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装置(TPR)和程序升温脱附(TPD)、热重(TG)等试验方法,证明了未改性、硝酸基、铜基的活性炭纤维(ACF)上均存在含氧基团.在微型反应器中对这些ACF与NO的反应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装置(TPR)和程序升温脱附(TPD)、热重(TG)等试验方法,证明了未改性、硝酸基、铜基的活性炭纤维(ACF)上均存在含氧基团.在微型反应器中对这些ACF与NO的反应产物进行了定量测定,发现NO脱除率与ACF含氧量和表面含氧基团的存在及分布有关.还考察了CO的存在对该反应的影响.
其他文献
用弱粘结煤与石英砂以Acheson工艺合成了SiC,用SEM研究了弱粘结煤高温焦炭的孔隙结构,并对弱粘结煤800℃~1600℃的焦炭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计算了各温度下的微晶结构参数.研
研究了富镁低碱度钢渣的托勃莫来石化. 结果表明:CMS在220 ℃可发生水化,270 ℃时CMS相已全部消失,水热产物为硬硅钙石和少量蛇纹石. C3MS2在水热条件下的反应活性高于CMS,20
根据均匀模型和有限厚度区模型 ,对结焦的分子筛裂化催化剂进行了再生时的瞬态温升模拟。将所建模型应用到半间歇的流化床再生反应器内 ,对比测定值与模型计算值 ,发现模型计
Heterolytic and homolytic S_NO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are determined in acetonitrile at 25 ℃ by using titration calorimetry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用5种高硫强粘结性煤与2种生物质在1kg/h回转炉内共热解,对产品产率、煤与生物质中硫和氮的热解脱除、焦炭的光学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次焦油的生成率和二次裂解率随热
目前在摄像机标定中 ,普遍采用最小二乘法 ,约束条件选择对计算精度有很大影响。对以往的约束条件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提出了一种新的约束条件选择方法。经过数学推导得到
用共沉淀法制得了4种不同Cu含量的Cu-Mg-Al类水滑石物质,经750 ℃热活化,得到了含铜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模拟FCC再生器条件,用CO做还原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组成、反
以 ISO相关的标准为依据 ,经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精度分析设计了一套高精度光束质量测量系统 .介绍了光束质量测量系统的理论基础、硬件的整体结构和软件的重要组成模块 ,并通
研究了一种从水滑石类材料制得的MgAlFe复合氧化物在高温下脱除低浓度SO2的性能,发现它对SO2具有很高的吸附速率,吸附容量可达每克材料吸附SO2 1.2克以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SO
研究了用HNO3 氧化去除TRPO流程反萃Np Pu的H2 C2 O4反萃液中H2 C2 O4的条件。 7 5mol·L-1HNO3 0 .3mol·L-1H2 C2 O4混合液于 90℃下蒸发 1 3 0h和 1 0 0℃下蒸馏回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