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漏斗胸术后患儿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漏斗胸术后患儿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为主题,分析相关因素,制定对
【机 构】
: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漏斗胸术后患儿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漏斗胸术后患儿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为主题,分析相关因素,制定对策并加以实施,经由效果确认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标准化流程以便持续改进.结果 漏斗胸术后患儿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由13.3%升至56.7%(目标值53.5%)(P<0.05),另外,品管后患儿在便秘、并发症等方面较品管前有所改善,QC团队的品管能力综合评分由品管前(19.50±4.116)分提高到品管后的(24.20±4.158)分(P<0.05).结论 开展QCC提高了漏斗胸术后患儿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减少便秘,促进患儿术后康复,改善护理服务品质,不仅提升了护理质量,更有益于护理团队建设.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与
目的 探讨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研
《2014年欧洲心脏学会急性肺栓塞指南》着眼于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临床管理,对PE诊断与治疗方面进行了重点更新,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易患因素的补充;临床预测标准的简化;根据年龄调整的D-二聚体界值;亚段PE;偶然发现的、临床未预料的PE;中危PE的再分层;维生素K拮抗剂的初始治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VTE治疗及
哲学教育是医科学生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哲学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促进人文知识和医学知识的融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哲学基本原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文以医学检验临床应用特色为切入点,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寄生虫学检验教学质量。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对14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价糖尿病患者的
目的通过验证异柠檬酸裂解酶(isocitrate lyase,Icl)蛋白在缺氧和营养缺乏等应激条件下的原核类泛素蛋白(prokaryotic ubiquitin like protein,Pup)化状态的变化,进而说明Pup-蛋白酶体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调控。方法构建耻垢分枝杆菌Icl蛋白表达载体,纯化蛋白,制备Icl抗体;构建持续表达His6-Pup的穿梭载体,导入耻垢分枝杆菌中;分别在有氧,缺氧
本文在新课标理念下对个性阅读进行了探究,指出了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