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满意是我们的永恒目标”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的河南省新安县人民医院:业务用房紧张,房屋陈旧,设备老化,大量的住院病人只好呆在走廊上接受治疗。
  而现在的新安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高高耸立,内科大楼焕然一新,高级层流空气净化系统、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系统、有线传呼系统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短短两年的时间,2012年新安县人民医院的床位由410张增加到800张;收治住院患者2.6万多人次,同比增长22.36%,实施大中型手术例数同比增长19%,基本解决了病人住院难问题,病人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这一连串带着传奇色彩的数字折射出新安县人民医院跨越发展的导向,是该院实施惠民工程、满意工程的结晶。
  
  创新 增加满意服务动力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想到做到做好才会有未来。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理念、思路、战略、机制、管理和创新。
  以陈木青院长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确立了“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和亲友满意”的服务宗旨,坚持把“医护质量高,服务态度优,整体收费低”作为办院方针。于是他们率先在河南省推出了“先看病,后付费”的改革,让病人安心看病。在保证医院原有技术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多数科室都根据业务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业务,拓展、延伸了服务范围。住院病区由2012年年初的16个,增加到现在的22个,开展新的医疗项目20多项,其中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硬件 搭建满意服务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新的需求变化,新安县人民医院对硬件进行完善。继去年11月外科大楼竣工后,又紧锣密鼓地对内科楼、门诊楼进行装修改造。
  当初,内科楼和门诊楼建设起点较低,布局不合理,功能少,设施落后,就诊环境成为病人不满意的重要因素。为此,院领导班子在新楼刚刚投用的困难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300万元,将门诊楼、内科楼装修一新,特别是取消就诊大厅分散的服务窗口,实施了一站式服务。
  为了业务发展,同时为了减少病人到三级医院检查治疗的麻烦,降低病人支出,医院引进了美国GE1.5T光纤磁共振一台,购置了体外高频热疗面、介入热化疗灌注系统、放射性粒子治疗系统、冷极射频肿瘤治疗机、彩超诊断系统、制氧系统、介入科大C臂机等一大批先进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水平,以往必须到市里、省里才能做的检查,才能治疗的疾病,现在不出县城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为全县百姓不但提供了方便,而且减少了费用。
  
  质量 满意服务的保证
  医疗质量是医院永恒的生命。只有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才能让病人满意,才能让医院平稳发展。
  为此,新安县人民医院采取了六项措施:
  一是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以经济杠杆推行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大力推行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工作,避免重复检查,降低就诊费用。
  二是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科学管理。对诊断明确、治疗程序化的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管理,减轻病人负担。与2013年同期相比,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率大幅度提升,单病种付费病种由40种增加到70多种。
  三是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与设备应用管理,保证病人权益。
  四是对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实现了全员培训、全员考核的目标,全年共参加技术操作培训及考试1000多人次,均达标。派出技术骨干进修深造,今年就派出20多人次到三甲医院进修深造,组织参观学习20多次。
  五是定期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讲评分析,强化重点部门监管力度,完善医院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六是加强临床药物管理,严格实行药占比控制,全院药占比32.9%,比上年同期下降1.2%,对超标科室与个人进行处罚,加强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时预警,积极干预。
  
  服务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服务是新安县人民医院着力打造的品牌。他们坚持办院方针,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承诺双休日不休息,节假日仍应诊。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各类大中型假期手术照常安排,极大方便了患者与家属。
  开展预约诊疗,简化流程,增设收费窗口,减少病人等候時间,增加导诊人员,指导并帮助病人就医。
  实行公开透明医疗服务,药品、检查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在院内公开上墙,接受监督;坚持费用一日清单制,还给病人知情权;对不能报销的项目,在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才实施。
  在显著位置公开科室布局,公开专家休息、应诊时间、联系电话,方便群众就医;定期向群众公布医药费用价格信息,提高收费透明度。
  对住院病人每周实行满意度调查;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对特殊病人上门回访;门诊病人随机问卷调查,每月一反馈一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使满意度大幅度增加。目前根据第三方的调查显示,该院门诊病人满意率达92%,住院病人满意率96%。
  院长陈木青表示:“医院要敢于承担责任,让群众满意,也让政府满意。实现医院、社会、病人共赢才是我们的最高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诚信,才能和谐医患关系,卫生行业的形象才能提升。”
  如今,新安县人民医院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先进的理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强力推进满意工程,为创建百姓满意医院和惠民医院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将保护耕地作为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全面强化规划统筹、用途管制、用地节约和执法监管,加快建立共同责任、经济激励和社会监督机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实有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  《通知》强调,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确需
期刊
在菊科莴苣属植物中,根垂直坚强,挺立一种美妙的胃口,每一片叶子都长得认真,像是拦住阳光西行,恐怕就是莴苣了。  不错,莴苣虽然属于中产阶层,是一种家常菜,以入口清脆、清爽、清新方式存入食谱档案,但它淡泊在食谱中的排名。沉到菜谱的底层,抑或配角一下,当个冷菜,哪怕做个腌菜,竟很知足。然“三清”高照菜园,给人以开了春的兴奋,簇拥的绿色从不张扬,却是铁定的春的使者。我们虽不垂涎,但生津是难免的。  莴苣
期刊
在如今的农村,50岁以下的人对于酒埕这种酒器大多较为陌生。它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陶器,黑灰色,无釉无瓷,完全由民间窑匠所制造,并用作酒器。  酒埕的埕就是酒瓮,圆口,三足,中瓮,用来暖酒。中原地区四季分明,十冬腊月,年来节到,凉酒刺胃伤肝,不利健身,故将凉酒倒在中间的瓮中,点燃后发出蓝色火焰,把盛酒的砂壶放在上边炖沸,然后饮用。  对于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酒器无非是一种盛酒的器皿,非常随意。工业化模
期刊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線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化“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坚决纠正不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征地拆迁补偿款;坚决纠正在城乡低保工作中错保漏保、徇私舞弊;严肃查处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操作中弄虚作假等。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日前在部分省份调查中发现,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一些惠农政策在基层执行过程中走了样,侵害农民权益的
期刊
能被孔子反复夸赞的蔬菜,除了芹菜,一时还找不出下家。孔子在《诗经·小雅·采菽》里这样记述芹菜的功用和高端:“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意思是,在翻腾喷涌泉水边,我下水去采芹。古代帽上插芹是君子的象征。这里描写的是诸侯上朝时极为壮观的场面。诗人本能地采芹而美仪表,既是礼仪需要,更是身份象征。芹菜最初颂扬的原来还不是它的美味,而是它的美观!由此可知,芹菜在古代是一种最美的花。把花种在地
期刊
农谚道:“夏粮丰收,全年主动,以秋补夏,担惊受怕。”在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夏粮的“十一连丰”无疑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增添了一抹亮色。  展望全年,夏粮丰收为确保口粮的绝对安全打下稳固的基础。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不容忽视。    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奠定稳固基础  农业丰,天下安。夏粮的稳产对于稳增长、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为全年的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6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并研究决定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分析人士认为,在夏粮“十一连丰”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系列相关部署,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体现出国家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可持续性问题的高度关注,意义十分重大。  “国家粮食连年丰收,粮食总量节节攀升,仓储设施自然也要跟上。可以说,做好粮食收储对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具有
期刊
实在不会买菜,不要紧,到了菜场,先买点洋葱,准没有错。洋葱不仅营养丰富,保健、药疗功能也很强。大多数摊点,准有洋葱;最不显眼的位置,准是洋葱;最好识别的,就是洋葱;价格最没有多大起伏的,还是洋葱。世界真的很奇妙,知之好不如用之好,用之好不如乐之好。生活质量之所以提高,是因为不仅仅吃得饱一样,还要吃得好。就好比一条路,我们往往以为它到终点了,其实它只是另一个起点。洋葱之于蔬菜,更在于调味、佐餐。洋葱
期刊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都流淌着一条河流,她承载着我们童年捕鱼摸虾、游泳玩耍的美好时光。那清澈见底的河水,那自由浅翔的鱼群,以及岸边随风摇曳的水草,时时撩动着我们对家乡的思绪和情结。  也不知从何时起,家乡的河流开始发生了变化,变得污浊、难闻,没了鱼虾,甚至垃圾堆积,河道阻断,水流消失,就连那曾经伴随我们垂钓的小桥,也残迹斑斑,成了摆设。如今,说起家乡的河流,除了對美好往事的回忆,就是对现状的无奈和叹息
期刊
“涕灭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药袋”苹果……一个个关于农药残留的“新闻”,让公众闻之色变,更让很多农产品产地和农户遭受当头棒击,恍如灾难。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一定不合格?检出残留超标的产品吃下后离“癌”不远了吗……面对消费者关注的有关“农药残留”的几大疑问,笔者通过采访权威专家,为大家揭开危言背后的真相。   高毒农药长期没禁止?   在刚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了更加严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