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因此,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把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以识字教学为基础,积累口语交际词汇量
  (一)交流识字方法。由于学生低年级学生表现欲十分强烈,他们希望在同伴和老师面前展现自我。因此,他们往往喜欢把自己好的识字经验与别人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享,全班分享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识字的方法和结果与别人交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利用插图锻炼说话。在识字教材中,都会有许多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识字,让学生看着图试着来说一句话或几句话。当他们的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可以试着让他们结合识字来编小故事,以此来发展学生想象力。并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结合生字卡进行扩词。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一些卡片,更好地帮助学生记住课内所认识的字,还可以结合所学的生字扩词,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字词说一句话或几句话,在组内、班内交流。并能把这些记录在自己的写话本中,长期积累,丰富交流语言。
  (四)结合生活实践,促进交际能力。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许多认识生字的机会,如:路牌名,广告语,超市中各种商品名称、标价、产地,甚至是电视节目、报纸中很多广告文字,只要留心,都能学到很多生字。学生在交流识字经验的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讲自己在识字过程的故事,把自己在识字中看到、听到、想到的与大家分享,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
  (一)创设问题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例如在教学《我选我》这一口语交际课时,教师用语言描述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班级里的劳动委员转走了,按照常理,老师要在班级内推选出一名劳动委员。同学们会推荐平时学习认真,团结同学,尤其是爱劳动的同学,而不是自己。猜猜这次的评选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赞成这位同学的做法吗?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口语交际情境回归生活体验之中。
  (二)角色模仿表演情境。角色表演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想说、乐说,同时观察、逻辑、思维、想象和表达都能得到发展。例如教学《诚实》这一口语交际课时,我让学生扮演图中的人物,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角色模拟演练中想想该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特别高,我抓住这个契机,先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演一演,并推选表演好的小组参加全班表演,这样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三)开展活动创设情境。在口语交际课中,可以开展讲故事、猜谜语、成语接龙等活动。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形成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学生只有在双向互动的活动中,才能增强倾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要有双重的角色意识,注意角色的转换。除指导点拨时师生之间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外,要像日常社会口语交际那样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关系,并模拟生活实际双向互动地进行训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不断的言语信息中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
  四、使用评价语言,激励学生勇于交际
  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低年级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非常有限,说话时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说话不完整、不规范或词不达意等。要让学生能无拘无束地表达,就要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表扬,多鼓励,不批评,不指责,要用表扬和肯定来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如果学生表达意思不清楚,或者存在说错的地方,教师要用婉转的语言启发引导改正。教师应重点在规范学生语言和良好习惯上做指导,对学生的发言,要用赞许的目光去注视,用欣赏的态度去评价,让学生敢于表达交流,乐于进行口语交际。总之,口语交际训练,教师应该营造让学生互相倾听,互相交流的氛围。教师应该善于从生活实际入手,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多种的切入点,创造各种机会,多给学生机会,为学生创设说话的环境,叫给学生说话的方法,鼓励学生敢说,想说,说得有新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辽宁本溪县清河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班级建设,要有章可循,让学生时时明白自己每天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清楚认识自己每天的责任与义务并了然于心。他们刚到高中,进入到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征程,作为班主任,我想自
期刊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它将教学内容蕴涵在复杂而有意义的任务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向
本书关注了儿童阅读障碍这一并不受父母和老师重视的,但严重影响孩子心智健康发展的障碍,探讨了儿童阅读障碍的各种表现类型及其成因,并且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具体实用,可以为父母和老师解决儿童的阅读障碍提供借鉴。    阅读障碍是由大脑的阅读功能发展性落后,或者说是大脑阅读功能与其他功能的不平衡导致的。在中国,阅读障碍症状不明显,呈隐性表现,因而并不受到家长重视。在咨询与测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