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省数据驱动苹果产业发展的探讨——以二仙坡绿色果业智慧果园为例

来源 :河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ly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河南省苹果产业基本情况近年来,河南省苹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全省苹果种植面积15.65万hm2、产量438.6万t,种植面积占全国苹果总面积的6.7%,占全省水果总面积的35.0%;产量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10.0%,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47.5%。随着河南省果品质量逐步提高、配套体系日益完善、产业链条逐步延伸、比较效益稳步增长,苹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稳定、农业增效最具潜力的特色支柱产业。
其他文献
对水稻施用硅(Si)肥进行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水稻施用硅(Si)肥最佳量,及对水稻生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Si)肥最佳量为25 kg/667 m~2,增产幅度列为第一位。硅(Si)肥一次施用
以常农粳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钵苗机插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株距12cm、14 cm处理不仅能保证适宜的穗数,而且每穗总粒数显著增加,从而获得高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研究水稻秸秆对模拟Cu^2+废水的吸附效果,分别研究了吸附时间、固液比、pH值、温度和颗粒大小对Cu2+的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秸秆对Cu^2+的吸附主要
选用15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考查各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连粳11号示范产量737.6 kg/667 m^2,位居第一,可作为后继品种在邳州市推广应用;徐稻8号可
2015年选取近几年通过江苏省审定与生产试验中表现较好的11个粳稻品种(系),进行机插稻生态适应性生产力比较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生长特性、产量水平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南粳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