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环境意识列为其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成为各科的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对中学生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全民族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基础,更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这些内容也是我们自身课堂缺乏的教材,因此,有待于不断的开发贯穿于课堂中来。
一、体育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学校环保教育宣传的最好方式是课堂渗透。学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在校园渡过,对学生来说,学校是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进行环境教育的地方。整洁美丽的校园对学生人格完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结合学校的环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和学校的基本设施,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创建优美校园的意识。
体育课堂多数是属于室外课,学生活动面大,接受知识广泛,也更直接,虽然教学难度较大,但学生学习知识也会很快。因此将体育课堂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教学无疑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利用 几个非常直接的教材就能体现出来,例如:耐力跑与随地吐痰、空气的关系;硬物对运动场的损害;以及制作废旧物品体育器材等。
1.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在教学中逐步地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逐步掌握环保的知识,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让学生自己利用废旧报纸和作业本动手制作教学器材--实心球。在热身环节中运用自制教具做情景游戏“打野鸭”。在练习实心球投掷时,初二学生的手臂力量较差,在进行持球练习和完整技术动作练习时,废旧报纸和作业本制作的实心球较轻,让学生更容易形成正确的投掷动作,为以后的实心球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利用自制的球进行球操教学,并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既增强学生的美感,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既掌握了实心球的动作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
在进行中长跑练习时,学生练习十分辛苦,可以通过环校跑来进行,一边跑一边感受学校的鸟语花香,呼吸新鲜的空气。此时,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另一方面正好引导学生要珍惜校园美好的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学校环境。在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时候上体育课,用轻柔音乐的伴奏下上一堂瑜伽课,教师语言引导让学生呼吸新鲜的空,感受鸟语花香。不但学习效率高,教学效果也好,而且令大家的心情舒畅、精神爽朗。这时可以启发学生设想如果我们周边的环境遭到破坏,到处又脏又臭,我们呼吸了这些空气对我们的身体有多大的危害呀?所以我们大家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应该怎么做呢?
2.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既要“讲解”,也要“示范”,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环保,“示范”更重于“讲解”,以身作则,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们在上跳远课的时候,教师在沙池里,可能会有沙尘进入口鼻中,如果我们作教师的不注意,随意将口痰吐在沙池,则会在学生中产生恶劣的影响,如果我们吐在纸巾上,下课后再丢到垃圾筒里,同时提醒学生平时不要随意吐痰,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爱护环境,注意卫生,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慢慢则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一个多月的环保渗透教育,操场上的矿泉水瓶,零食袋越来越少,学生乱丢乱扔的现象明显好转,学校也更加漂亮整洁。学生不但锻炼了身体,还学到了环保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把握好环保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度。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时,要注意有关环保知识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相适应,否则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那样的渗透等于白费心机,浪费时间。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提问:为什么夏天要涂防晒霜、戴墨镜?因为夏天太阳光的紫外线较强,会对皮肤和视网膜造成伤害。为什么现在比以前的紫外线要强?因为工业污染严重,大气层中臭氧空洞越来越大。首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臭氧?了解臭氧,臭氧是怎样产生的等一系列的问题。破坏臭氧的罪魁祸首是氟化昂和一氧化碳,氟化昂来自于空调和冰箱,而一氧化碳则来自于汽车的尾气排放。调查显示,80%的学生回家乘坐公交车,10%的学生坐出租车回家,5%的学生走路回家,5%的学生骑自行车回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发达,私家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的不断增多,国家为了减少一氧化碳的排出,对购买小排放量汽车的进行补贴。通过身边的环境、天气、现象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逐步了解环保的知识,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时,要注意环保知识点要集中,有的放矢,不能不着边际。比如我们在灰霾天气下上体育课,进行耐力练习的话,会令我们呼吸困难,而且很难受。体育课中环保教育运用适当,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否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二、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就在我们生活的城市,经济发展是马不停蹄,环境的恶化是日趋严重。虽然,由上至下都提倡环保,而效果好像可见一斑。学校是育人的摇篮,这里能够塑造一个人的灵魂,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如果环保从这里做起,效果一定会立竿见影。为了能够亲身体验环境的变化,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结合运动会和大型活动,教育学生做文明观众,不喧哗,不乱扔瓜果纸屑等垃圾,保护场地的清洁。我校春期运动会中就出现过一个案例:在男子1500米决赛中,运动员们积极拼搏,奋力前进,就在进入到最后两百米的时候,一名运动员突然停下来了,蹲在了跑道的旁边,这时负责安全带老师和校医迅速过去询问,原来那位运动员脚踝扭伤,实在无法在坚持比赛了,老师问他怎么回事,他指了指旁边的跑道上,我们转身一看,顿时明白了。罪魁祸首是一个还剩下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就是踩到这个水瓶扭伤了脚踝,可能是运动员喝水后扔下的。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教育案例,随后学校召集班主任开会,将该事通报,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这次即时的消化起到了极好的效果,同学们深刻的明白了在体育活动中与环保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了在体育活动中怎样抓好环保。
三、开发体育与环保结合的教材。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们利用矿泉水瓶或者空的易拉罐来设计成保龄球游戏,用汽车的报废胎胆来制成拉力器,用废旧的报纸或作业本制作成实心球等,这样的课堂不但学生情绪高,而且又能学到体育技能,比以往的一些体育课效果更加良好。起到了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的良好效果。
一、体育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学校环保教育宣传的最好方式是课堂渗透。学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在校园渡过,对学生来说,学校是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进行环境教育的地方。整洁美丽的校园对学生人格完善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结合学校的环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和学校的基本设施,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创建优美校园的意识。
体育课堂多数是属于室外课,学生活动面大,接受知识广泛,也更直接,虽然教学难度较大,但学生学习知识也会很快。因此将体育课堂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教学无疑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利用 几个非常直接的教材就能体现出来,例如:耐力跑与随地吐痰、空气的关系;硬物对运动场的损害;以及制作废旧物品体育器材等。
1.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在教学中逐步地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逐步掌握环保的知识,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让学生自己利用废旧报纸和作业本动手制作教学器材--实心球。在热身环节中运用自制教具做情景游戏“打野鸭”。在练习实心球投掷时,初二学生的手臂力量较差,在进行持球练习和完整技术动作练习时,废旧报纸和作业本制作的实心球较轻,让学生更容易形成正确的投掷动作,为以后的实心球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利用自制的球进行球操教学,并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既增强学生的美感,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既掌握了实心球的动作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
在进行中长跑练习时,学生练习十分辛苦,可以通过环校跑来进行,一边跑一边感受学校的鸟语花香,呼吸新鲜的空气。此时,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另一方面正好引导学生要珍惜校园美好的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学校环境。在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时候上体育课,用轻柔音乐的伴奏下上一堂瑜伽课,教师语言引导让学生呼吸新鲜的空,感受鸟语花香。不但学习效率高,教学效果也好,而且令大家的心情舒畅、精神爽朗。这时可以启发学生设想如果我们周边的环境遭到破坏,到处又脏又臭,我们呼吸了这些空气对我们的身体有多大的危害呀?所以我们大家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应该怎么做呢?
2.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既要“讲解”,也要“示范”,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环保,“示范”更重于“讲解”,以身作则,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们在上跳远课的时候,教师在沙池里,可能会有沙尘进入口鼻中,如果我们作教师的不注意,随意将口痰吐在沙池,则会在学生中产生恶劣的影响,如果我们吐在纸巾上,下课后再丢到垃圾筒里,同时提醒学生平时不要随意吐痰,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爱护环境,注意卫生,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慢慢则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一个多月的环保渗透教育,操场上的矿泉水瓶,零食袋越来越少,学生乱丢乱扔的现象明显好转,学校也更加漂亮整洁。学生不但锻炼了身体,还学到了环保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把握好环保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度。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时,要注意有关环保知识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相适应,否则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那样的渗透等于白费心机,浪费时间。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提问:为什么夏天要涂防晒霜、戴墨镜?因为夏天太阳光的紫外线较强,会对皮肤和视网膜造成伤害。为什么现在比以前的紫外线要强?因为工业污染严重,大气层中臭氧空洞越来越大。首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臭氧?了解臭氧,臭氧是怎样产生的等一系列的问题。破坏臭氧的罪魁祸首是氟化昂和一氧化碳,氟化昂来自于空调和冰箱,而一氧化碳则来自于汽车的尾气排放。调查显示,80%的学生回家乘坐公交车,10%的学生坐出租车回家,5%的学生走路回家,5%的学生骑自行车回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发达,私家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的不断增多,国家为了减少一氧化碳的排出,对购买小排放量汽车的进行补贴。通过身边的环境、天气、现象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逐步了解环保的知识,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时,要注意环保知识点要集中,有的放矢,不能不着边际。比如我们在灰霾天气下上体育课,进行耐力练习的话,会令我们呼吸困难,而且很难受。体育课中环保教育运用适当,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否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二、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就在我们生活的城市,经济发展是马不停蹄,环境的恶化是日趋严重。虽然,由上至下都提倡环保,而效果好像可见一斑。学校是育人的摇篮,这里能够塑造一个人的灵魂,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如果环保从这里做起,效果一定会立竿见影。为了能够亲身体验环境的变化,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结合运动会和大型活动,教育学生做文明观众,不喧哗,不乱扔瓜果纸屑等垃圾,保护场地的清洁。我校春期运动会中就出现过一个案例:在男子1500米决赛中,运动员们积极拼搏,奋力前进,就在进入到最后两百米的时候,一名运动员突然停下来了,蹲在了跑道的旁边,这时负责安全带老师和校医迅速过去询问,原来那位运动员脚踝扭伤,实在无法在坚持比赛了,老师问他怎么回事,他指了指旁边的跑道上,我们转身一看,顿时明白了。罪魁祸首是一个还剩下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就是踩到这个水瓶扭伤了脚踝,可能是运动员喝水后扔下的。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教育案例,随后学校召集班主任开会,将该事通报,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这次即时的消化起到了极好的效果,同学们深刻的明白了在体育活动中与环保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了在体育活动中怎样抓好环保。
三、开发体育与环保结合的教材。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们利用矿泉水瓶或者空的易拉罐来设计成保龄球游戏,用汽车的报废胎胆来制成拉力器,用废旧的报纸或作业本制作成实心球等,这样的课堂不但学生情绪高,而且又能学到体育技能,比以往的一些体育课效果更加良好。起到了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