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处豫西南山区的西峡县教研室把视野投向了全国课改的最前沿,从过去注重教学评估向服务教学、指导教学转型,全体教研员深入定点学校,和教师一起构建“理想课堂”,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研究平台,促进了校本教研。教研工作由以县乡为本变成了以校为本,以教研员为主体变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由少数人的“独修正果”,变成了面向全体教师的“普度众生”,带动了县域教育的整体发展,使人耳目一新。
长期以来,基层教研员立足本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功不可没。但基层教研员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八卦先生型。有的教研员利用自身的天时地利,瞄准考试进行“研究”,穿梭于中小学校,传授所谓的“考试大法”,利用辖区内学科教学的“统筹权”,编写教材配套练习和其他学辅类读物,如八卦先生般地做些考试预测,个人的经济效益上来了,而基层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却无从谈起。 游方道士型。一些人利用“教研员”这个很不错的招牌,上班时简单应付,业余却忙于到社会办学团体办的各种文化补习班“走穴”,成了“客座教授”,虽然经济上小有收入,但自己的本职业务却荒废了。
撞钟和尚型。有的教研员本身能力有限,无力承担起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沿袭着一些老套的工作思路,就是搞指导也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甚至不敢走进学校直面一线教师,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闭关修道型。有的教研员虽然有一定的素质,但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关起门来埋头研究,满足于写写论文、评评奖,到教学一线也是浮于面上,不能俯下身去,结果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推动辖区内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
基层教研员队伍中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教研与教学的脱节,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教学新理念的推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西峡的经验告诉我们,教研员姓“教”名“研”,必须做到“研”为教用,“研”为学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基层教研员要因时而化,与时俱进,克服思维定式,摒弃那些过时的做法,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和职责,不断开拓进取。
做基层教师的“服务员”。要从原来单纯的研究性工作方式和高高在上的专业状态中自我解放出来,由单向的灌输转变为多维互动,搭建研究平台,促进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做专长突出的“运动员”。要不断学习,亲身实践,灵活运用专题研究、送教下乡、互动评课、网上教研等新型教研方式,在提高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专业生活的支撑,博采众长,真正成为本土的课改专家。
做引领课改的“领航员”。要随时随地站在课改的最前沿,当好新课程、新理念的“二传手”,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做到点拨得法,指导有效,使课改理念真正转化成基层教师的自觉行为,做一名思想超前、个性鲜明、不可替代的新型教研员。
责 编 涵 冰
长期以来,基层教研员立足本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功不可没。但基层教研员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八卦先生型。有的教研员利用自身的天时地利,瞄准考试进行“研究”,穿梭于中小学校,传授所谓的“考试大法”,利用辖区内学科教学的“统筹权”,编写教材配套练习和其他学辅类读物,如八卦先生般地做些考试预测,个人的经济效益上来了,而基层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却无从谈起。 游方道士型。一些人利用“教研员”这个很不错的招牌,上班时简单应付,业余却忙于到社会办学团体办的各种文化补习班“走穴”,成了“客座教授”,虽然经济上小有收入,但自己的本职业务却荒废了。
撞钟和尚型。有的教研员本身能力有限,无力承担起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沿袭着一些老套的工作思路,就是搞指导也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甚至不敢走进学校直面一线教师,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闭关修道型。有的教研员虽然有一定的素质,但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关起门来埋头研究,满足于写写论文、评评奖,到教学一线也是浮于面上,不能俯下身去,结果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推动辖区内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
基层教研员队伍中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导致了教研与教学的脱节,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教学新理念的推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西峡的经验告诉我们,教研员姓“教”名“研”,必须做到“研”为教用,“研”为学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基层教研员要因时而化,与时俱进,克服思维定式,摒弃那些过时的做法,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和职责,不断开拓进取。
做基层教师的“服务员”。要从原来单纯的研究性工作方式和高高在上的专业状态中自我解放出来,由单向的灌输转变为多维互动,搭建研究平台,促进校本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做专长突出的“运动员”。要不断学习,亲身实践,灵活运用专题研究、送教下乡、互动评课、网上教研等新型教研方式,在提高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专业生活的支撑,博采众长,真正成为本土的课改专家。
做引领课改的“领航员”。要随时随地站在课改的最前沿,当好新课程、新理念的“二传手”,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做到点拨得法,指导有效,使课改理念真正转化成基层教师的自觉行为,做一名思想超前、个性鲜明、不可替代的新型教研员。
责 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