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如何提高合作小组学习的实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lpk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而且广泛运用于各個学校,其所产生的效果是显著的。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能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去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呢?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个人意见,希望可以帮助其他教师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 初中阶段;思想品德;小组合作;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234-01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与课堂相结合,但由于很多教师没有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小组合作,导致很多情况下存在着一些错误示范,这样不仅收不到教学效果,还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混乱不堪,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导致学生的课堂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广大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积极地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地展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效率。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在时代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符合“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所谓小组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充分的展现自我。
  但是由于许多因素,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很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由的随意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就使得很多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组合小组,就会出现优秀的学生在一起、课下关系较好的组合在一起、性格内向的学生找不到合作小组等情况,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只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都不同,生活环境、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不足。从此看来,合理有效的分配每个小组的成员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在思想品德课中要选择什么内容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这是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在当前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大多教师认为自认为需要的时候才会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得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种合作学习是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从此看来,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教师应该严格的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从而更大程度的保证合作学习的高效性。那么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挑选怎样的内容呢?
  以学习七年级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这一课为例子,首先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学习优势以及个性特点等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利用多媒体这一形式播放自然中的景物让学生观看,然后教师提出“你被大自然中的哪些生命感动过?”“你知道哪些关于生命的故事呢?”“你如何看待生命呢?”等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分析探究。学生在教师明确的教学内容下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在小组中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表达自己地观点,并对学生的观点做出相应的评价。这样教师不仅为学生明确了教学内容,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时是学生人生路上的照明灯,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源泉,是学生的引导着,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尤其是在思想品德这样的课堂中更是至关重要,当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的去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三个方面对学生展开引导:
  (一)教师要规范小组个人行为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走动,积极主动地观察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当发现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在说悄悄话或者看小说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改正自己行为,对其提出明确要求,让其认真对待小组合作学习。
  (二)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地去处理,就会耽误下一阶段的任务,这时教师要及时地出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走进有困难地小组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小组内不懂的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继续进行学习。
  (三)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当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地合作进度,适当地加大任务难度,让学生进入更深一层地学习阶段,教师要适当指点学生,从而让学生把握好这节课的内容。
  总而言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这一学科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等特点合理有效的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主动地配合教师地工作,让学生想要参与其中,从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定期去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知识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玉民.新课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现状,实行分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分层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借鉴方法。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化学;分层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229-0
摘 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充分展现精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因此,随着
摘 要 小学生普遍感到的“作文难”,首先难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写,脑袋里空空如也,没有几句要写的话。抱怨“没材料“其实这不是根本原因是他们不会观察。让学生发现“素材”的关键是引导他的学会观察。因此,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从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扩展作文内容诸方面解决“作文难”的难题,使学生喜欢作文,主动练笔,开拓写作的材路。  关键词 学会观察;情感体验;创设情境;熏陶感染;品味
摘 要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让开放成为新课程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充盈活力的诗意追寻。  关
摘 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效率问题一直是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关乎着行业的发展速度和企業的经济效益。当效率这一概念延伸到教育行业中时,就产生了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小学阶段作为人生中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也是当前教育部门和小学教师重大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性;高效  中图分类号:TQ4
摘 要 数学思想方法对研究和应用数学具有指导意义,学生一旦掌握将会终身受益。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数学思想,本文联系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从教学新知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数学练习题中挖掘数形结合思想两方面浅谈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 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渗透  中图分类号:O5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2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