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e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学习仍旧是学生的母语学习阶段,要想听懂别人的话,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必须培养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而能够快速培养学生语感的唯一捷径便是朗读。进行朗读教学,主要从朗读的作用、朗读的方法上进行合理指导,其目的在于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在语文中发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朗读教学 朗读作用 朗读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它有诸多功能: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下面就朗读的作用、朗读的指导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朗读教学的作用
  
  1. 朗讀有利于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2. 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音乐美、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是文质兼美的,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过程。如果说范文创造了“美”,那么教师就应当指导、帮助学生一起对“美”进行创造。
  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魁力的。古今好的诗文莫不如此。在汉语中,汉字有四种声调,由汉字组成的文章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直观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同时,文章还有急切舒缓、起承转合的律动的特点。学生也只有通过恰当地朗读,才能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感受到文章的音乐美。
  另外,文学作品虽然没有雕塑、绘画等艺术类型作品那么直观,但它的形象性却是一般艺术样式所无法比拟的。在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构成了艺术形象。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的特点。
  
  二、朗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1. 创设情境,激发朗读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对于一篇篇优美的课文,教师要引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教学的情境中,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及人的精神世界。”也只有通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才能使学生乐读、好读、善读。
  特别是配乐读,它是现今语文课改中涌现出来的新阅读方式。阅读时,可选一首与课文表达情感一致的乐曲与朗读同步播放,使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下,自主地走进课文,在文字与乐曲的交汇的海洋中神游。神情并茂,互融互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配乐读,教师还可以利用与课文背景有关的充分的教学资源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以达到入情阅读的效果。如在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先让学生自读了一遍,这篇文章写得很唯美,可好些学生并不能一下子走进人物心灵深处。
  2. 采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
  (1)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如《土地的誓言》一文中有一句话:“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在理解此句“泛滥”的含义时,我让学生把“泛滥”改为“涌动” 、“澎湃”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这一换一读中,很快就理解了“泛滥”在这里有心情激愤奔放的含义,比“涌动”、“澎湃”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2)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比较特别的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等。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皇帝、老大臣、官员看新装时的心理描写,分别用了不同的句式。如皇帝“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反问句)老大臣“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感叹句)官员“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这样的官职吧?”(疑问语气)把他们说的话互相转换、比较,学生再去朗读,既增强了兴趣,又很快就理解了皇帝的骄横和愚蠢,老大臣和官员的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
  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些朗朗读书声,读出《观舞记》的飞动的美,读出《斑羚飞渡》的震撼人心,读出初春时节的新鲜活力……动口动心动容地读,读出语文的美。
其他文献
传统的作业布置主要通过各类练习题来检测学生的读写水平,而听说作业多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而数字化背景下的作业布置可以弥补这点不足,可以将听说作业落到实处.通过传统作
新课改下,对小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校本教材的运用,校本教材是小学生学习重要的参考,校本教学不仅带动了学校的发展,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小学语文校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当前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大多数的初中生考试失利都是因为在数学的考试当中没有做到认真审题,或者是因为基础知识不够牢靠在考试当中缺乏一定的自信,做完考试题没有做到及
近因冬虫夏草价格暴涨,不少假广告、假技术常有出现,而且这些技术价格昂贵,使读者蒙受极大损失。为让读者了解目前冬虫夏草人工培育技术发展状况,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也为地处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不断推进,教育者逐渐发现了更多的教育创新点,开始关注学生内在推动力的激发,想要借助学生自身的力量来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在此基础上,广大一线教
今天早上去罗定市泷州中学听课,收获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罗定中学城东学校的张成莲老师上的复习课《近代化的探索》自不必说,更让我耳目为之一振的是泷州中学教学经
摘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在课程考试评价方面仍采用以单一的卷面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考试方法已经脱离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改革高职教育考试方法已势在必行。本文从改革统计学原理考试方法入手,谈及高职其它课程的考试也应转变考试观念、改革考试方法、改革考试内容,从而体现高职教育培养目的。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改革考试方法    在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高中的生物教学正在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发言更加积极,课堂教学气氛更加轻松自由,但是在高中生物教学的不断变革的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就必须利用好语文课堂这块阵地,采取“读—述—评—写”四个步骤,重视指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