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之图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炜的这个系列几乎都是传递了一幅幅悲观之图,这些画面与70后绘画表现时代和自我的青春主题,以及可爱和炫目的风格,几乎背道而驰。尽管这个时代提供给他这一代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物质和城市的繁华、以及通信和旅行的自由,但丁炜却表现了对这层表象的忧虑、无望和感伤。
  他的作品让人想起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经说过的,每一代人都在重复经验上一代人的内心历程。有些历程是无法用语言传递的,只有每一代人亲自去重新尝试。克尔凯郭尔说的这个历程当然是指人类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绝望处境和荒诞感,尽管时代的政治民主、社会开放性物质富足以及文化多元性在得到改善,但在丁炜的画面中,人类精神深处的无望、压抑、迷失和荒诞感却一如既往地存在。
  在某种意义上,丁炜的画可以看作是一种与存在主义的对话。丁炜的绘画是个人化的,他的这个系列事实上超越了整个70后的青春艺术主题,以一种形而上的普遍性主题,深入到一种存在主义和准宗教的关于精神绝对处境的表现。形而上绘画在八五新潮时期一度成为风潮,在九十年代又因为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景观和主题表现而中断。当代艺术充满了对时代景观和现实情绪的表现,丁炜的绘画可以看作对于形而上绘画的一种复活。
  丁炜的画面表达了一种精神景观,通过绘画,他概括和表现了一种绝对处境,这个处境包括人类意义的无意义和无法化解的困境,以及个人观看这种处境所决定的艺术和存在的关系。这就是形而上绘画的意义,即个人所能最终透彻感受到的一种终极意义的人类荒诞感、迷失方向和的囚徒处境,艺术除了在无奈和感伤主义的立场上将其描绘出一种精神的,也就没有别的意义。艺术在这个时刻的意义就在于描绘它的荒诞感的悲观之图,艺术在完成了这层表现后,形成启示和美学化,但并不解决终极意义。
  对于终极意义的解决存在于救赎主题的宗教绘画中,像基督教绘画,在人类的绝望和荒诞状况的景象中总是会出现上帝、天堂和曙光,而现代绘画中没有。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因为上帝、天堂和曙光缺席,而只剩下绝望和黑暗。但是丁炜的绘画还是体现了这个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一种后形而上学特征,即他的绘画具有一种荒诞的幽默感以及某种另类时尚的插图感。
  崇高之后会是什么?
  ——读丁炜的绘画
  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丁炜的艺术有着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丁炜的绘画具有一种严肃的形而上学的精神追求和思考,其批判性的锋芒和现代寓言的气质使他在当今以嘻哈、调侃为主的艺术潮流中显得卓尔不群,有时我甚至觉得,丁炜的绘画及其存在更像是一个堂吉珂徳式的当代视觉文本,他的作品就是关于这种个人时代悲剧的现代寓言。
  堂吉珂德以理性、想象代替感觉,内部世界代替外部世界,把幻想当作实质,造成了形象的混乱,表现了“想象和纯粹的理性都太强了”的知识分子某种精神的不健全,这些也与丁炜的绘画追求有种某种精神气质上的契合。丁炜的作品并不关注日常碎屑的现实生活,相反他把关于人性、善恶、生死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作为他艺术表现的核心,企图以一种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在当下现实洪流中保持清醒的思考。正是在这种自省式的思考的双重不满的背后隐藏着强烈的批判性诉求,这里,丁炜显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在一个个体面临灭顶之灾的物欲时代用艺术的方式重新提示了生命的意义。帕斯卡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就在于人所独具的这种形而上学追问特点。丁炜反对那种图有表面形式、缺乏深度表现的绘画,他认为好的艺术必须要用头脑去思考,必须具有纯粹的思想性,或者说,表现着某种时代的哲学主题。也许正是出于对永恒的人性与人性健全发展的关注,丁炜把在艺术中以寓言的方式重新建构历史和神话作为他艺术工作的基本方向。这是一个与伊门多夫、培根、奥尔巴赫等艺术家更为相近的艺术抱负,丁炜在与我的交流中多次提到艺术创作中的“高贵气质”,也许指的就是这种纯粹的精神性和思想性吧?
  丁炜的绘画方式具有一种现代寓言色彩,他通过对古今中外某些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的挪用、篡改、戏仿和拼贴来建构自己的绘画图式。这既给他的艺术增添了思想和观念的魅力,同时也给进入他的艺术设置了许多阅读上的障碍。在艺术语言与观念表达的关系上,我一直认为,尽管艺术家不可避免地有一种在其作品中传达某种思想观念的强烈冲动,但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其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还是在于其独有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换言之,重要的并非艺术家在其作品中传达的观念与思想,艺术家讲述这些观念和思想的形式与方式才使一件艺术品真正的存在。所以,尽管丁炜的这些作品带有浓厚的观念设计,但由于他找到了一种有效传达其观念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这就使其作品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尤其他那些不太拘泥于历史和神话原型的、具有小品意味的创作,大都给人一种“形神兼备”的感觉,禅宗所謂“因指见月,得月忘指”,说的正是艺术表现中语言的功能和界限。丁炜绘画中的表现主义语言正好与他想表现的那种带有思辨色彩的形而上学观念,达成了一种有机的和谐。
  莎士比亚认为:“人是一种神经的机器,被情绪所支配,被幻觉所左右,被放纵的情绪所操作,他在本质上是没有理性的,是动物和诗人的结合,只有心灵的喜悦,只有道德的敏感,以想象作为动力和向导,漫无目的地被最确定最复杂的环境引向痛苦,罪恶,疯狂和死亡。”但是,即便是被人们视为疯子的堂吉珂德的心灵中,在疯狂中对他自己和事业也抱有充分的信心,或是毋宁说,他的疯狂就在他始终坚信他自己和自己的事业。丁炜的艺术在一个深度削平、意义消失的嘻哈时代,企图用寓言的手法重建精神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本质联系,他的作品仿佛一出规模宏大的神秘戏剧,以令人深思的真实景象,探讨着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有文化抱负的艺术追求和理想。我在十多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写过这样的话,大意是说在中国当代艺术实验中,与“现代性”相关的问题意识显然将人的启蒙与形式建构置于一个二元对抗的死结中,在媚俗化的当今时代,精神生活的萎缩使肤浅的形式主义大行其道,现代性丧失了灵魂,成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如何重归身体感觉,取消二元对立,使身心重归圆融?这恐怕是中国当代艺术实验需要加以正视的一个问题,因为肉体有时候似乎比精神看问题更深刻,人们用脊梁和肚皮思考往往比用脑袋思考更加正确。就像《堂吉珂德》中被视为可怜的物质化身的桑丘,常常不得不为了精神的化身堂吉珂德大吃苦头,他为了主人最高尚的意图常常挨到最不高尚的毒打。也许在丁炜看来:理想的热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得现实的理智和他所有的驴子都身不由己地跟在后面。但问题仍然在于:“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上帝已死,人已死,那么崇高还有可能吗?崇高之后会是什么呢?这既是丁炜给自己的艺术提问,也是我对与丁炜立场和艺术追求相近的那些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今后艺术道路的一个追问。
其他文献
精英观点
期刊
这是一个和谐的时代,即便有不和谐的声音,但那是小众,有待校音。于是大批的甜俗艺术品出现了,表现在绘画上就是甜腻的工笔美女,伪现实的村姑,色彩富丽工细的花鸟,少了思想意义上的崇高与沉雄、艺术表现上的粗犷与狞厉,时东辉的焦黑、水墨、重彩画的人物造型,用笔、设色无不体现出他在艺术风格上的时代追索:在雄浑的心原上驰骋狞厉的骏马!  这就是时东辉绘画上的探索对于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意义所在。  记者:我在整理
Dior是一个著名法国时尚消费品牌。Dior公司主要经营女装、男装、首饰、香水、化妆品等高档消费品,其男装品牌现已独立为Dior男装。自1946年创始以来,Dior一直是华丽与高雅的代名词。不论是时装、化妆品或是其它产品,Dior在时尚殿堂一直雄踞顶端。  克里斯汀·迪奥于1905年出生于法国的诺曼底,“Dior”在法文中是“上帝”(Dieu)和“金子”(or)的组合,金色后来也成了Dior品牌最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大多数人是耐不住寂寞的,耐不住寂寞的人,不一定是活得不好的,而艺术家如果耐不住寂寞,一定成不了真正的艺术家。寂寞中的探求,就像是黑夜中的星光,也是土壤深层收藏的不尽能量。许全群先生的作品,经过了寂寞的燃烧和焚化,作品中呈现的艺术个性和特色,已足以证明他是个绘画奇才和大家,当今艺术银河不能忽略他的星光。  许全群的作品不算传统意义上的作品,他有着传统文人的风骨,还有西方古典写实与
据资料显示,我国城市购房者中有91.1%的人使用按揭,其中31.75%的人月供供占到月收入的50%以上,超过房贷按揭宜占月收入1/3的警戒线,从而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成为“房奴”。在广州,就有这样一对“房奴”夫妻,他们原本是令人艳羡的白领,然而当他们买房后,却被一笔接一笔的巨大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后,竟逼得他们走投无路卖房救急,甚至因房款而反目成仇!    供房苦啊,白领家庭
冯仑的获奖感言是:“创新难免挫折或失败,成功的创新就是将错就错。让理想再飞一会儿,追求理想,顺便赚钱,非诚勿扰。”    2011年初,地产中国网主办的“第二届地产中国论坛暨2010中国房地产年度红榜评选”在国务院新闻办报告厅举办,现场发布“最人物”红榜,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被评为“最具创意的地产理想家”。    “骗”来的第一桶金    在这个戴着黑边框眼睛,小眼睛,大耳朵,锃亮额头,稀疏平头,面
与心爱的TA牵手走在沙滩,让碧海蓝天见证你们的爱情,阳光,草坪为你们作陪,一场浪漫的户外婚礼想必没有哪个女子不为之心动。金茂三亚希尔顿大酒店便是您举办婚礼的理想场所。婚礼场地有精致园林、私属海滩、海边草坪和连理亭供您选择。奢华舒适的海边别墅内设超大圆形浴缸,面朝海边草坪或柔软沙滩,配上鲜花、美酒、巧克力,为幸福的新人打造完美浪漫的婚房。  在私属静谧的水疗别墅享受我们专业水疗师带来的面部和身体护理
谈到与赵薇首次执导影片,就选择她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辛夷坞表示,“是一种缘分,也非常庆幸”。《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是一场青春的奢华盛宴,多多少少也折射着辛夷坞的青葱岁月。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一首王维的诗歌,它叫做《辛夷坞》,也是广西籍“80后”女作家辛夷坞的名字。辛夷坞的力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书,成为赵薇进入导演界的首部作品,在南京几大
如果给青年投资家戴周颖至今30年的人生找一个关键词,那个词一定是“在路上”:1981年生于苏州,1988年移居南京,高中毕业后留学日本,考入日本的常青藤大学——青山学院大学。2005年大学毕业后,在互联网游戏开发企业(Gaiax)从事日本国内、国外游戏的开发运营及海外游戏企业并购。2007年10月加入Cyber Agent Ventures(简称CA),从事对华风险投资工作。2008年6月进入北京
“面对时光无需再做什么回答,经历过了风吹雨打,从从容容绽放优雅,每一颗心都很伟大,总有一天我会绽放优雅,岁月在无声的流淌啊,我的米兰开了花。”  没有刻意的伪装,没有高调的炫耀,眼前的瞿颖是如此的真实、自然。在各种圈中,不用你去给她贴标签,因为那就是她——特立独行,不唯心,不唯物,就是那样爽朗的流露。你会看到她的美,是别人无法追逐的脚步。  13岁,瞿颖就获得湖南省“芙蓉杯”业余歌手大赛通俗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