧妙地设置题记,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文章的主旨,形式新颖。
  [佳作二]
  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苏州一考生
  记得那是一个温暖的上午,我那时只有7岁,老师说出生字,而我在黑板上,用稚嫩的小手,一笔一画写着。
  我听见下面的同学都在小声谈论着:“唉,你们看呀,她用左手写字呢,真好笑啊……”
  回家后,爸爸看出了我的沉默,我哭了,告诉了他事情经过。他握住我的手说:“你相信奇迹吗?”我睁开泪眼问道:“什么是奇迹?”“奇迹,就是别人的嘲笑不可怕,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奇迹就是你相信自己能够用右手写字!相信自己,自信、希望和梦想就是青春的绿色,让它们铺满你人生的征途。”(得分点1:“爸爸”的话富含哲理,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贴切。)爸爸抚摸着我的头。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从此,这句话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自此,我每天放学回家便练习用右手写字。
  起初,我的字太难看,我也曾失望地扔掉手中不争气的笔,一个人偷偷躲在房子里大哭。是啊,被人嘲笑的滋味多难受啊!然而,爸爸的话不断在我脑海里放大再放大,直到它又给了我再次提笔的勇气与继续书写的力量。
  灯光、阳光交错,黑与白更替,几年如一日的努力,我终于看见了梦寐以求的曙光。(得分点2: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参加学校举行的一场书法比赛,我要去面对,我相信自己!
  比赛那天,我坐在自己的桌子前,用右手抚摸着纹理清晰的笔,心中充满自信,望着周围数十名竞争,我握紧了手中的笔,毫不畏惧,我知道我手中握着的不仅是笔,更是力量。一笔一画,我用心书写,我知道我书写的不只是文字,更是自信。
  在那场比赛中,我获得了第三名,这让许多同学都对我刮目相看。今天,我回忆起当初面对嘲笑、参加比赛、获得名次的那份勇气,依然自信如初。
  不用害怕别人的嘲笑,用努力浇灌,用自信施肥,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我相信,奇迹的花朵就会绽放。(得分点3:结尾的议论,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点评】


  1.生活为源,选材真实。
  作者选取了嘲笑不可怕、比赛不可怕等生活小事,来表现“奇迹就是自信”的主题,来自生活的材料增添了文章的真实感。
  2.真情回顾,感人至深。
  文章没有惊人之笔,也没有华美的言词,却令人感动。作者回忆了爸爸给自己的鼓励,以及个人的成长,这些回忆始终与自己的心理环环相扣,把一位爸爸对子女的疼爱和期望写得真切感人,也把一个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表现地淋漓尽致。
  3.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文章标题为“奇迹就是自信”,结尾用一个议论句加以总结,一方面点明中心,一方面呼应标题和开头,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其他文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在初中度过了三年的时光,但是我永远也忘不了三年前的那个雪夜,永远也忘不了那袋覆盖着雪的甘蔗带给我的暖意。因为,在那一刻,甜意流淌在唇齿间,凉意流淌在喉中,暖意流淌在心间.......  那晚,纷纷扬扬的雪花在橙黄的路灯下翩跹起舞,扬起雪白的裙摆,飓风夹杂着雪花嘶吼着,撞击着窗户。时钟指向十点,而加班的父亲还没有回家,我和母亲在沙发上焦急地等着。  “叮铃铃——”刺耳
期刊
走进记忆长廊,那些时光留下的印记,被勾绘成一幅五彩缤纷的画,挂在记忆墙上。走近一幅充满欢笑与泪水的画,一张张可爱熟悉的脸,勾起了我的记忆。  夏天,阳光穿透高大的楝子树,洒下斑驳的光影。整个校园回荡着蝉鸣声,平时觉得好烦,可今天听起来却有一丝的动听。我知道,要再回到这里听蝉叫不是常有的事了。在这个夏天,我们毕业了。  8点,铃声响起,礼堂的毕业典礼正式开始。首先,大屏上放映着班级毕业照,引起了大家
期刊
又是一个新的夏天,趁着周末,我重新踏进了教室的大门。那是三号教学楼,第三楼层,走廊尽头的最后一个班级——604班。只是空荡荡的教室里,除了空蕩荡的桌椅,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身影。  抚摸着教室的门框,坐在曾经坐过的椅子上,记忆又渐渐泛起。  (一)  “在干吗,开始思春了?”“去去去”,我指着桌子上一堆比我脸都干净的复习题,“我在想题目,思考!发个呆罢了。”同桌顿时犯懵,“好了错怪你了,走,跟我出去转
期刊
暑假中那天傍晚我再一次和老爸一起去小區健身房打乒乓球。  我抓紧球拍,瞪大眼睛,看着老爸手中的球。“啪”的一声,只见老爸使出飞球绝技,小小的银球就像一道白光直射过来。我赶紧接招,“啪”一下,球被打了回去。就这样,我和老爸你来我往,“乒乒乓乓”战了许久,终于我的嗓子眼干得冒烟,只好拿着两元钱下楼去对面小店买了一瓶“农夫山泉”,拧了瓶盖就往嘴里倒。  “咕咚,咕咚”一气喝完后,我发现小店没有垃圾桶,马
期刊
偷鸡摸狗对引火烧身说:大哥,有啥想不开的,非得自焚?  引火烧身说:都是因为你不干好事,让我没脸见人。  自投罗网对游手好闲说:你闲着没事,来我这上网吧,我给你打折。  游手好闲说:我又没犯法,干吗要上你的网。  无中生有对无所不包说:你真有能耐,什么都能包,不知天你敢不敢包。  无所不包说:你本事也不小,不用本钱,就能生出有用的东西来。  一字千金对咬文嚼字说:你真行,连文字都能吃,不愧是文化人
期刊
一、考查普遍化  2015年中考后,我收录了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140套,翻检发现,其中过半试卷都出现了病句题,这足见病句题考查的普遍化。为什么会这么普遍呢?我想,是与现实当中我们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有关的,假如不能正确、准确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人们就无法进行交流、沟通,为了顺畅地进行日常表达、交流、沟通,就必须正确、准确地运用语言,不能出现语病句,这就是中考、高考坚持要测试语病句的理由。  二、语
期刊
老师:“各位同学,觉得自己很蠢的请站起来。”  同学们互相看了看,都不敢站起来,  只有一个勇敢的站了起来,  老师:“这位同学,你觉得自己很蠢吗?”  学生:“不是的,老师,我只是不想让你一个人站着! ”
期刊
一、真题在线  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解题指津  201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一改前几年“提示语+题目”的形式,变成了纯命题的形式,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裸题”,命题者之所以如此,我想一样是为了体现“真我”的命题原则,真正让考生有话可写,有话可说
期刊
夜晚4:10我与伙伴们告别,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由于公路维修,我不得不孤身一人走进一条漆黑泥泞的巷子。  夜静谧极了,黑云逐渐遮住了最后一点月光,天空中没有一丝星星的影子。路上车辆出奇的少。只听得隐隐约约的汽车行驶声。剩下的只有我的脚步声了。手中的手电不觉在微微颤动。  我小心翼翼地走在漆黑的巷子里,第一次发现这条巷子竟然那么深。忽然,在我身后传来了脚步声。心中一惊:是不是被人跟踪了?顿时许多乱七
期刊
我正站在岸边欣赏着三月的春光。柳枝慢摇。一切似乎被定格。  慢慢的,一阵急促的“沙沙”声划破了周匝的寂静,也打破了我陶醉神迷的梦境。我扭头寻找声音的源头,只见远处的树林中,正有一辆橙色的环卫车停在小路上,清洁工正打扫着草丛与小径。“真扫兴!”我抱怨着,心想好景都被她破坏了,便干脆找了个长椅坐了下来。  我坐在小亭下的石凳上,不由自主的发起了神。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声叫喊,我这才回过神扭头看去,是那个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