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题——》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合中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解决在常规教学中出现的难题,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色彩丰富、生动性增强。本文将以《神奇的汉字王国——专题<汉字>》为案例具体阐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质性。
  【关键词】汉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选题定位
  
  写中国字,做中国人!但是对于中国汉字,只有亲近他、了解他,才可能喜爱他、才能更好地表现他,所以汉字文化是孩子们必须了解的。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汉字》一课,恰好能给予学生一个接触汉字,感受汉字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的机会。
  
  二、技术优势
  
  对于本专题,在常规教学中会出现以下两个难题:
  1.汉字是表意文字,由图形发展而来,其内在艺术性、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身的形象美在常规教学中很难得到充分展示。
  2.“汉字”专题讲授需要大量资源的补充支持。
  那么,利用信息技术就能使以上两个问题迎刃而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色彩丰富、生动性增强,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汉字,亲近汉字,也有助于教者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策略目标
  
  对于本课在设计前我思考最多的是三点:学生缺少什么?学生需要什么?信息技术可以给予什么?对于前两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孩子们普遍缺少对汉字文化的认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知道中国字符号性的优秀,也因此无法意识到古人的聪明!他们需要感受到文字,经历一次愉悦的文化洗礼。对于第三个问题,我想结合我的具体设计进行介绍。
  有以上三个思考,本专题的教学目标就很明确了:
  1.知识目标:了解汉字的历史和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
  2.能力目标: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享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感受汉字构造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
  
  四、设计理念
  
  以信息技術为桥梁、以兴趣教学为主线、以创设情境为手段、以了解汉字为目的。
  
  五、教学设计
  
  现在我来具体说一说我的教学设计,同时也是来具体回答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信息技术可以给予什么?
  (一)走进汉字王国
  这一环节作为本课的导入,通过播放动画《有意思的汉字》,给予学生任务性问题: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播放由汉字演绎的动画,展现了在常规教学中所难表现出的形象美,契合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为下面的学习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遨游汉字王国
  (设计意图:因为整个课件基调都是在童话般的氛围中开始的,那么为了配合这样的情境,将教学重点部分的三个模块,设计为“三扇大门”。并且画面中右侧的“资源导航”为这一环节提供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信息,使课件既可以是教师课上的讲授课件,又可以成为学生课下的自学课件。
  ◆第一模块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汉字。我国的汉字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中国最早的字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演变呢?让我们共同打开王国的第一扇大门——汉字之史。
  ⒈汉字起源
  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那么从古至今,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都有哪些呢?它们的可信度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吧!
  在这里提供了四种起源说,它们分别是:a.结绳说;b.八卦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让学生结合课件所提供的图片和可信度的解说自主阅读,确定“汉字起源于图画”。)
  ⒉汉字演变
  结合刚才所学,观看视频《汉字形体的演变》,提出任务性问题:你能尝试着概括出汉字演变的过程吗?大体过程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视听,认真归纳。通过对“汉字之史”的学习,完成了知识目标中提出的“对汉字历史的了解”。)
  ◆第二模块
  有人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学习汉字能使人变得更聪明。”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打开王国的第二扇大门——汉字之奇。
  ⒈构造方式。“六书”即为: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e.转注;f.假借。其中前四个是指造字之法,后两个为用字之道。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师生共同观看视频讲解,并结合文字定义,互助学习,得出结论。)
  ⒉自我检测
  (设计意图:这是利用Flash自制的一个检测游戏,通过以上的学习,检测对四种“造字之法”辨析和理解,做到即检即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有效的完成了知识目标中提出的“对汉字特点的了解”。)
  ◆第三模块
  (设计意图: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第三扇大门——汉字之趣,让学生在游戏和生活中进一步体味、感受。从而完成情感目标中提出的“享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致谢汉字王国
  (设计意图:为了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即“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我设计了最后一个环节:致谢汉字王国。)
  ⒈七嘴八舌话汉字
  研究探讨:⑴你认为汉字会在电脑时代被淘汰吗?⑵你认为汉字会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吗?⑶你认为现在的书刊中常常有汉字夹字母的情况好不好?
  (设计意图:在之前所学基础上进行探究,进一步认识了汉字的价值,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达到理性思维阶段,自觉维护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
  ⒉ “啄木鸟行动”
  开展“啄木鸟行动”,分组到校园或街道调查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和不准确拼音等情况,并形成报告,请有关部门及时纠正。
  ⒊给我留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讨论、交流,便于学生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实现了教学难点的实破,从而也使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拓展。)
  (四)结语
  汉字王国里的这些神奇的汉字,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从劳动中、大自然中、社会生活中体味、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祖先用灵巧的双手刻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符号,把他们的智慧和灵感熔铸在一个又一个的汉字里。
  汉字是美的,汉字是神圣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学习汉字,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吧!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教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体例新颖,内容简洁,是一套符合课程改革方向的好教材。尤其是选修3,课本把原来夹杂在各章节的战争内容单独成书,并用和平的全球史观来阐述,可以说是人类认识历史的巨大进步。但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好教材也同样未达到完美的境地,笔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教版选修3 教学内容 分析    一、朝鲜战争一课    新教材的内容虽然简洁,但仔细分析,它的内容阐述不够详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高中开设游戏制作选修课的背景及开设可能性,并进行了游戏制作课程的设计。在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开设游戏制作选修课课程,通过实践探索高中开设游戏制作选修课对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游戏制作中获得成就感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游戏制作课程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中开设的区别,为今后开设游戏制作方面的选修课做了很好地尝试。  [关键词]游戏制作 选修课 课程设计 R
[摘要] 针对目前的学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关爱、谦让,更不懂孝顺。教师应关注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学做小主人,旨在把孩子培养成“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感恩 学生 德育家庭作业    教育的“教”字,左边是“孝”字,右边是“文”字。这阐述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文化,孝字教育、品德教育同样重要。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长
(浙江省永嘉县上塘镇东岸小学,浙江 永嘉)    一、背景说明    《快乐合作的事》,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三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本单元以“团结合作”为主题,教育学生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二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信心,依赖性重,合作意识淡薄,因此,我将这节口语交际内容安排在了一个又一个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倾听、表达与交流。    二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儿童诗 教学    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更是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
[摘要] 新课程标准从2007年9月起在我省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成绩斐然,但也容易走进误区。本文着重阐述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易走进的四个误区。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教学 误区    2007年9月开始,我省全面实行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新课标的实施,无疑为僵化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年来,围绕考试而旋转的教师和莘莘学子,不由得欢欣鼓舞。在这块以人性为基准,以发
[摘要] 现代教育应当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学生的心去唤醒它、去呵护它。本文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通过实际案例,总结了如何用心去理解、信任、呵护学生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 班主任 心 德育教育    台湾漫画家蔡忐忠曾说过这样的话:“每块石头都是一座佛,只要有人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只要有人帮助除掉缺点和瑕疵。”我们每
[摘要]艺术欣赏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不仅需要对艺术作品表现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把这种感性认识通过敏锐的感知力,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获得对作品内涵的领悟和理解。  [关键词]美术欣赏 教学 学生    灵魂不灭的说法靠不住,艺术却有不灭的灵魂。它如星月般闪耀的光辉,给人以无穷的智慧和启迪。青少年正值易感而嬗变的年龄,他们喜欢感性地把握现实,因为对于他们,色彩和线条大概要比语言
[摘要] 本文结合学校已有的成功经验,针对全民制学校体育经济运行模式,如何摆脱原有的那种固定的呆板的模式,提出如下构想:即如何利用社会企业力量,社区资源办好学校体育。目的在于与同仁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商讨和寻找新的学校体育发展思路,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更多种手段,有效促进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校企共建模式 效应 构想    一、
【摘要】一直以来,作文都是困扰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在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听、说、读等能力的培养,最终都要落到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来。无论是面对眼前的考试,还是面对将来的工作,都离不开写作。但是,现在的学生写作水平甚是让人担忧,学生的作文总是出现内容空洞、人云亦云等现象,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育界不断探索的论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 写作能力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始终没能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