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的阿里底雅追寻杜齐最早的入藏路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_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对西藏充满好奇,
  特别是对于西藏西部的文化、
  考古与探险旅行有着特别情怀的话,
  有个人你一定绕不过去,
  他就是曾8次到喜马拉雅区域
  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科研考察的
  著名藏学家、探险家——
  意大利人朱塞佩·杜齐。
  在西藏,除了著名的唐蕃古道、蕃尼古道、
  茶马古道、盐路以及麝香之路,
  还有一条著名文化旅行考察线路,
  或者说文化探险之路,应该叫“杜齐之路”。
  从楚鲁松杰出来,下了山,我们离开岔路口冒雪往底雅进发。开始时,一如普布拉达坂,山路上飞雪狂舞,迷漫路面。到后来,随着海拔的降低,雪渐渐小了,浓雾却又升了起来。我们的车开得很缓慢,很缓慢,到了最后,不得不在一处盘旋的山口停了下来,歇息,静候浓雾散去。
  这条公路显然鲜有车辆通行。下车驻足,等待浓雾散开的那一刻,凛冽的风突然吹来,险些将我头顶上的帽子吹落山涧,让我倏地想到一幅悠远而又些怪诞的画面:
  那个远远的,走在喜马拉雅西部山路上的人。他騎着马,也可能因山高路危,很多时候不得不下马徒步。在某一处散落的石头或是玛尼堆前,他留步,把破旧的帽子取下,放在石头旁,任风撩起他凌乱的头发,露出一副意大利人荒凉的笑。还有久未修理的胡子,硕大的齿和洁白的牙床。
  他是杜齐。
  这应是20世纪30年代,准确来说是1931年10月的一天,面对漫长的路途,横亘的雪岭,凛冽的寒风,他却充满喜悦,情不自禁。因为对他而言,一扇紧闭已久的喜马拉雅大门终于向他敞开了,沿着雪霁浓云中的那道神秘光缝,他终于挤进了喜马拉雅腹地的奇妙之地——西藏。
  那年,是他通过什布奇山口第一次进入中国西藏。其实这已是他的第二次喜马拉雅之行了,只不过前一次,他并没有能够真正意义上来到这里。前一次,他只到了印度和尼泊尔。
  回过头来,通过对杜齐7卷本的著作《梵天佛地》梳理可见,他对喜马拉雅的考察始于1926年。那年的6月到8月,杜齐获得了英印当局的许可和地方民众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印度、尼泊尔和西藏边地佛寺、经堂的掌堂师们的信任,才最终得以到达印度的阿萨姆等地,开始进行他喜马拉雅的初始考察,并为以后进入西藏做好铺垫。
  当时,边境上的很多佛寺,还被视为是宗教团体的私有财产。每一份从印度前往喜马拉雅和藏地商贸点的旅行许可证上,总会很清楚地注明,持证者若无相关部门特许,不得参访佛寺。可以说,是长期的努力准备,以及与地方佛教人士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帮了他大忙。杜齐为西藏之行,做了很多的准备,其中包括他已熟练地掌握了梵语和藏语,但那次,他实际上仍然没能推开通向西藏的大门,只在印度、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的边境地带,进行了短期的逗留。
  铩羽而归的杜齐,1931年4月回到意大利后,制订了一份更加详细的西藏西部考察计划。在罗马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杜齐照片档案室的负责人纳莱兹尼在《朱塞佩·杜齐的藏地旅游和考察》一文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计划涵盖了整个拉达克、如休、拉胡尔和马纳里,他想从通往噶大克的印藏商道进入西藏,并且在途中参访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托林和札布让等地,在噶大克和西藏地方当局磋商,继续朝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前行,沿尼泊尔边境,经由普兰和阿尔莫拉返回印度。”
  可见其行程计划,饱含了杜齐多么大的壮志与雄心。虽然这次旅程,最终与当初计划仍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但他毕竟第一次踏上了西藏的土地。1931年10月,他在游历拉达克和如休后,穿越巴罗拉恰山口,抵达拉胡尔;他参访了贡德拉和斯索,然后穿越罗塘山口,来到马纳里。之后,他的考察沿着萨特莱杰河(象泉河下游在印度境内的名字)继续行进。这一次,他终于穿越了从印度通往西藏的大门——什布奇山口,并于10月2日抵达了大译师仁钦桑布的出生地:底雅。
  由于已至寒冬,前面大雪封山,他没能朝向梦想中的西藏阿里腹地继续前进。一小段时间的停留之后,他不得不又通过什布奇山口回到了印度的希拉姆,然后取道尼泊尔。最后,整个11月,他都待在尼泊尔进行考察。
  杜齐的计划并未就此停止,1933年,他第三次出发。这次考察,是从他1931年考察结束的地方开始的。他从马纳里攀越罗塘山口,沿着钱德拉山谷在罗萨尔进入司丕提河沿线。他详细考察了位于该地与仁钦桑布相关的拉隆寺、塔波寺和那果寺,然后在朗杰进入萨特莱杰河谷,并再次通过什布奇山口进入西藏。他显然在仁钦桑布的出生地——底雅及热尼一带,进行了极为详尽的考察,考察成果收入了他的著作《梵天佛地》卷二中。
  除了底雅及热尼,这年,他还到达了古格历史重镇马阳,以及盛产“古格银眼”佛像的著名“冶炼之乡”和“烧陶之乡”鲁巴。此后,他继续前行,在考察了热布加林寺后抵达香孜。只是这次,他并未从曾作为古格王朝夏宫的香孜直接南下,抵达他梦寐以求的札达托林寺及古格王城遗址,而是直接北上,到了噶大克。噶大克指的是今天阿里噶尔县的噶尔昆莎和噶尔雅莎,当时阿里,还未有今天的狮泉河镇,西藏地方当局官员在昆莎和雅沙设有冬、夏两个驻地,从他的行程来看,应在夏天驻地噶尔雅沙。因为他的旅行签证,按当时惯例注明着只能沿印藏商路到噶大克为止。这条线被他在最初的计划中称为“北线”。但杜齐的目的显然不止如此,在那里,他需要和地方官员商讨他最心仪的返程路线,也就是他计划中的“南线”。
  他最终得逞。
  在和噶大克的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官员磋商后,他如愿在返途中经过了古格王国的札达托林寺和札布让王城遗址。他在那里及周边区域停留多日,然后沿着卡孜河谷和萨让大峡谷一路考察,最后返回印度。   以他当初的目标来看,其实他的这次行程仍然有着小小的遗憾,那便是并未能如愿从札达往东,继续到达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所在的神山圣湖地区,以及阿里三围之地之一的普兰。而实现这些目标,已经是他下一次,也就是第四次对西藏进行考察的时候了。
  他在8卷本的《梵天佛地》中,用了3卷本的篇幅专门论及西藏西部的佛教遗存。其中第二卷更是详细描述了仁钦桑布大师的贡献,以及那个时代藏传佛教在阿里大地上的复兴,里面还重点讲到了大师在出生地热尼建立的热尼寺,包括寺内的经藏及法物。
  杜齐选择通过什布奇山口进入西藏,
  首先来到底雅,可以说是通行条件的使然,
  因为沿着象泉河的朗钦河谷,
  那里避开了喜马拉雅众高山的阻隔,
  正是西藏西部连接印度西北部的一条绝佳交通线路。
  终于抵达底雅,再无风雪,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秋日暖阳。而那一片片异常繁茂,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的果林,尤其让人印象深刻。这在阿里高原,在以光秃秃的土林为主要地貌的札达县,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过得说,位于马阳河和象泉河交汇处的底雅,海拔已经下降到了2970米的样子,温度已非常适宜。据说这里做米饭和面条,已经无须使用高压锅,虽然满大街,你可能根本无法找到米饭和面条。街上唯一的那家小商店,只提供泡面和一些简单的藏式饮食。再往象泉河下游走,在距离底雅只有20来千米的边境村什布奇,那里的海拔则更要低,只有2880米,那里是整个阿里地区海拔最低的地方。
  “天地来之不易,就在此地来之;寻找处处曲径,永远吉祥如意。”这是一首我在马丽华老师书中看到的底雅民歌。在我听到过的很多版本的民间说法里,底雅被认为是整个阿里地区风景最美、物产最为丰富的地方。这里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是大熊猫级的珍稀植物西藏白皮松在中国唯一的分布地,而盛产药草的马阳,则出产全西藏最有名的酥油。
  底雅的果树历史上以杏树、苹果树居多,是阿里地区土生土长的知名特产。也许正是宜居的自然环境,加上朗钦河谷是古格时到印度的交通要道,才造就了大译师仁钦桑布的父亲颁钦波·选努旺久,要从祖辈生活的象泉河上游海拔更高的卡孜地方,来到了舒适丰饶的底雅热尼定居。这样的推理应该是成立的,因为萨让卡孜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要比底雅热尼苛刻许多。
  选努旺久在热尼娶了妻子焦若萨·衮桑西绕丹。据当地老人传,她是一位为当地头人浇灌农田的女用人,夏季在举旺山上经营农田,冬季回到定居点热尼操持家务。妻子为其生下了长子西绕旺久、次子仁钦旺久、三子园丹旺久和妹妹西绕措姆。
  这个家庭的三子一女,次子仁钦旺久即后来的大译师洛匝瓦·仁钦桑布。洛匝瓦,在藏语里即为译师之意。三子园丹旺久也出家为僧。妹妹则皈依佛门,攻读密乘获得大成就,被尊称为奈觉玛·曲吉卓玛,说明地位也非常高。家里最终只剩下长子西绕旺久继续务农,符合当时古格人长子要传宗接代、操持家务的传统。四个孩子之中三个步入佛门,也可见古格创立之始,西藏大地上的佛教事业,刚刚经历过赞普玛邬东赞(被信佛的后人贬称为“朗达玛”,意思为“头上长角的公牛”)的灭佛运动后,作为吐蕃后裔的古格王室,以及西部阿里的民众,正多么急切地盼望着王朝的崛起,以及佛教的复兴。
  底雅成为大译师出生地,以及古格的佛教圣地,似乎有着先天的必然性。因为在古格时期最为重要的佛寺札达托林寺的兴建历史上,就有着从底雅什布奇三姐妹远足到托林寺朝拜,最后化身为托林寺内转经道上一棵树的故事。民间传说中,这棵树原是三姐妹中大姐的拐杖,走出不远后,大姐因年事高身体不适,只好取消了行程。二姐于是接过拐杖,带着妹妹继续前行,但到了一处名为兴让拉莫的山口,二姐也无法继续,只得放弃。最后只好由妹妹继续两位姐姐的心愿,她接过拐杖,身负家乡出产的杏油,终于来到了托林寺。历经艰辛、疲惫不堪、精尽力竭的她,刚拜完托林寺,便于寺中去世。寺内的僧侣们莫不为之感动,便将三姐妹使用过的这根拐杖,栽植于转经路上。第二年,这根拐杖奇迹般复活了,并开出了象征三姐妹笑脸的玫瑰花朵。这则故事,也从另一角度阐明,底雅从来就是佛法适宜生根发芽的土壤,佛之弟子络绎不绝,洛匝瓦出生于此,也就不意外了。
  现今,沿着马阳河,公路斜插过底雅乡,沿途除了修筑齐整的民居外,最显眼的就是各家屋后的果园了。有苹果,也有杏,还有核桃和其他树种。有些杏树,看起来还显得十分高大,有很老树龄的样子。相比之下,苹果树要小很多,但结满红彤彤的厚皮苹果。
  我们来到一位名叫丹珠旺姆的姑娘家里,她家原本也在热尼村,从她这代开始,和父辈一起搬到了乡上。我询问她热尼村和洛匝瓦的相关情况,没想到她说,她就是大译师的后裔。她还说,底雅乡上这些果园和民居的主人,其中有不少,正是最近几年才从热尼村搬迁而来的,他们也是仁钦桑布家族的后裔。
  我提出,请她给我们讲一些与洛匝瓦有关的传说或故事。她则羞涩地笑着摇头,说不会讲,也知道的不多。于是我们向她提出,要买一些苹果尝一尝。姑娘爽快地告诉我们,一斤三块,由她带我们去果园里采摘。苹果不贵,再想着这一路的艰辛,我们决定买上20斤,吃不完了还可以送给路遇的小孩。于是给了她60块钱,另外送了她一双内地都市姑娘们穿的旅游鞋。丹珠旺姆收到漂亮的鞋子,十分开心,称完苹果后,又摘了好几斤,一并塞在了我们的袋子里。
  对于底雅这些苹果树的来历,丹珠旺姆也说不清楚。我查过资料,一种说法是,1993年夏末,刚从西藏农牧学校毕业的一位名叫唐永平的大学生,分配到了底雅乡,担任文书兼技术员,第二年6月,刚好中印两国开通什布奇山口。唐永平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从印度引进了苹果树和杏树,在底雅种植,久而久之,底雅就有了大量的苹果。
  我并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很显然,我更倾向于认为底雅的历史上就出产苹果和杏,甚至还有其他水果。因为从什布奇去托林寺朝圣的三姐妹,带着家乡杏油的故事就很说明问题。但果园里那些看起来红彤彤的苹果,果皮很厚,果肉硬,酸涩且少汁。最近几年,听说底雅又因援藏干部的努力,从陕西成功引进了富士、冠军、丽嘎等新品种,底雅苹果的口味,有望得到提升。
  摘完苹果,我们回到村落附近,田头上立有一座建于10-11世纪的大白塔,能判断出近些年此塔获得过特别的修缮和粉刷。这个塔的修建时间和大译师仁钦桑布在世的时间较为接近,只是不知道和大译师有没有具体的关系,很遗憾未能获得考证,就连声称自己是仁钦桑布家族后裔的村人们,说起佛塔来,也是语焉不详。
  穿过小镇,我按着乡长指点过的路径,
  爬到了马阳河对面的小山头上。
  乡长说,在山头的移动通信基站下面,
  就能看到大师的出生地热尼了。
  怀着一丝忐忑与喜悦,我沿着布满滚石的陡峭碎岩爬了上去。站立象泉河前,视线前方不远的热尼,果真是一个绿树成荫,有田地,还夹杂着白色佛塔的小村落。那是象泉河水在一處转弯的地方形成的三角形台地,与底雅的直线距离很近,只是从村落沿河而下,河水汹涌湍急,两岸则是危崖与绝壁,除非象泉河枯水期间,否则很难通行。我还注意到,从村子到底雅的河谷滩头上,有一些远古时期残存下来的佛塔,只剩废墟或残垣断壁。深思良久,我有理由怀疑我所站立的这个小小山头,也许正是当年杜齐第一次远距离观察大师出生地的地方,因为他在《梵天佛地》中这样记载道:“惹尼(热尼)寺的地点,现在可以确定,它位于什布奇东北部的谷口,离什布奇村不远,至今依然是朝圣地。”
  杜齐当年代沿着象泉河而上,要到热尼,首先必须来到这我们所立的谷口,分析地理位置,品味他话语的个中滋味,我觉得极似一种站立在这里远眺的描述。河水干枯的季节,可以直接从底雅渡过象泉河而到达热尼,那些沿河而建的古时佛塔也说明这样的想法是成立的。但眼下还是河水汹涌的时节,想要到达热尼,就只能绕过对面山崖上的小路了。那条小路,经村人指点,要从下游不远的一处铁索桥跨过河,然后才能上去。
  我决定第二天一早出发,前往热尼村。
其他文献
当多布杰“咻……咻,咻……咻”地呼喊起来时,一群精灵相继下山。它们热情地围拢在多布杰的身旁,眼巴巴地盯着他手中的盆子。多布杰知道这些猴子们最喜欢吃苹果,所以每天的餐前水果就是当地产的小苹果……由于常年与这些藏酋猴相处,多布杰和猴子们“亲密无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猴王”。  与猴群的初次相遇  在西藏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有一个名叫“甲噶东赞”的生态景区,生活在这里的2000多只野生藏酋猴成为景
【摘 要】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课程改革倡导让教育回归生活。但是有时就因为是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现象,导致学生对它们的存在习以为常,而丧失了探究的兴趣。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由于学生对声音再熟悉不过, 一般的课堂教学就容易因为好奇心的缺失导致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不高。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不断制造和利用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实现前概念与现实的对话,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关键词】生活
车队行驶在中国西部边陲的红其拉甫,这里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边境口岸,向南则是蜿蜒在帕米尔高原崇山峻岭中的吾甫浪沟——人类修建的公路将在那里消失。  在那条接近人类极限的边境线,却有着一支特殊的高原巡逻队。每年8月,这支由边防战士、塔吉克护边员组成的10人巡逻队,就会从红其拉甫出发,踏上吾甫浪沟巡逻的征程。  这条路是全国惟一一条汽车、马匹无法通过,需要骑行“高原之舟”牦牛背上巡逻的防线,巡逻往返近百
在灿若星河的藏族文明中,“大、小五明”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其中藏医学以“医方明”而和内明、因明、声明、工巧明一起,构成了西藏“五明”文化体系中的“大五明”;天文历法则以“历算明”而和戏曲明、诗明、词明、音韵明一起,构成了“五明”文化体系中的“小五明”。经籍有载:“不通五明,则无真智,亦难证果。欲修正果,见性成佛,需通五明……”  可以说,在“五明”文化中,天文历算和藏医学,形同一对“孪生姊妹”,密
远在佛教尚未传入藏区的时代,西藏本土宗教苯教非常盛行,在苯教的宗教仪轨中,有转山、转湖和煨桑的习俗,体现了高原人的自然崇拜和信仰。直到今天藏民族还是用转山和转湖,平行和仰视的角度去表达对山灵和湖神的敬畏和敬仰,他们轻易不会动山里的一草一木,更不用说用攀登的方式去征服神山。  美丽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博格,是至今尚未有人登顶的处女峰,在古老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有这样的记载:雄师大王格萨尔从加地返回岭地
杂玉村(山南地区扎囊县扎塘镇杂玉村)有制陶的传统。泥土在手艺人的巧手之下变成各种生活用品,曾经,杂玉村人靠售卖这些陶器增加收入;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更方便耐用的金属制品代替了陶器,杂玉村人曾一度荒废了制陶手艺。  66岁的查堆是少数一直坚持做陶器的手艺人。随着政府加大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力度,查堆感觉自己越来越受重视。村里希望查堆把制陶手艺传授给年轻人,让杂玉村制陶的传统能一直延续下去。  取
【摘 要】小学作为技术素养的启蒙阶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学习兴趣、基本技能及基本的操作规范。对于一堂劳动与技术课来说,精准定位技术点的目标,有效落实技术要点,对提升学生技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技术点;定位;落实  劳动与技术(以下简称劳技)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与人合作,在技术设计、加工、装配、调试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和技术操作
穿越滇藏间重重巍峨大山的丙察然公路,最为险峻的路段莫过于丙中洛至察隅县城,  它原本是一条从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通往西藏察隅县城的人马驿道,  也是茶马古道南线的一条重要通道。险峻的峡谷,狭窄的山路,极度简陋粗糙的路面,  比奔腾的怒江江面还要让人胆战心惊。这条公路,被众多自驾旅行者奉为自驾游的“探险天堂”。  裸露着的岩石,像两位巨大无比的门神,镇守着丙中洛美丽的田园和家乡。怒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小弯
青藏高原是新兴的高原,地壳内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过程方兴未艾,新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因而地热现象也就表现得十分活跃,造成各式各样的地热显示。而措勤县正位于岗底斯山北麓与羌塘高原的南缘,东北是地势高亢,地域辽阔的羌塘高原;西南部是地势险峻,沟壑纵横的岗底斯山北支。正是由于地处两地理单元交汇区域,使其地貌比阿里其它几县更加破碎。措勤县也正因此拥有了丰富的地热资源。  深入措勤温泉地带,上百个大大小
朴实,便是质朴实在。纵观当今课堂,花里胡哨的较多,表面看似热闹,实则效果不好。教师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许多毫无意义的生活情境;为了挖掘方法的多样化,一个劲儿地启发学生想“怪招”;为了体现合作探究,动不动就来个小组讨论……种种举措,美其名曰:走进新课程。而实际上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和思维到底有多少提升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的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基于对课堂教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