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专用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分析水稻专用缓释肥及其他传统肥料对水稻各生育期时间、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水稻专用缓释肥能缩短水稻返青、分蘖、拔节、孕穗及完熟时间,并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生物性状,达到亩产592.5kg/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15.4%。
  关键词:水稻;缓释肥;生物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50
  水稻作为贵州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3万hm2左右,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5%,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2%[1]。水稻生产中,不科学过量施肥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户常规种植盲目采用加大肥料施用量的方法,使肥料利用率下降,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且导致水稻产量负增长,严重污染了农业的土壤环境[2][4]。同时,多次进入田间施追肥,劳动力成本高,不符合发展轻简化和农机化栽培的需要;因此如何做到在保持产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施肥量和减少劳动力的投入等问题,逐渐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农机和农艺专家的高度重视。2015年2月农业部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2020年,机械施肥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0%以上、提高10%。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缓释肥是我国近年来加快推广的新型肥料,它可以节省20%~30%的施肥量,在部分农作物上能实现一次性施基施,不再追肥或少追肥,彻底简化施肥技术的效果[3];缓释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种植,通过机械一次施用缓释肥,解决作物全部生长周期的肥料需求,提高了作物种植的劳动效率,减少了肥料投入。水稻专用缓释肥(长效复合肥)作为新型长效肥料,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的需肥规律基本一致,通过肥料试验研究了解一次施用缓释肥是否基本满足水稻全生育期的营养需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及气候
  本试验选择在黔西县洪水乡新桥村金剑组农户黄世杰的承包田进行,土壤为硅质铁黄壤开垦的旱作土壤,经水耕熟化而成,土种为大黄泥土,由大泥田进一步熟化而成,土体疏松质地砂壤,结构良好,灰褐色,通透性良好,保供肥能力强,土壤肥料中等,试验地海拔高度1250m,年降水量1010mm,年均温度14℃,无霜期270d。
  1.2 供试肥料
  供试肥料为贵州骅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含有缓释剂的40%水稻专用长效复合混肥(养分含量N:P2O5:K2O=22:8:10),(对比肥)普钙:黔西磷肥,含P2O512%;氯化钾:俄罗斯进口,含K2O60%;尿素:贵州生产,含N 46%。
  1.3 供试品种
  供试水稻品種为K优77。
  1.4 试验方法
  试验小区面积20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12个小区,试验除施肥处理不同外,其余栽培管理完全一致,处理1(T1):常规施肥;当地农户习惯施肥,;处理2(T2):水稻亩施水稻专用缓释肥60kg,其中:50kg作为底肥和有机肥混合作为秧根肥施用,另外10kg待秧苗插完后均匀撒入田间;处理3(T3):水稻亩施与处理2等养分量的单质氮、磷、钾肥78.7kg,其中底肥每亩46%尿素23.9kg,12%磷肥33.3kg,60%的钾肥8.3 kg和有机肥混合作为秧根肥施用,待秧苗插完之后将46%的尿素4.8kg,12%的磷肥6.7kg,60%钾肥1.7kg均匀洒入田间。
  本试验育苗方式为2段育秧,密度为每小区20m2种280窝,各处理均按1000kg/667m2施用有机肥,蘸秧根进行移栽,移栽日期为6月2号,移栽前先将水稻田两犂两耙,T1和T3处理于6月23日追分蘖肥,3个处理同时进行中耕除草,T1和T3处理于8月5日追第2次肥,即孕穗肥,该试验过程没发生病虫害,试验于10月10日测产验收考种,验收方式为全田收割分小区单打验产。
  1.5 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Microsoft Excel和DP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到不同生育期时间的影响
  从表1可知,不同处理的水稻生长到不同发育期的时间有差异,以T2最快,T2比当地习惯用肥返青时间提前4d,比T3提前两天返青,对于分蘖,孕穗,成熟的各时期,T2都要比其他处理提前3d左右,有效穗多,千粒重重,与其它2个处理T1和T3相比,T2的返青、分蘖、孕穗、抽穗、成熟都有所提前,千粒重也相对较高,见表1。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使得水稻的产量有显著差异,部分生物性状的大小也表现不同,均以T2最优,T3次之,T1最低。作物的株高、茎粗与作物的产量有很大的关系,株高和茎粗的增加直接影响到植株在光合作用方面是否占有优势以及抗病、抗倒伏能力的大小,为作物的高产稳产提供保障[4],比较得出T2的株高最高,为86.6cm,T3 次之,T1最小,为80.5cm。水稻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间接影响着水稻的经济产量,穗粒和千粒重均以T2最多,分别为163粒和27.9g/千粒,在产量方面,T2产量最高为592.5kg/667m2,比T1增产15.4%,T3次之为558.3kg/667m2,见表2。
  3 结论
  缓释肥作为一种低消耗、低污染绿色环保的高效肥料可以延长肥效,减轻由于分解、挥发、淋溶等造成的养分损失,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生物性状指标,提高作物的产量 [5]。本试验通过施用贵州骅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专用缓释肥与常规传统肥料和等量单质肥的田间小区试验,在减少2次追肥的情况下,水稻专用缓释肥由于能延缓养分的释放,促进了水稻对养分的吸收效果,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在经济性状上表现为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在3种处理中达到最高;株高、茎蘖成穗率的生物性状指标上明显优于农户常规施肥处理。
  试验表明,水稻专用缓释肥具有增产、省工、省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明显效果;每667m2减少追肥用工60元,在肥料投入减少的情况下,产量还得到提高。是替代农户常规施肥方式的优选肥料品种,也是发展水稻机械化种植一次性施肥的首选肥料,在贵州地区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宗洪,王际凤,向关伦,等.贵州两系法优质杂交水稻育种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6):124-128.
  [2] 朱兆良,金继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 19: 259-273.
  [3] 樊小林,刘芳,廖照源,等.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2):463-473.
  [4] 霍琳,张晓贺,杨思存,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新垦盐渍荒地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5(2):173-178.
  [5]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玉米专用缓释复合肥对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9,25(2):45-4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常常孤植、丛植乌桕于草坪和湖畔、池边,是庭园、公园绿化美化必不可少树种。按照实生苗培育、嫁接等方法,科学培育苗木,操作简便、管护容易、投资小,是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好门路。  关键词:园林价值;播种育苗;嫁接育苗;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 乌桕园林价值  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集观形、观叶、观果于一体。乌桕5月开花,深秋结实,它“绿荫护夏
摘 要:蝼蛄是蔬菜生产上常见虫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本文介绍了蝼蛄的主要形态特征,各个分类的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关键词:蝼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防治  中图分类号:S608 文献标识码:A  蝼蛄,又名拉拉蛄、地拉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要类型有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华北蝼蛄又称单刺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为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
摘 要:吉林省属资源型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矿和电力发达,每年会产生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而对其利用则比较单一,主要是作为水泥的添加组分制备建材。本文通过利用工业固废进行地质聚合物制备试验,希望能为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工业固体废弃物;地质聚;合物;钢渣;粉煤灰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02  
摘 要:在云南省曲靖市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用紫花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绿肥紫花苕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产值和净收益,施用紫花苕后减少化肥施用量20%也比全量施用化肥的玉米产量、产值和净收益高。在施用紫花苕的部位中,根茬 鲜草都施用的效果最高,其次为根茬,鲜草处理的效果最差。  关键词:绿肥;紫花苕;玉米;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
摘 要:通过对Micaps3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的定量分析,以及单站气象要素的演变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5月11日发生在张家口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起源于蒙古,高空槽和蒙古气旋是主要影响系统;上游地区多站出现沙尘暴以及强沙尘暴,是此次张家口大风沙尘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大风;沙尘;蒙古气旋;上升运动  中图分类号: P46 文献标识码:A  气象上将平均风力≥6级
摘 要:随着农田种植结构的调整,马铃薯 毛芋——秋马铃薯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每667m2可获纯收入8900元。  关键词:地膜覆盖;春播马铃薯套种毛芋;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马铃薯 毛芋——秋马铃薯种植模式是松阳县水南街道、叶村、斋坛等乡镇农户应用的一种粮、菜结合种植模式。马铃薯与毛芋同时于1月上旬至2月上旬播种,通过覆盖地膜增温,促进
摘 要:Proteus是英国Labcenter公司推出的一款具有单片机系统仿真功能的软件,文中以Proteus为开发平台,介绍了以总线连接方式进行多路数字电压表设计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仿真效果真实、准确,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Proteus;仿真软件;多路数字电压表;模数转换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目标,教师需要转变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策略指导,提升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4-0126-01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文化品格等核心素养逐渐得到老师们的重视。基于此理念,教师需要结合高
摘 要:洮南市以往的农业科技培训多采取集中培训,技术员讲农民听的方式,2011年我市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项目,创办了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即针对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参与式农技推广新方式—农民田间学校。  关键词:农技推广;农民田间学校;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A  1 农民田间学校建校情况  针对我市产业特点及分布情况,经过农业专家的深入调研与周密思考,先后创办
摘 要: 本文从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了2013年6月27日朝阳地区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 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在锋前暖区内, 高空弱冷空气的侵入对不稳定能量释放起触发作用,中低空的风切变和地面辐合线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 大气的不稳定和良好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强天气的形成和发展。雷达回波的移入和本地触发生成共同作用,使得强对流天气在时间和强度上都得以维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