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邳州市水稻品种示范总结

来源 :北方水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15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考查各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连粳11号示范产量737.6 kg/667 m^2,位居第一,可作为后继品种在邳州市推广应用;徐稻8号可作为后继品种在邳州市示范推广;连糯1号可在糯稻种植区域示范推广;连粳12号可作为早茬搭配品种种植;南粳0051建议进行大面积示范考查;连粳7号、徐稻5号、宁粳4号仍可作为邳州市当家品种种植;徐稻9号、南粳2704建议进一步示范考查;宁粳6号、南粳9108可在优质米种植区域作订单生产;其它品种均不宜邳州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河南省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
对水稻施用硅(Si)肥进行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水稻施用硅(Si)肥最佳量,及对水稻生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Si)肥最佳量为25 kg/667 m~2,增产幅度列为第一位。硅(Si)肥一次施用
以常农粳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钵苗机插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株距12cm、14 cm处理不仅能保证适宜的穗数,而且每穗总粒数显著增加,从而获得高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研究水稻秸秆对模拟Cu^2+废水的吸附效果,分别研究了吸附时间、固液比、pH值、温度和颗粒大小对Cu2+的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秸秆对Cu^2+的吸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