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的家庭与人口问题——“中国的家庭与人口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d5230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筹备1997年国际人口科学大会“中国的家庭规模范式”分会和促进中国家庭与人口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南开大学女性与发展研究中心于1996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联合举办了“中国的家庭与人口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高校系统、社会科学院系统、党校系统、计划生育系统及统计局等系统的4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提交了28篇学术论文。
其他文献
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追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以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的平衡为前提。本文论述了河南省跨世纪人口压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协调人口增长与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张志良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开发性扶贫移民研究已结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本刊从(97)第一期开始连续刊出,以飨读者。
农村计划生育“三结合”走出的希望之路,揭开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序幕,是人口控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取得的新的突破。巩固和发展“三结合”,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逐步屏弃某些非可持续发展要素和做法;需要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主要是公平竞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和经济运行法制化原则,逐步将管理纳入市场经济规范。由此引发出深一层次的理论探讨,作者提出并论证了可持续发展是人口控制的理论基础,是制定人口战略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和理论依据。
本文以东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较为切入点,通过对两者的异同分析,认为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转移之路:并进一步论证了其历史必然性,指出了需要注意的几种不良倾向。
哈尔滨市道外区自1953年建立人口.出生、死亡登记制度迄今40余年,积累了一批较完整、可靠的原始资料。本文取1953-1954年、1963-1964年、1973-1974年、1983-1984年和1993-1994年5份阶段分年份的资料.对哈尔滨市道外区婴儿死亡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降低婴儿死亡率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都是与人口多这一基本国情特征息息相关的;市场经济是消费至上经济,重视消费、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人口质量是指其现有既定而显示静态的实际能力。就其具体存在而言,往往表现为潜力、储力、显力三种方式,而且三者互依相长,并以其统一的有机构成共同体现人口质量的实际水平。
年龄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着无法忽略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在跨区域流动的过程中,其外出方式、就业领域、职业选择、流动稳定性、收入水平以及对环境的感觉等等,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是劳动力流动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必须注意和加以研究的重要问题。在这里,我们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在1994年12月~1995年4月间进行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情况调查”的有关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以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兴趣,同时希望所获得的结论对大家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本文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对388名在读研究生关于生育调节(恋爱、婚姻、避孕、中止妊娠、分娩和生育)的知识、态度和实践调查结果;已婚研究生生育健康状况,存在问题及有关建议.本调查报告为研究中国研究生的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根据女性人口经济活动参与率分析了城市,镇、乡村女性人口经济活动的参与特点,指出女性人口分年龄分城乡的经济活动参与率显著不同。比较了女性人口经济活动参与去向的性别差异与地区特点,并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及其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