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土耳其东部的一个村庄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怪事:一天,牧民们将羊群赶到一片草地上,忽然,一只头羊跳下了悬崖。紧接着,1500只羊纷纷“效仿”,争先恐后地从悬崖上跳下去。速度之快,动作之疯狂,令牧民目瞪口呆,却无计可施。最终有450多只羊丧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材料是典型的叙事型材料,我们可从材料中所涉及的主要对象切入,分析材料对对象的感情色彩,由故事的结果推出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进而准确审题、立意。故本文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基础等级
一、从头羊的角度看。可将其与“领导者”进行类比,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倾向,故从两方面立意:
一是领导者必须做一只好的“领头羊”,因为他是权威,是引路者,是决定整个团体发展前进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
二是做一只好的“领头羊”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最佳的选择,引领“羊群”走向“肥美的草地”,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将羊群引向死亡!
二、从羊群的角度看。羊们不看情况不辨形势,一味盲从,材料对其明显充满着批判色彩,由此类比联想,发散引申,得出结论:随大流,跟风,在盲从中丧失基本的判断力,更不用说创造力了。这也是人类的劣根性。据此,我们可以立意为“拒绝盲从,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创新意识,不能亦步亦趋跟在他人后面”、“坚持独立思考,反对盲目跟风”等等。
发展等级
一、论述人为什么盲从,剖析盲从背后的历史、社会、个人等原因。比如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会让人盲从;精神空虚,缺乏爱会让人盲从;没有知识,愚昧会让人盲从;没有坚定的信念会让人盲从;没有勇气会让人盲从;一味听信会让人盲从……
二、论述盲从的社会表现及其危害。比如盲从会让我们丧失生命财产;盲从会断送我们的前途;盲从会阻碍科技发展,人类进步……
三、论述怎样避免盲从。比如内心世界丰富让人理性,避免盲从;用知识武装自己让人理性,避免盲从;有坚定的信念让人理性,避免盲从;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让人理性,避免盲从;具有怀疑精神让人理性,避免盲从……
“抢盐”一阵风,“追星”一阵风,“出国”一阵风,“择校”一阵风,“复古”一阵风……中国人似乎就在一阵又一阵风中度过的,静下深思,跟风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国民的盲从心态,拒绝盲从,回归理性,这也许是当今社会更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文体而言,本题充满思辨色彩,因此,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当然,也可以写因事说理的记叙文,总之,要侧重于说理。
●名人名言●
●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是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纪伯伦
●有恬静的心灵就等于把握住心灵的全部;有稳定的精神就等于能指挥自己!
——米贝尔
●理智像太阳,它的光是恒久的,不变的,持续的;而想象,则像发光的流星,不过是稍瞬即逝的闪耀,其活动无规律,其方向亦不固定。
——塞·约翰生
●人和兽的区别:人有理性,兽无理性。人的爱不只是生理上一时的冲动,而是爱能在他们的精神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子。
——谢觉哉
●人要少一分盲从,多一分醒悟;少一分攀比,多一分努力;少一分计较,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患得患失,多一分豁达坦然。
——徐特立
●事实论据●
国民抢盐风波
日本发生核辐射没几天,中国大地上就掀起来一阵“抢盐风”,都说核泄漏之后,盐就受到了污染,海里的盐就不能吃了。还有的说核辐射能污染中国,而盐,却能防辐射。于是,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开始了“抢盐大行动”。没几个小时,超市里,店铺中,根本找不到一粒盐。有的人可能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一起加入了抢盐的队伍中去。可是他们哪知道,这核泄漏根本不会危及中国食盐。况且,我们所食用的盐都取自地下井,绝不会受到危害。那些盲目从众,跟着大伙去抢盐的男女老少其实并没有得到所谓的“利益”,而现实却是,抢盐越疯狂的人,最后吃的亏越大。疯狂的抢盐,向我们揭示了拒绝盲从的真理。
【素材点金】
小小食盐,居然在中国上演了这么一出疯狂闹剧。在闹剧结束之后,是不是应该理性反思呢?不难看出,中国人心理脆弱、分辨谣言能力差、凑热闹心态及盲目行事等因素为这场闹剧推波助澜。
【话题链接】拒绝盲从 理性思考
法布尔的“毛毛虫”实验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 的习性,总是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布尔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 20 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 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坚忍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法布尔在实验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立刻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素材点金】
追求要有正确的目标,奋斗要有正确的方向。每个行动都有成功与失败之分,每个行动都有有效与无效之分。如果你的行动是无效的,你做得越多,失去的也越多。所以,在行动之前,请先确定目标对不对。
【话题链接】奋斗与目标 独立思考 拒绝盲从 理性思考
苏格拉底的苹果
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的回答:“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素材点金】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只凭自己经验就妄下结论。然而,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的思考能力,作出与众不同的判断。伟大的人物,无一不喜欢独立思考,他们因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视角而有所发现,进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话题链接】 独立思考 拒绝盲从 理性思考 敢于质疑
【素材演练】
拒绝盲从 ,学会选择
毛毛虫有种“跟随者”的习性,只管跟从前面的虫子爬,把它们排成一个圈,首尾相接,整个毛毛虫队就无始无终,每个毛毛虫就跟着他前面的虫子爬啊爬,周而复始,最后精疲力竭。不难看出,毛毛虫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盲目跟从,从而进入了循环的怪圈。所以我说:拒绝盲从,学会选择!
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到处都是跟风争相抢购食盐者,盲从的人很可悲,很容易受别人的支配人云亦云,只有拒绝盲从学会选择,人生之路才会畅通无阻创造人生的辉煌。
拒绝盲从学会选择是打破禁锢的智慧。做为学生的亚里士多德发现老师柏拉图的观点错误时,毫不客气地否定了柏拉图的观点而选择维护正确的观点,他留下了一句旷世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用行动证明不能盲目地追随别人,他打破禁锢,选择了真理,这是一种智慧,它打破了大多数人盲从的思维禁锢,做到了理性的选择。正是亚里士多德不盲从禁锢不盲从权威,选择了真理才成就了他无比的才华。
拒绝盲从学会选择是绝境重生的英明。近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最初认为,中国落后是由于国民体弱多病,日本富强则是因为其医学发达,于是他便到日本攻读医学。后来他发现很多身体健壮的中国人却精神麻木,他意识到只有唤醒国民的思想意识才可以拯救国家。他没有盲从,没有进行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一人之力所难及的大事,而是选择了拯救国民的精神鲁迅最终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的伟大选择,给绝境中的中国带来了曙光,若鲁迅没有拒绝盲从,不以选择民族大义为重,那么中国文学史上就会失去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
拒绝盲从学会选择是傲视权力的勇气。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在中华民族遭受外族欺凌时,拒绝盲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选择了以民族大义为重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开启了国共联合抗日的序幕,正是有了两位将军的不盲从权力,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终生自由甚至是性命,才换来了联共抗日。假使张学良将军盲从于蒋介石的权力,选择明哲保身坚持剿共,那么得有多少热血男儿没有亲手歼敌却死于同胞之手呢?
拒绝盲从学会选择,让我们更有智慧更英明更有勇气更有自信,不受别人的支配拥有主见不屈从于任何压力,而不是亦步亦趋拾人牙慧。
【点评】
文章从毛毛虫实验及国民抢盐现象入笔,剖析盲从的危害及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而后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拒绝盲从,学会选择。并用亚里士多德、鲁迅、张学良等实例论证之,最后再次呼唤拒绝盲从,学会选择。文章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说理深刻!
在土耳其东部的一个村庄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怪事:一天,牧民们将羊群赶到一片草地上,忽然,一只头羊跳下了悬崖。紧接着,1500只羊纷纷“效仿”,争先恐后地从悬崖上跳下去。速度之快,动作之疯狂,令牧民目瞪口呆,却无计可施。最终有450多只羊丧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材料是典型的叙事型材料,我们可从材料中所涉及的主要对象切入,分析材料对对象的感情色彩,由故事的结果推出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进而准确审题、立意。故本文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基础等级
一、从头羊的角度看。可将其与“领导者”进行类比,材料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倾向,故从两方面立意:
一是领导者必须做一只好的“领头羊”,因为他是权威,是引路者,是决定整个团体发展前进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
二是做一只好的“领头羊”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最佳的选择,引领“羊群”走向“肥美的草地”,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将羊群引向死亡!
二、从羊群的角度看。羊们不看情况不辨形势,一味盲从,材料对其明显充满着批判色彩,由此类比联想,发散引申,得出结论:随大流,跟风,在盲从中丧失基本的判断力,更不用说创造力了。这也是人类的劣根性。据此,我们可以立意为“拒绝盲从,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创新意识,不能亦步亦趋跟在他人后面”、“坚持独立思考,反对盲目跟风”等等。
发展等级
一、论述人为什么盲从,剖析盲从背后的历史、社会、个人等原因。比如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会让人盲从;精神空虚,缺乏爱会让人盲从;没有知识,愚昧会让人盲从;没有坚定的信念会让人盲从;没有勇气会让人盲从;一味听信会让人盲从……
二、论述盲从的社会表现及其危害。比如盲从会让我们丧失生命财产;盲从会断送我们的前途;盲从会阻碍科技发展,人类进步……
三、论述怎样避免盲从。比如内心世界丰富让人理性,避免盲从;用知识武装自己让人理性,避免盲从;有坚定的信念让人理性,避免盲从;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让人理性,避免盲从;具有怀疑精神让人理性,避免盲从……
“抢盐”一阵风,“追星”一阵风,“出国”一阵风,“择校”一阵风,“复古”一阵风……中国人似乎就在一阵又一阵风中度过的,静下深思,跟风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国民的盲从心态,拒绝盲从,回归理性,这也许是当今社会更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文体而言,本题充满思辨色彩,因此,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当然,也可以写因事说理的记叙文,总之,要侧重于说理。
●名人名言●
●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是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纪伯伦
●有恬静的心灵就等于把握住心灵的全部;有稳定的精神就等于能指挥自己!
——米贝尔
●理智像太阳,它的光是恒久的,不变的,持续的;而想象,则像发光的流星,不过是稍瞬即逝的闪耀,其活动无规律,其方向亦不固定。
——塞·约翰生
●人和兽的区别:人有理性,兽无理性。人的爱不只是生理上一时的冲动,而是爱能在他们的精神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子。
——谢觉哉
●人要少一分盲从,多一分醒悟;少一分攀比,多一分努力;少一分计较,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患得患失,多一分豁达坦然。
——徐特立
●事实论据●
国民抢盐风波
日本发生核辐射没几天,中国大地上就掀起来一阵“抢盐风”,都说核泄漏之后,盐就受到了污染,海里的盐就不能吃了。还有的说核辐射能污染中国,而盐,却能防辐射。于是,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开始了“抢盐大行动”。没几个小时,超市里,店铺中,根本找不到一粒盐。有的人可能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一起加入了抢盐的队伍中去。可是他们哪知道,这核泄漏根本不会危及中国食盐。况且,我们所食用的盐都取自地下井,绝不会受到危害。那些盲目从众,跟着大伙去抢盐的男女老少其实并没有得到所谓的“利益”,而现实却是,抢盐越疯狂的人,最后吃的亏越大。疯狂的抢盐,向我们揭示了拒绝盲从的真理。
【素材点金】
小小食盐,居然在中国上演了这么一出疯狂闹剧。在闹剧结束之后,是不是应该理性反思呢?不难看出,中国人心理脆弱、分辨谣言能力差、凑热闹心态及盲目行事等因素为这场闹剧推波助澜。
【话题链接】拒绝盲从 理性思考
法布尔的“毛毛虫”实验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 的习性,总是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布尔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 20 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 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坚忍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法布尔在实验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立刻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素材点金】
追求要有正确的目标,奋斗要有正确的方向。每个行动都有成功与失败之分,每个行动都有有效与无效之分。如果你的行动是无效的,你做得越多,失去的也越多。所以,在行动之前,请先确定目标对不对。
【话题链接】奋斗与目标 独立思考 拒绝盲从 理性思考
苏格拉底的苹果
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的回答:“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素材点金】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只凭自己经验就妄下结论。然而,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的思考能力,作出与众不同的判断。伟大的人物,无一不喜欢独立思考,他们因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视角而有所发现,进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话题链接】 独立思考 拒绝盲从 理性思考 敢于质疑
【素材演练】
拒绝盲从 ,学会选择
毛毛虫有种“跟随者”的习性,只管跟从前面的虫子爬,把它们排成一个圈,首尾相接,整个毛毛虫队就无始无终,每个毛毛虫就跟着他前面的虫子爬啊爬,周而复始,最后精疲力竭。不难看出,毛毛虫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盲目跟从,从而进入了循环的怪圈。所以我说:拒绝盲从,学会选择!
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到处都是跟风争相抢购食盐者,盲从的人很可悲,很容易受别人的支配人云亦云,只有拒绝盲从学会选择,人生之路才会畅通无阻创造人生的辉煌。
拒绝盲从学会选择是打破禁锢的智慧。做为学生的亚里士多德发现老师柏拉图的观点错误时,毫不客气地否定了柏拉图的观点而选择维护正确的观点,他留下了一句旷世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用行动证明不能盲目地追随别人,他打破禁锢,选择了真理,这是一种智慧,它打破了大多数人盲从的思维禁锢,做到了理性的选择。正是亚里士多德不盲从禁锢不盲从权威,选择了真理才成就了他无比的才华。
拒绝盲从学会选择是绝境重生的英明。近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最初认为,中国落后是由于国民体弱多病,日本富强则是因为其医学发达,于是他便到日本攻读医学。后来他发现很多身体健壮的中国人却精神麻木,他意识到只有唤醒国民的思想意识才可以拯救国家。他没有盲从,没有进行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一人之力所难及的大事,而是选择了拯救国民的精神鲁迅最终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的伟大选择,给绝境中的中国带来了曙光,若鲁迅没有拒绝盲从,不以选择民族大义为重,那么中国文学史上就会失去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
拒绝盲从学会选择是傲视权力的勇气。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在中华民族遭受外族欺凌时,拒绝盲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选择了以民族大义为重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开启了国共联合抗日的序幕,正是有了两位将军的不盲从权力,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终生自由甚至是性命,才换来了联共抗日。假使张学良将军盲从于蒋介石的权力,选择明哲保身坚持剿共,那么得有多少热血男儿没有亲手歼敌却死于同胞之手呢?
拒绝盲从学会选择,让我们更有智慧更英明更有勇气更有自信,不受别人的支配拥有主见不屈从于任何压力,而不是亦步亦趋拾人牙慧。
【点评】
文章从毛毛虫实验及国民抢盐现象入笔,剖析盲从的危害及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而后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拒绝盲从,学会选择。并用亚里士多德、鲁迅、张学良等实例论证之,最后再次呼唤拒绝盲从,学会选择。文章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说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