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石碾压出的笔墨精神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v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一直在推碾的路上,踏在栖息着灵魂的这片土地上,静观岁月轮回,日复一日,原地打转,劳作不休,没有终点,随着石碾品味悠悠岁月的沧桑和五谷杂粮的芳香。他就是带着厚重乡土气息的画家——冯建法。他的画案非常独特,是由太行石做成的足有上百年历史的大石碾。几十年来他伏案潜心作画,阐释对生活的体验,抒发着自己的笔墨情怀。
  冯建法的画笔只画乡愁。石碾、石屋、老树、老人、建设者、留守儿童……组成人间百味,斑驳岁月,温暖与苦涩,失望与希望,快乐与忧伤,奋斗与拼搏,勤劳与质朴。仔细地探究,深刻地体验,用画笔致敬于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民,简单自然,细致地传递出乡村的气息。他创作的上百幅作品,蕴含着乡土情结的美学力量,无论欣赏哪一幅,都能嗅出对家乡的遐思,都会让你感受到回归母亲大地的亲切,自然会触动你内心柔软的那一块儿,使你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精神的港湾。
  作品《山花》创作题材源于其同学所在的学校,是对山里留守儿童美好生命的歌颂。三十年前,他亲手栽的桃树幼苗,现已长成供孩子们爬上爬下的大树,枝干被磨出了岁月的包浆,这棵老桃树犹如老师的肩膀,陪伴着孩子们成长。具象写实的手法赋予了画面更深广的文化容量。孩子们服装色彩明亮,笑容灿烂,姿态生动,远山苍茫,简淡悠远,整个画面中的人物以及景与境的结合寄寓了生命的意象,孩子们犹如山花,环境虽艰苦却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对未来充满希翼和渴望。
  《筑》的画风质朴、壮美,描绘的是太行山井陉修天路时工人休息时的场景。筑路工人憨厚朴实的神情,目光含蓄闪烁,身体造型阔达,互相呼应,低调而又呈现豪迈温和的力量。一旁放着方便面、矿泉水,如此艰辛,但任劳任怨,无论炎炎烈日还是数九寒天,用铮铮铁骨扛起修路的大梁。透过畫布,我们仿佛看到了无数默默无闻奉献的筑路工人,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奏响了一曲曲路通人和的雄浑乐章,描绘了通往幸福、富强,实现“中国梦”的最美最长的画卷。
  欣赏品味他的作品,总是让人在一种强烈的视觉感中,体会到一种含蓄的美,他把对劳动人民的爱融入到画面,严谨而准确,传达出一种高尚的精神,一种厚重感与诗意。在他的作品中总能遇到千丝万缕的乡愁,道不尽的乡愁道不尽的乡土情。
  油画作品《厚土》是对伟大母亲的赞美,创作这幅作品时内心的那份感动驱使着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历时八个月完成。画面色彩深沉、凝重,阳光下老母亲额头渗着汗珠,时光的刻刀在脸上镌刻下岁月的光影,斑斓的秋阳映照着丝丝银发,常年劳作的双手布满粗糙的老茧,整个画面安静祥和,岁月的流逝是无言的,蓦然回首,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已是那么苍老,对母爱深刻的理解深沉的爱全然凝聚在饱含深情的笔端,这幅画让人看一眼内心就会久久不能平静,涌出无限情思与感动。
  在他的作品中,那份深情是独特的,所运用的语言技法也是独特的。除了题材内容外,对画面形式语言、笔墨造型要求越来越高,造型是支点、笔墨是品质。在“非典”期间,冯建法创作了巨幅人物线描国画《众志成城》。他用刚劲有力的线条勾勒出丰富的视觉层次,刻画了两百多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冯建法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达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用独特、纯正的水墨语言,画出了特有的品位与情调,这种水墨氤氲令人难忘。
  另外,他追求静物线描写实极致的精微,同样让人叹为观止。在鹌鹑蛋素描画作中,鹌鹑蛋的形体和纹理,鸟窝杂草的来龙去脉,散落的羽毛好像刚被小鸟温柔地爱抚过,你会看到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在寻找着生命的意义。或许只有朴素的情怀,贴近生活,精细入微的观察,才会创作出如此动人的作品。
  观赏他的画作,同他进行攀谈,总是能够感觉到他为人低调和谦虚,总是能够体会到他对艺术的执着,以及立足于家乡的土地和文化,卓然行走于水墨人物之林的境界和追求!
  这一切注定创作永远是冯建法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情寄于斯,厮守于斯。你看,莺啼燕语、田埂小道、皓月皎洁,一位画者正弓着背,推着碾,伴着吱呀的碾磨声,思索着命运,思索着人生……
  编辑:刘亚荣
  更正:2019年8期封二图片应为《涿州元代李仪墓壁画》。特向读者及供图者郝建文先生致歉。
其他文献
老家有雪  老家下雪了  友人寄来一片风景  我不敢说  那是你不经意间  塑造的美丽  雪正下着  我听不到那里的风  感受不到冷冷的寒意  只有雪,静静地  静静地飘落  还记得那样一场大雪  在内蒙古的草原上  有一个叫多伦的地方  我单薄的身子  裹着一件女人的衣裳  那时雪花覆盖了我的额头  我视线模糊  前路茫茫  那时我连梦也没有  我不知道我的抵达  我不知道凄冷的黑与凄凉的夜  
期刊
你比君子兰更像一名君子  在阳光的簇拥下  你化身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在客厅、阳台、穿衣镜前旋转、逗留  唱着小情歌,仿佛情人就在身边  这是无数个假日中的一个  你轻拭尘埃  把装饰画、杯盏、老虎、乌龟、套娃、假花  统统爱抚一遍。像在做祷告  更像在替它们赎身  你给墨兰、鸭掌木、竹芋、绿萝施薄肥  像伺弄一群不谙世事的小儿女  你的心,清明如镜  镜里呈现的皆心爱之物  坐在它们的旁边,与
期刊
小学时的友情,纯真得像婴儿的眼泪一样透明,像一支烟花只有瞬间的光亮明艳。  玻璃糖纸  小洁是个很小的小姑娘,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她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她的爸爸妈妈都在部队上,离北京很远的边疆,一年只能回家探亲一次。小洁一直住在我们大院里她奶奶家。那时候,我们大院的小孩子,没有送幼儿园的,都是老人带。小洁的奶奶忙得很,因为家里的孩子多,光给一家人做饭,就够老太太忙乎的。小洁太小,和我们这些就要上中
期刊
<正>一、引言教师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不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更是培养社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体力量.因此,高素养的教师对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发展起着十分
小巷  曦光最先挤进来时  小巷的黑才刚刚退去  做烧饼的人,在巷口支起炉子  香味儿趟着光,一点点走向深处  那里,小菜,鱼和鸡鸭站满路边  冬色铺陈的樟树  摇落一片叶子  落在买菜人的发梢  像喊出的价格,又像是烧饼  从打开的窗户飘来  吸引篮子的目光  阳台  无论风从南边来,北边来  合上身后的门  阳台只剩下我的人间烟火  夏天热,冬天冷,雨打芭蕉  都不算理由。天空孤独寂寞  需要
期刊
刘向东,当代诗人,一级作家,河北文学馆馆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出版有诗文集《母亲的灯》《落叶飞鸟》《白纸黑字》《诗与思》《沉默集》以及英文版《刘向东短诗选》和塞尔维亚文版《刘向东的诗》等多部。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文学精华·诗歌卷》《新诗百年百首》等两百多个选本,被翻译成英、法、德、日、波兰、捷克等多国文字。  叶赛宁,天生就是一个自然的使者,最合适不过的田园诗人。  狗之歌  早晨,在
期刊
肖复兴,作家,北京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理论集一百余部。近著《肖复兴文集》十卷,《肖复兴散文精粹》六卷等。曾获全国及北京、上海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多种。  知青一代已经彻底老了,却依旧顽强地回忆着在北大荒度过的短暂时光,无尽地缅怀自己青春的点点滴滴,可已经很少想起曾经和我们一起在荒原上艰苦度日的那些老乡,甚至无可救药地连
期刊
走进著名版画家李彦鹏的版画艺术世界,一种莫名的亲切和对儿时故乡生活的追忆便油然而生。那种单纯、素朴、纯静而又神秘的艺术境界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在我的印象之中,李彦鹏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一直是讷于言敏于行的。正是他那纯静而又沉實的内在禀赋,使他的艺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李彦鹏的《暖冬系列》和《塬上系列》等木刻作品立足于现实主义,但其作品却充溢着强烈的神秘感和对天道的感悟。这种感悟是画家几十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