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杂志的读者呢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文学杂志《天南》因经营压力停刊,引起了各方一片唏嘘。于是,又有人感慨纯文学在这个时代的不幸。这本杂志的编辑阿乙认为,杂志停刊是“一个社会性的悲剧”。
  我没读过这本杂志,无从判断其好坏。从刊物介绍看,这本杂志口气不小,宣称要在“最喧嚣的时代”做“最沉着的文学”。但似乎杂志的这份“沉着”,最终还是抵抗不住时代的“喧嚣”,缴械投降了。据介绍,这本杂志的操作还是非常市场化的,“顺应商业社会的所有事情,《天南》能做的都做了”。既是如此,这本杂志要么没有找到属于她的读者,要么就是读者未能接受她。两情不相悦,分手后再来谈情说爱,未免矫情。
  在这本杂志停刊之前,许多纯文学杂志或纯文化杂志已宣告不治。《译文》《大家》《万象》,这是我能想起来打上了休止符的几种文化刊物。至于那些靠作协养着的纯文学杂志,哪怕还在支撑着,多半也是依赖官方扶持,而非面向读者而生。这些纯文学杂志的发行数量,大概是主办方的绝对隐私。我偶尔还会买的《收获》《译林》,是少数能在报刊亭看到的文学杂志,也是纯文学杂志中的异数。
  纯文学杂志最好的年头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理想主义高歌猛进的年代。人们如饥似渴地扑进各种精神粮仓。一本外国小说,动辄印刷数十万册。几乎所有的文学杂志都是文学青年向往的圣殿。就算是一本市级文学刊物,也有众多拥趸。这是一次报复性的阅读高潮,人们迫不及待想把那失去的青春岁月,以文学的方式找寻回来。这样的文学黄金时代,非但不能说可遇不可求,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再来一回。
  上世纪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裹挟之下,人文精神逐渐失落了。一些知识分子叫嚷着要重建人文精神,其中或许也夹杂着不甘寂寞的小情绪。既然市场化已势不可挡,纯文学走入小众化的胡同,也就成为不可挽回的事实。出版人俞晓群回忆,2000年《万象》出刊的第二年,邮局征订仅700册。这个数字,连我这个后来的忠实读者都为之感伤。其他文学杂志,估计多数也好不到哪里去。
  进入网络时代,纯文学杂志的命运更是如同风中游丝,随时可能消散无踪。无论是从信息化社会的特征,还是从纯文学杂志的定位,都很难适应这个媒介的革命时代。传统报纸都不知今后路在何方,纯文学杂志更是找不到北。《天南》杂志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纯文学刊物,在营销手段上极力与信息时代接轨,结果还是铩羽而归,这除了说明她缺少读者,也说明杂志以纸质发行的运作方式存在根本缺陷。
  小众化才是纯文学杂志的生存常态。阳春白雪毕竟不是阳春面,曲高和寡就要耐得住寂寞。我还想说,纯文学杂志没落并不意味着纯文学作品的读者完全消失了。一日文青,终身文青。昔日和今朝的文学青年都还在,只是他们分散成为一个个群落。纯文学作品还有人看,只是读者选择的阅读媒介发生了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以后,纯文学杂志逐渐走向没落,其中部分原因就在于读者的分化,以及个人阅读选择范围的扩大。当图书、杂志不再成为稀缺物,当网络阅读触手可及,指望一本杂志就能统一文学江湖、应者云集,那只能是痴心妄想。
  文学青年去哪儿了?他们就在滚滚红尘中,在豆瓣小组里,在微信订阅号、朋友圈里。他们只是不再手捧纯文学杂志,作出托腮状。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组织发展的不尽动
我不由警觉起来。这六个字母的字谜,以及文字间不时出现的“小径”、“小路”,都让我一度以为作者营造的叙述迷宫来了。可是看到后来我放心了,没有迷宫,只有迷宫修辞的余风。  记得年前有个新闻,说金庸、徐志摩、琼瑶、穆旦、钱学森、沈钧儒等等都是亲戚,他们全家都是亲戚。我一开始不相信,因为每隔一阵子就会有类似的无聊文章,恨不能把民国名流全都拴一根绳子上。比如有个流行段子这样说:“林则徐有个女婿叫左宗棠,他有
期刊
党的十六大提出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关键是要实现工业化。作为四川省欠发达地区的达州市 ,要实现追赶跨越 ,就必须实行工业化跨越式发展战略。本文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2007年12月3日,初冬的花城依然春意盎然,海山环绕之中的广州南沙大酒店,来自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的领导、专家,国内数十家主流新闻媒体以及来自全国的中联 December 3, 200
如今中国经济崛起,年轻的留关一代和我们这代人的心态自然大为不同。他们要自信得多。其实,即使我们这代人,也经历了许多变化。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读大学时,算是属于“西化派”,自然听过不少指责:“盲目崇拜西方”、“妄自菲薄”。其实,许多指责我的人,自己早早留学、一去不归,还换了洋名字:约翰、玛丽……我则一直没有学英语,还在哪里不知天高地厚地立志“改造中国”。后来阴差阳错,在三十岁左右猛力突击一通英语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医疗保障制度是最基本、保障范围最广、运行机制最复杂的社会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医疗保险居于主体地位,尤其是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状况,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此来保障各
摘要:“营改增”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营改增”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营改增”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进行相应的改革,这就对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营改增”对高校财务管理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两次重大的突破。一次是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另一次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
男性腹部与大腿、阴囊交界处有神经、血管及输精管通过,其附近潜藏着“暗道”,是机体比较薄弱的部位.rn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腹肌无力,筋膜也变得松弛,对腹腔内肠管大网膜
一天,老师让学绘画的孩子画风。孩子不知如何下笔,问老师:“风是看不见的,怎么能画出来呢?”老师没有说话,拿起笔画出了水面的涟漪和岸边轻轻拂动的柳枝。“我看到风了,”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