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光温室是设施生产的主体,其建设标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种植产品的经济效益。总结几十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技术,进行综合组装,推出适于本区生长环境的日光温室建设标准。
一、类型结构
砖混结构半拱式日光温室,跨度7.5米,脊高4.1米,后屋面水平投影2米,长度100米。温室的山墙和后墙用砖砌筑,后屋面覆盖水泥预制板,前屋面骨架上弦用6分镀锌钢管,下弦用直径12毫米圆钢,腹杆用直径10毫米圆钢焊接成拱架,上端焊接在后墙顶部,下端焊接在前底脚地梁上,不用立柱,后屋面、两侧面山墙及前底脚加装压膜槽固定薄膜。设计方位角:南偏西5°,屋面仰角35°。保温采用异质复合材料:后墙为砖混三七墙,中间空隙填充12.5厘米厚炉渣,总厚度50厘米,后墙培土平均厚度1.6米。前屋面不透明保温覆盖:四层牛皮纸被加5厘米厚的蒲草苫。为减少地中横向传导散热,前底脚外挖一条深60厘米、宽40厘米沟,衬上薄膜装稻壳包严,培土踩实。
二、建造
1.场地选择与规划 选择阳光充足,温室南侧没有山峰、树林、高大建筑物,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低,地势高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砂壤土或粘壤土。避开山口、河谷、上风口有污染源的地区,交通方便,远离公路。测量田间面积,确定温室方位角和温室间距,绘制田间规划图。前后排温室间距计算公式:S=h/tgH0-L1-L2 k,其中,S为前后排温室间距(米);H为温室最高透光点到地面距离(含卷起草苫高度,按50厘米计算);tgH0为当地冬至太阳高度角的正切值;L1为温室后屋面水平投影;L2为温室后墙底宽(米);k为修正值,取1.1米。经计算本地区棚间距为23米。
2.设施建造 根据不同栽培目的选择不同功能的膜,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无滴膜用压膜线固定于压膜槽内。灌溉系统采用膜下微灌或滴灌。作业间建议建成永久住宅,居住劳动在一起,出入方便,又可防止冷风吹入。卷帘机设在后屋面上,每3米设一个槽形钢架,上部固定轴承,用5厘米钢管穿入轴承中,中部安装电机和减速机,配置5马力电机。反光幕用聚脂镀铝膜,幅宽1米,两幅连接起来使用。
三、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以黄瓜为例)
1.技术路线 选择优良品种——种子处理(温汤药剂浸种)——催芽——育苗(工厂化育苗、营养钵育苗)——土壤消毒——生物反应堆技术——铺设滴灌系统——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重施优施有机肥,管理温度、光照、水分)——病虫害综合防控——采收(产品质检、包装上市、深加工)。
2.配制营养土 田园土和腐熟马粪5∶1配制,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复合肥0.5公斤,用双效灵Ⅱ400倍喷浇营养土消毒。苗床长10米、宽2米,可满足一亩地棚使用。
3.种子处理 每亩温室需黄瓜种子300克,倒入种子体积5倍的55℃热水中,不断搅拌15分钟,加冷水至30℃,再浸泡6小时,捞出置于25~28℃条件下催芽。南瓜种子处理时先用过氧化氢浸8小时,阴凉处晾18小时,28℃温水浸6~8小时,捞出置于25~28℃温度下催芽。
4.播种 黄瓜应比南瓜早播4~5天。
5.嫁接 采用靠接法,接穗和砧木下胚轴伸长7~8厘米,接穗第一片真叶尚未展开,砧木刚见真叶时为嫁接适期。削去砧木的真叶和生长点,留两片子叶,用刀片在南瓜子叶下0.5~1厘米处下胚轴上,自上而下30~40度角斜切一刀,深度为茎粗1/2,接穗黄瓜在子叶下1.2~1.5厘米处的胚轴上自下而上斜切一刀,角度为30°左右,深度为茎粗的3/5,然后将砧木和接穗切口互相嵌入,使黄瓜子叶在砧木子叶上,用嫁接夹固定,栽入装入有营养土的容器中。
6.灌溉 推广膜下微灌,节水,供水均匀,降低棚内湿度。
7.病虫害防控 温控式硫磺熏蒸器防治白粉病效果100%,对霜霉病可起到有效抑制和延缓发展的作用;使用防虫网、黄板蓝板诱杀蚜虫、蓟马,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产品品质;推广无公害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制剂;使用银灰膜避蚜;高温闷棚,有效杀灭残留病虫害。
一、类型结构
砖混结构半拱式日光温室,跨度7.5米,脊高4.1米,后屋面水平投影2米,长度100米。温室的山墙和后墙用砖砌筑,后屋面覆盖水泥预制板,前屋面骨架上弦用6分镀锌钢管,下弦用直径12毫米圆钢,腹杆用直径10毫米圆钢焊接成拱架,上端焊接在后墙顶部,下端焊接在前底脚地梁上,不用立柱,后屋面、两侧面山墙及前底脚加装压膜槽固定薄膜。设计方位角:南偏西5°,屋面仰角35°。保温采用异质复合材料:后墙为砖混三七墙,中间空隙填充12.5厘米厚炉渣,总厚度50厘米,后墙培土平均厚度1.6米。前屋面不透明保温覆盖:四层牛皮纸被加5厘米厚的蒲草苫。为减少地中横向传导散热,前底脚外挖一条深60厘米、宽40厘米沟,衬上薄膜装稻壳包严,培土踩实。
二、建造
1.场地选择与规划 选择阳光充足,温室南侧没有山峰、树林、高大建筑物,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低,地势高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砂壤土或粘壤土。避开山口、河谷、上风口有污染源的地区,交通方便,远离公路。测量田间面积,确定温室方位角和温室间距,绘制田间规划图。前后排温室间距计算公式:S=h/tgH0-L1-L2 k,其中,S为前后排温室间距(米);H为温室最高透光点到地面距离(含卷起草苫高度,按50厘米计算);tgH0为当地冬至太阳高度角的正切值;L1为温室后屋面水平投影;L2为温室后墙底宽(米);k为修正值,取1.1米。经计算本地区棚间距为23米。
2.设施建造 根据不同栽培目的选择不同功能的膜,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无滴膜用压膜线固定于压膜槽内。灌溉系统采用膜下微灌或滴灌。作业间建议建成永久住宅,居住劳动在一起,出入方便,又可防止冷风吹入。卷帘机设在后屋面上,每3米设一个槽形钢架,上部固定轴承,用5厘米钢管穿入轴承中,中部安装电机和减速机,配置5马力电机。反光幕用聚脂镀铝膜,幅宽1米,两幅连接起来使用。
三、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以黄瓜为例)
1.技术路线 选择优良品种——种子处理(温汤药剂浸种)——催芽——育苗(工厂化育苗、营养钵育苗)——土壤消毒——生物反应堆技术——铺设滴灌系统——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重施优施有机肥,管理温度、光照、水分)——病虫害综合防控——采收(产品质检、包装上市、深加工)。
2.配制营养土 田园土和腐熟马粪5∶1配制,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复合肥0.5公斤,用双效灵Ⅱ400倍喷浇营养土消毒。苗床长10米、宽2米,可满足一亩地棚使用。
3.种子处理 每亩温室需黄瓜种子300克,倒入种子体积5倍的55℃热水中,不断搅拌15分钟,加冷水至30℃,再浸泡6小时,捞出置于25~28℃条件下催芽。南瓜种子处理时先用过氧化氢浸8小时,阴凉处晾18小时,28℃温水浸6~8小时,捞出置于25~28℃温度下催芽。
4.播种 黄瓜应比南瓜早播4~5天。
5.嫁接 采用靠接法,接穗和砧木下胚轴伸长7~8厘米,接穗第一片真叶尚未展开,砧木刚见真叶时为嫁接适期。削去砧木的真叶和生长点,留两片子叶,用刀片在南瓜子叶下0.5~1厘米处下胚轴上,自上而下30~40度角斜切一刀,深度为茎粗1/2,接穗黄瓜在子叶下1.2~1.5厘米处的胚轴上自下而上斜切一刀,角度为30°左右,深度为茎粗的3/5,然后将砧木和接穗切口互相嵌入,使黄瓜子叶在砧木子叶上,用嫁接夹固定,栽入装入有营养土的容器中。
6.灌溉 推广膜下微灌,节水,供水均匀,降低棚内湿度。
7.病虫害防控 温控式硫磺熏蒸器防治白粉病效果100%,对霜霉病可起到有效抑制和延缓发展的作用;使用防虫网、黄板蓝板诱杀蚜虫、蓟马,减少农药使用,提高产品品质;推广无公害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制剂;使用银灰膜避蚜;高温闷棚,有效杀灭残留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