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力量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为人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小学阶段,随着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儿童将逐步形成稳定的态度倾向。然而,在现阶段许多普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素质真差,真难教!其中,有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是因为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使自己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小学这一关键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促进其主动参与,大胆探索,活泼进取的良好个性形成。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同时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必备条件。实践也证明,当孩子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他们的自信心就较强,他们就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自信心是学生向新的目标新的成绩前进的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又会形成向更高目标进取的内驱力,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教师不应面露焦虑,应恰到好处地运用形态动作,以富有“会说话”的脸部表情和“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并可用“别急,慢慢想,一定能想出来”等关心的话语来鼓励他们。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优秀生的力量来帮助学困生学习,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不仅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通过学生帮学生,避免了学困生辅导时的紧张情绪,有时会收到比老师辅导更理想的效果。通过创设这样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心,同时,也帮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样,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一定会孕育出自信与创新的种子。
  二、设计有弹性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由学生完成,使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数学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在学习了乘法计算之后,可以安排如下的活动:某花店有若干种标明价格的鲜花,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题目,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如5枝百合需要多少钱?20元钱可以配哪些花?三八节到了,你打算用30元钱给妈妈买怎样的一束花?等等。这样的设计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并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也进一步表现了他们各自的创造力,同时,自信心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成正比,成功越多,自信心越强;挫折越多,自信心越弱。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既生动有趣,又蕴含新知,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分苹果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非常简单,他们都愿意来表现自己,当他们在大家的鼓励下获得成功时,学习的自信心就更足了。
  四、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于模仿和记忆,应该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数学。在这些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强化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还可以适当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
  五、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更多是学生听不听话,会不会做题目,能不能考高分。我认为,课堂教学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而且更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有能力、有自信的人。因此,数学中的评价方式也应注重多样性。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能够让每个学生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那么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畅所欲言,他们本身所潜在的能力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面向新世纪的挑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依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找到适合建立和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途径,把自信与希望、善良与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儿童的自身特點,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教学方法,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工程施工实践中表明,在火山熔岩地貌条件下,就地取材,利用火山熔岩、熔渣掺拌土进行路基土石方施工,既因地制宜又节约成本。  【关键词】地质核查;地基处理;工艺性试验;土石方填筑  0.引言  火山熔岩地貌其地貌类型有火山锥、熔岩台地及其他。岩浆涌出火山口附近而活动停止后,各种火山喷出物冷却凝固和堆积形成锥状山丘就是火山锥。熔岩台地是岩浆涌出地表后,温度下降,岩浆冷却凝固覆盖在所流淌的地表
【摘 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公路工程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行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施工过程中,公路路线的选择和设计不仅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更关系着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本文结合公路路线的设计原则,对路线设计中的几个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原则;平面;纵断面  公路是一种铺筑在地面上主要供车辆行驶的线形工程构造物,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和经受各种
【摘 要】在电网的具体运行中,为了把发电厂发出的电输送到其他地方,首先我们需要把电压进行升高,转变为高压电,然后到了用户附近,再根据需要把电压抓变成低压,这种低压转高压,高压转低压的功能主要通过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来实现的。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主要由开关和变压器等组成的一个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接通、切断以及调整电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保护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在建筑工程中,对桩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桩端地基不仅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建筑物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中,就需要提高桩基础的承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建筑物沉降量的发生。因此,本文将对桩端地基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为同类工程
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语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使用在小学教学中日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为了提
【摘 要】对于房屋建筑而言,下部基础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对于高层住宅更是如此,对下部基础的要求也更高,而深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的合理利用能显著提升下部基础的质量,对房屋建筑安全施工、安全使用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桩基础施工技术和深基坑支护技术等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桩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  1.桩基础施工技术  1.1施工前的阶段  桩基础工程在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环境问题得到了广大人们群众的高度关注。由于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地向大自然疯狂地索取资源,从而导致了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使环境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清理能力得到了降低,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化工类企业,为了节省污染处理的人力和财力和时间,直接将各种固体类、液体类和气体类污染物不断地排放到环境中,加上人类日
在探究性学习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生物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充满信心.
暑假里的一天,我走进书店,蓦然发现了列于书架上的一本书——《如果远方有奇迹》,感觉眼前一亮。远方的奇迹会是什么呢?我满怀好奇地拿起这本书翻阅起来,没想到一下子就把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高中语文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积极进行探索,改变传统的教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