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关系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1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而做出的著名论断。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两个必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两个绝不会”是“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两个必然” “两个绝不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两个必然”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基本理论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分析研究得出科学论断: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1848年欧洲工人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对“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对资本主义成熟程度和工人革命形势的过高估计作了深刻反思,提出了“两个绝不会”的论断作为补充,完善了“两个必然”理论。
  一、“两个必然”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揭示
  首先,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前提。高级社会形态不是凭空出世的,它必须在旧社会的母体中孕育成长,汲取其养分摒弃其糟粕。一方面,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本主义创造出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客观上为新的社会形态的诞生作了物质准备。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其资本组织形式、劳动生产组织形式、社会化管理事实上推促社会主义的发生。资本雇佣劳动产生了工人阶级,生产力滚雪球般扩大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工人阶级的产生和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主义运动的爆发也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调和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资本主义的基本生存方式是最大限度榨取剩余价值,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无限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并提高劳动生产,这直接造成了个体资本的大生产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由此产生: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最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任何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生产力都有一个临界点,一旦生产力的发展突破了这个临界点,那么该生产体系的最终死亡时刻也就来临了。
  二、“两个绝不会”是“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
  1859年马克思科学总结了欧洲革命失败的原因,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任何社会的发展历程一般讲要经历孕育、出生、兴盛、衰落、凋亡的整个生命过程,而主导这一生命旅程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当旧的社会形态还能提供发展生产力的动力源,它就不会灭亡。新的生产关系必须在旧社会的母体中发育成熟才会出现。
  首先,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相当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一,任何社会制度一旦建立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历史来看,奴隶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出现和灭亡在世界各国都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社会是比以往任何阶级社会都要高级的进步的社会形态,资产阶级吸取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和历代统治阶级的统治艺术,其资产阶级专政比以往任何阶级专政都更加强大、更加“合理”、更具有迷惑性,指望资本主义迅速推出历史舞台是极为不现实的。第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推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可以在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发生,而且他国家依然将长期处资本主义或前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社会落后的国家必须经过长期的资本主义发展才会具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客观上推迟了社会主义的到来。第三,资本主义还处于旺盛生命期,还具备极大发展生产力的能力。
  其次,社会主义的孕育成熟也是相对较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一,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还很落后,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从生产力角度来看,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还“不够格”,不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实现社会主义所要求的那种生产力水平。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承担了本应资本主义所承担的那部分生产力发展任务,还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言下之意也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就使得现实社会主义还有很多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还不成熟。第二,现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社会主义的某些做法,接受了若干社会主义成分,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孕育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的合理因素克服自由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社会党推行部分企业国有化和企业股权社会化,实行社会福利等措施,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第三,第三世界民族主义国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任务还很艰巨。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还很落后,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才刚刚开始,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还没能“怀胎”,更遑论孕育了。
  最后,“两个绝不会”理论主导下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会长期和平共存。“两个绝不会”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条件,然而现实资本主义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力量还相对处于弱势,资本主义也没有力量消灭现实的社会主义,二者只能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一方面,现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具有统一性。社会主义是继承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和文明成果而存在的,二者的继承性不可分割,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双方可以互相借鉴合作互补,为世界的长久和平作出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要求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与资本主义追求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长期共存的主要内容还是二者的斗争性,这种斗争性主要不是武力较量而是哪种制度能够比对方更快更优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竞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3]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2.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其他文献
从商业数据看,创办了携程、如家、汉庭连锁酒店的季琦显然可以列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他的创业经历,列出令人佩服:rn1997年创办携程,2003年携程在纳斯达克上市;rn2002年
期刊
随着经济改革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也日渐不同,这种变化在当代中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现在中学生的消费市场趋于多元化,使他们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对
2016年9月1日下午,北京文化创新工场郭东云总经理一行至《经济》杂志·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考察“品牌基地”项目。  《经济》杂志社总策划师、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院长谭勇在研究院会议中心对“中国品牌价值提升示范基地”项目作了系统的介绍。他表示,为了宣扬倡导品牌价值,助推民族品牌发展,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融合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特创建了“中国品牌价值提升示范基地+创新经营综合服务大厅”。  谭勇
笑靥如花的七仙女、英气十足的京剧人翁、惟妙惟肖的卡通形象、娇艳欲滴的玫瑰花……五颜六色的面团,一把简单的塑刀,在沈阳“面人汤”传承人谭威的手上,经过她十指一番的揉
期刊
临洮马家窑文化体验馆中设有手工制陶的体验项目。陶瓷的艺术创作和使用在定西源远流长。古法铜器铸造也是令岷县人骄傲的传统之一。通渭县是甘肃的书画之乡,传统文化氛围浓郁。远古文明的基因  定西坐落于黄土高原、甘南高原和陇南山地的交汇地带,群山环绕,大河奔流。它下辖一区六县——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和岷县,尽管起伏曲折的山路常常令交通变得缓慢,但若是规划得当,几乎可以不走回头路地将这
期刊
2016年8月22日,《经济》杂志社总策划师、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院长谭勇,以及研究院贵州核心团队一行受天朝上品集团副董事长黄永毅之邀至集团西部总部基地参观考察。  天朝上品产于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属于柔和酱香型白酒。它是中国首创53%VoL(酒精度)柔和酱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工艺、典型的风格、优良的品质,在中国白酒中独树一帜。  在黄永毅的陪同下,谭勇一行先后参观了荣誉展示中心、产品展示
在众多新的体育教育学思想中,产生较多争议的就是“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如何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实施“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体育教学中既锻炼了身体,有能够愉快的学习呢?本文试图从认识论和体育课堂教学锻炼学生意志力的角度对愉快教育中的“快乐体育”作了概要的总结。  一、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推出  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能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期刊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绿色信贷的起航.近几年我国绿色信贷发展迅速,成绩斐然.本文首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其居,乐其业。”这句话出自《论语》,说的是做事要敬业;梁启超也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因此,做账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做任何事都一样,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敬业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不求回报,只求过程完美、结果圆满的态度,是一种勤勉工作,笃行不倦,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态度,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