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古诗词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学上闪烁的瑰宝,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意蕴深厚的国学经典。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立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找寻语文教学上的方法突破,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针对古诗词提出围绕核心素养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提升的关键阶段,在经历小学、初中的基础语文教学之后,学生进入高中学习语文后要培养更高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学会从古诗词的角度探索学生在语文素养中应该提升突破的角度,以学生为教学本位,让学生体验语文教学的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学的悠远。
  一、阅览古文美,发展语言素养
  中国的语言文字发展历史悠久,历经岁月长河的波浪的雕琢洗礼,中国的语言作为世界伟大语言之一。对于学生的语文发展核心素养而言,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文字的使用,帮助学生加强语言的构建和运用能力,就如前人言:“读卷万千,笔下有香”。
  古诗词的语言隽永清秀或者磅礴大气,或许比兴赋言,或许对仗起兴,因此教师在针对古诗词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古诗词语言能力的培养。疏言通义是首要,教师要训练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通假字、典故运用、句式特点等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能够读懂文意。解文意而用其情,吟诗作赋北窗里,添墨挥毫于纸上。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引用能力,在感受后才能用其精髓。例如在生活中,学生能面对山清水秀之景可相出“山水溅飞鸟,红艳点青山”;在写作抒情时,可以想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有上述可知教师在课堂教育当中,进行诗歌品讲的时候可以强调,学生注重诗歌语言风格的欣赏,有意识的模仿诗歌的语言风格,并且在平时的写作当中能够将诗歌用到恰到好处,增添作文的光彩。通过古诗词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让学生能够在汉语言文学的光晖下茁壮成长。
  二、感受古人思,训练思维素养
  虽然古诗词短小,但其也是富含文学思维在其中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深入解析诗词中的创作思维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思维能力或者写作角度。教师培养学生的古诗词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其次能够将思维幻化转化综合使用。
  古诗词的创作当中存在一些常见的创作思维和手法,例如诉说感情的诗词常换作虚写,像“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时才能够一起共剪西窗下的烛火,转头又想起了巴山下那场绵绵的细雨,通过虚幻的场景描写,表达出作者的思念和深情。这种写作的思维能够更加独特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言他物而寄深思,充分的体现了中国人含蓄的精神文化底蕴。
  由上述可知,古诗词的写作思维比较独特,诗人多言他物而寄情思,将意象和情思充分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诗词中的表达思维来写作,将情感的表达换作环境的描写,让散文的写作具有诗歌的意境特点。
  三、鉴赏古风情,提升审美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最高的层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语文能力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养,从而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体会,养成对于知识文化的批判性思考和美學上的鉴赏。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美学上也是有很高的突破。
  古诗词具有古风之美,比如言语巧妙,“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用来形容琵琶声高亢激昂的场景;比如意境悠远,“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用来形容深山老庙的禅意清幽;比如情思绵绵,“人面不知何处去,当花依旧笑春风”。古诗词不仅将语言的精炼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将语言的意境打造得如同中国画一样美而深入。古风的美学是十分多样的,在于语言和意境,在于情思和哲学,在于韵律和手法。学生要学会从古诗词中体会和感受,能够发现美欣赏美,从古诗词中汲取新的力量和营养。
  由上述可知,古诗词的美学不仅拘束在意境的营造上,还在语言风格甚至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等。教师要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古诗词的浩瀚大海中遨游,感受古人的思想哲学,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学,吟咏出古诗的韵律感。
  [结束语]
  古诗词虽然是传统文学,但其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在当下也是极具重要的,教师要利用古诗词向学生传递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精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古诗词的语言运用、思维特点、美学欣赏都是核心素养要求中的内容,教师要能够在古诗词的课堂中兼顾这些方面的教学指导,让学生可以提高语文发展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陈易海.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9(02)
  [2].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J].王强.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6)
  [3].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宋词审美鉴赏——以《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例[J].殷晓光.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21)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情境教学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高效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设计游戏性性强、具有生活化特点、融入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对此,本文结合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不断创新数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了一学期的英语,时间虽短,感慨良多。回想读书时对学习的印象,整天除了做题还是做题,所以就产生了厌学情绪。那时自己就在心中默默发誓:长大我要是当老师,就决不布置这么多作业,让学生们天天玩。儿时的想法虽然多少有些幼稚,但细想想,教师每天让小小的孩童们握着铅笔,埋头练习、计算,沉迷于题海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实在不可取。既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不符合教学发展规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活动的起点是为每一位学生负责,并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需求与责权。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自主进入学习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性能动的作用,并在过程中拥有一定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培养其创造能力与科学精神,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初中物理的教学实践,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
期刊
摘要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课外作业的设计是教师教学当中重要的部分,在现在的课外作业设计过程当中出现很多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如何能够设计有效的课外作業,成为教师需要研究的教学主要内容。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并且还要摒弃题海战术,为学生减轻课业的压力,并且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作业完成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发挥课外作业的重要教育价值。基于此
期刊
摘要:在我国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汉字是语文的基础,只有夯实汉字基础,才能砌成语文的高楼大厦。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教学生自能识字的方法,培养其自能识字的能力,最终养成自能识字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自能识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知道识字是语文学
期刊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是略有不足,由于体育教学有着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能够接受到的体育知识以及体育运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就成为了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困生;学习兴趣;最佳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一般就是先带
期刊
摘要:幼儿歌曲在教学在对幼儿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幼儿歌曲教學作为幼儿教学过程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所以,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就对学前教育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对中职学校中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现在幼儿歌曲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来看,由于幼儿歌曲的质量较低,对幼儿的教学效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初中语文教师要理性的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结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身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客观需求,为学生打造优秀的合作学习活动,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互动;教学价值;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创设有趣、生动、参与性及知识性较强的教育情境指引学生思考、探究、表达、实践及创造的育人举措,该教法与学生认知能力、成长规律、发展需要相契合,可提升教育水平。如何在课上有效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方略,以期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
期刊
摘要:思政教育是新时代下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思政教学改革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重要教学改革。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以及“多元化育人”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作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思政元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创新教学的模式,提高课堂思政内容的融入并将其挖掘出来。本文就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