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

来源 :素材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zh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一则金素材,半篇好文章。”要想写出好作文,离不开丰富而独到的素材。作文素材大抵可以分为人物素材和事件素材两大类,而事件素材也离不开人物,且历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大多都在人物素材上下足了功夫,可见人物素材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博大精深,其间有多少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让我们逸兴遄飞;世界上有多少前贤先哲,留下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使我们钦佩不已。恰当地使用这些人物不仅会为你的文章注入新鲜的血液,而且能使文章增光添彩,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下面给大家教几招比较实用的人物素材用法。
  
  1.一人独钓一江秋——勾勒形象法
   常言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孙悟空独闯灵霄,大闹天宫;赵子龙单枪匹马,震撼曹营。有史以来古今中外的人物多如牛毛,想要要记住他们的生平事迹不啻老虎吃天,不如在平时选择喜欢或欣赏的某个人物进行全面了解,等摸透了这个人的底细,写作时便可以根据所给题目,或引发联想,或补充引申,或添枝加叶,把人物形象勾勒得丰满逼真。有的学生由于缺乏积累,临考时杜撰了一些人物,诸如路人甲、同学A、朋友小Q等,由于不具有代表性,就缺乏说服力。所以此人最好是立体型的重量级人物,可以对人物复杂而丰富的生命历程进行多角度阐述,相关的事例太单薄则难当重任。此外观点新,难度较大;手法新,容易走偏;唯有人物新,最为可行。因此为了避免老生常谈,最好用新人,即使用旧人也要新翻杨柳。
  
   【标杆范文】
   河水打湿了他的鞋,冷冰的河水渐渐地蔓延开来,也许在很短的时间里,他的膝头,腹部,胸部就要被那猛涨的河水无情地淹没。这时候,水位越来越高,他的两条腿已被河水吞没。可是,她还没来。尾生站在水里,仍怀着一丝希望,不住地向桥上张望。
  (芥川龙之介《尾生的信义》)
   这世界需要你,因为你是一个音乐的天使。你的歌声,如樱花飞舞,如落英缤纷。清明雨上,折菊寄思;断桥残雪,白堤柳帘;粉色信笺,盛满思念;半城烟沙,金戈铁马。你的音乐充满回忆,眉目当年,流转心间,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全都埋藏在昨天。你的音乐溢满伤感,人生若只如初见,又何须感伤离别。你用音乐书写青春,你用音乐道出了学生时代最明媚的忧伤。
  (2011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
  
   【技法点睛】
   前文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根据《庄子·盗跖》中“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一段话写的故事新编,通篇采用时间推移的结构勾勒出尾生的信义形象。而后者则化用美妙的歌词串联起人气极旺的音乐才子许嵩的创作之路,可见作者对该歌手的熟悉程度。两者的人物素材都为大众所熟知,所以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2.两岸青山相对出——对比反衬法
   并蒂花开夺人眼,二龙戏珠方显意。所谓对比映衬法,就是把性质相反或者相似的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喷薄欲出。在某些话题面前,孤证孤例往往就像一头水牛拉不动大犁子,二牛抬杠才能犁地耕田。而且在作文时同一个主题,只要用心,总能够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人物素材,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将这两种人物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妍与媸自见分晓、优和劣更加鲜明。采用对比映衬的方法来突出主旨,可以同类扩展,也可以针尖对麦芒,让主题更加鲜明。采用对比法时,要做到主次分明,不可喧宾夺主;同时要合情合理,不能让牛头对马嘴。
  
   【标杆范文】
   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一个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变谦虚。钱锺书起初够傲,可怜了他的导师吴宓、叶公超,被贬成“太笨”和“太懒”。可惜后来不见有唯我独尊的傲语。李敖尚好,对看不顺眼的一一戮杀,说要想找个崇敬的人,他就照照镜子,但中国又能出几个这类为文为人都在二十四品之外的叛才?
  (韩寒《杯中窥人》)
   药家鑫不尊重别人的平常幸福,将一个年轻的生命毁于自己的利刃之下,酿成别人家庭的悲剧,他自己不仅失去那看似寻常却极其宝贵的天伦之乐,他的灵魂必在地狱因万人斥骂而哭泣。而香港义工黄福荣,为了众多孩子的平常之乐,在玉树灾区援救过程中死于余震的废墟。他敬重生命的平常之乐,虽离我们而去,却赢得了被尊敬的精神之乐。
  (2011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只道寻常亦为乐》)
  
   【技法点睛】
   韩寒用钱锺书的前倨后恭衬托出李敖的桀骜不驯,寥寥几笔将两个文人的性格描摹得栩栩如生。而山东考生则把最时新的两则事例加以对比,又能很好地和“天伦之乐”这个主题勾连起来。两者都用两个人物,凸显了各自的中心思想。
  
  3、池上碧苔三四点——排比递进法
   有些时候,单打独斗和父子上阵都攻不破作文碉堡时,就需要招兵买马扩充行伍,兵不在多,而在骁勇善战,吕布虽为猛将,怎能抵挡住刘关张三兄弟的合力围困?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递进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排比递进法不是指传统的连续使用甚至堆砌同类素材的做法,而是指将属于一类的人物进行拆分组合,相互配合用在同一作文中,齐心协力论证观点。三四个人物连用,会显得气势雄浑滔滔不绝,材料也更充实。这里的人物必须在某些方面相类似,他们的事迹为人所传说,他们的言行为人所模仿,他们的品行成就为人所敬仰。
  
   【标杆范文】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他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他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向前冲。”
  我就是一个会逼学生的老师。学生找我学画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买最好的工具,因为当花了一大笔钱之后,就不会轻易放弃。
   写文章也是如此。如果你问金庸:“你这些武侠巨著是怎么写成的啊?”他很可能答:“报社连载逼出来的。”
  (刘墉《逼自己成功》)
   梭罗居于湖畔之上,一泓净水,便是心灵充实的源泉;陶潜居于东篱之间,浊酒一杯,便能幻化出无穷的诗意;法顶禅师居于偏僻山村,一边修行一边写作,人生散发出清澈芬芳。塔莎奶奶居于乡间种花种菜,喂鸡养羊,织布作画,自得其乐。我们虽居于尘世的樊笼,不能在世外桃源中自得其乐,但亦能修身正心,挣脱尘世的羁绊,安然做都市中的隐者。
  (2011年高考作文全国卷《义利之辨》)
  
   【技法点睛】
   刘墉在文章中用了三个人物,三则事例,组合成文(许多文章就用了这种蒙太奇般的组合式),突出了“不逼不成功”的道理。后文用了四位隐逸之士,而且涉及古今中外,各有千秋,四例连用,有排山倒海之势,显得文笔恣肆,让阅卷老师击节叫好。
  
  4、百啭千声随意移——群像描摹法
   戏台上有“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的说法,当我们遇到2008年上海高考题《他们》或者2009年天津高考题《我看90后》时,觉得三四个人物还不足以佐证主题或者想写一类人时,就可以用群像描摹法。在平时可以把这一类具有相似属性的人物汇编成群像的专题形式,考试时发散思维,搜寻相关的群体,为己所用,如农民工、留守儿童、支教老师、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描写一群人,切忌面面俱到,最好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可重点观察,给予镜头特写;同时要做到选材典型,重点突出,进行具体描绘,写出精气神,让平凡的群体变得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标杆范文】
   大伙学习的弦绷得太紧了,在那里死用功,其实效果很差。现在听说校长让割麦子,正好有了换一换脑子的理由,于是发出一声喊,争先恐后涌出教室,去帮老师割麦子。大家赶到那里,二话不说,抢过老师的镰刀,雁队一样拉开长排,“嚓”、“嚓嚓”,紧张而有节奏、快而不乱地割着。一会儿割倒了半截地:紧绷着的神经,在汗水的浸泡下,都暂时松弛下来。大家似又成了在农田干活的农家少男少女,嘻嘻哈哈,打打闹闹。
  (刘震云《塔铺》)
   我们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名利,为了一纸证书而在实验室里苦干的学生,他们一旦获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样,在文学领域,一个个作秀者,只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况比比皆是。
  (2011福建唯一高考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
  
  【技法点睛】
   茅盾文学奖新晋得主刘震云写出了一群农村复读生不甘忍受失败,试图努力改变人生命运的过程,人物群像刻画得精确生动。福建考生则塑造了一群追逐功名的后生,描摹形象入木三分。
   综上所述,若作文是一个苗圃,人物素材就是万朵奇葩;若作文是一方堰塘,人物素材便是源头活水;若作文是一栋大厦,人物素材便是钢筋水泥。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同学们在积累人物素材的同时,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注重素材的应用技巧,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让人物素材顺手拈来不费吹灰,一定会在考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成就更多的高分作文乃至满分作文将不在话下。
其他文献
【导语】   一首歌,四个字(新年快乐),这就是王菲在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的全部了。天后以一首新歌《愿》作为2012年的开篇。这首被网友称为“仙乐”的新歌,歌词清新,曲调悠扬,令观众惊艳不已。而王菲也一改以往演出中不言不语的惯例,一曲唱罢,面带甜笑轻轻说“新年快乐”,令全场观众又惊又喜。    【素材在线】   2011年12月31日晚,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的最高潮无疑出现在华语乐坛“一姐”王菲出
期刊
【导语】   “青春像一场大雨,虽然我们曾被淋得感冒了,但我们还是想要再来一次。”青春像辽阔的大海,我们像海中的鱼儿,借着青春自由自在地游荡,欢笑和泪水都淹没在海洋。海水是咸的,那是我们青春流过的泪水;海水是蓝的,那是我们青春清澈的心灵。2012年,风靡台港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登陆内地,很快凭借剧中有关青春的热血和情怀,引发了80后、90后青年观众的强烈共鸣。    【影片解读】  
期刊
俗话说“无酒不成宴席”,就让我们一起品味古诗文中那沉淀生命的酒和那独树一帜的“酒”。   饮一杯恬淡的酒,在山水间畅游。陶渊明“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欲说还休便于无形中将内心的悠闲自得融入到与世无争的淡泊名利中。在俗世不堪的喧嚣中“问君何能尔?”,贴切自然的一句“心远地自偏”就应答了千年不解的疑问。这般情愫也正如欧翁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从而便寻找到了自身的快乐,因为“
期刊
你说帘外海棠,锦屏鸳鸯;后来庭院春深,咫尺画堂。  你说笛声如诉,费尽思量;后来茶烟尚绿,人影茫茫。  你说可人如玉,与子偕臧;后来长亭远望,夜色微凉。  你说霞染天光,陌上花开与谁享;后来烟笼柳暗,湖心水动影无双。    你说彼岸灯火,心之所向;后来渔舟晚唱,烟雨彷徨。  你说水静莲香,惠风和畅;后来云遮薄月,清露如霜。  你说幽窗棋罢,再吐衷肠;后来风卷孤松,雾漫山冈。  你说红袖佯嗔,秋波流
期刊
语段一   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仇人,我们都能够赠以甜美的微笑。佛道中常讲究缘分。在众生当中,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那便是缘分。如果因为仇恨而相识,不可否认的是,你们的心里已经牢记了对方的名字。如果因为整天想着如何去报复对方而心事重重,内心极端压抑,那么倒不如放下仇恨,宽恕对方。或许,因此你可以多一个可以谈心
期刊
没有造作,也没有美化;不需要什么高尚的情操,也不需要什么海誓山盟。生活有泪水,也有笑声,生活以温情为底色,真实而感人。余华以细腻的笔触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勾勒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生活让余华和他的作品总有一种亲情的力量无限向外延展。这种力量蕴涵在大量的生动而感人的细节描写里,这让我们的生命能够时时浸润在生命的暖流里。     我最喜欢的是傍晚来到时,坐在农民的屋前
期刊
记叙文离不开写人记事,写人就要塑造人物形象,记事就要把情节说清楚。要想做到这两点,细节描写必不可少。细节描写被称为“一滴水中的太阳”,它是指抓住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具体情节,加以准确、细致、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睹其物、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细节描写主要包括景物细节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细节描写(情节、事件的细节描写)、人物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三个方面,其中,后两者比较常见,
期刊
【导语】   文学是会抚慰所有人的灵魂的,只要你亲近过她,那么不管你是在怎么样的境遇里,每天从事怎样的职业和怎样的操持,是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劳作还是在空调室里噼里啪啦打字,她都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为你添置可以供世人去欣赏和享受的美,这种美是永不凋零的,而不像表面的东西是才过了几年,就过时了,失去了光泽,人们就已经在说,哎哟!好难看哦!   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里得到那些和世俗不一样的
期刊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常常用一些自己最熟悉的材料,这些材料对其他同学来说也是常见的,没有新鲜感可言,作文往往也因此落入俗套。因此,哪个同学掌握有新鲜素材,他的文章一般都会更有新鲜感。但事实上同学们大多都有相同或相近的经历,或者说知识面都大体相当,因此运用新鲜素材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容易。其实,常见材料并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学会巧妙运用,让枯木开花,让旧素材翻出新意。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素材进行深加工
期刊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  材料略。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近日,通过QQ认识了中华旅游服务公司的导游伟华,他主要负责接待国外游客,向游客推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建人文景点。这里从他的博文中选出三则,让你触摸中国崛起的脉搏,听到中国崛起的脚步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