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情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情商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是全面素质教育构建与发展的基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情商: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情商,二、运用集体主义思想培养情商,三、通过人本关怀培养情商。
  关键词:情商 人本 和谐 成功
  
  过去人们认为,高智商就等于高成就。但现代大量研究和事实表明,在人的智力商数以外,还存在着另一个超越人类智力的参数,即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EQ),也称情绪智商。情商的高低可以说与智商一样,对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智商更为重要。因此有“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之说。健康情商的形成实质上是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过程,一个人的情商越高,他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应也越高,心理健康状态也就越好,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情商
  
  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也较容易接受新知识。同样,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不仅有利于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且有利于情商的培养。
  我带的02届班里有9名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他们的情况参差不齐,但他们有共同的心理需求,就是特别渴望心与心的交融和爱的馈赠,我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主动与他们交流,将我的电话号码、邮箱在全班公布,并承诺晚上7点直至凌晨2点可以随时与我沟通。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务实的帮助,为其勾画进步曲线,褒奖他们的点滴进步。我告诉他们,父母的感情发生改变了,生活环境改变了,但父母对你们的爱没有变,老师对你们的爱不会变。张光磊为吃零食省掉午饭,我每天中午都看着他按时吃饭后才离开教室;刘京与父亲相依为命,经常衣衫不整,一到下雨天,就空身只穿雨衣雨裤,此情此景让我怜爱不已。于是,每到周末我会提醒他,洗校服、做个人卫生,下雨天,我会及时给他打电话,嘱咐他穿好外衣再穿雨衣。这些工作看似琐碎,却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爱,让我和孩子们的心贴近了,学生们都愿意将自己的困惑、欢乐、成功与我一同分享。“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沐浴在师爱中,学生们也愿意将自己的爱传递给别人。整个班级被爱的氛围所萦绕。张光磊担任政治课代表,每天中午为同学们出题讲题;刘京主动承担了摆车的任务,并经常找到我要求给任务,他说,我就想为咱班做点事。目睹着这些孩子变得开朗了、成熟了、懂事了,看到他们的变化如此之大,我都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幸福。
  
  二、运用集体主义思想培养情商
  
  在我们的集体中,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是参差不齐的,其智力水平有高有低,处事能力有强有弱,性格特点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各有差异。诸多因素造成班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共存的现象。班集体是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的场所,成熟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发挥教师群体起不到的作用。孔子云: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有芳。虽不全面,但不无道理。基于此,每带一个班,我都注重运用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情商,向他们灌输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和集体的荣誉密切相关,我们会在这个集体中共同成长。大家共同为班级体制定目标、规章,共同为集体的进步出谋划策。这样,学生自己就为自己指出了基本的道德方向,对学生产生了一种自我和相互约束力。让他们明白个人的力量很薄弱,个人的能力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微小,许多工作都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教育学生大到国家的建设,小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中完成,作为学生应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以谦逊的态度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从小养成集体协作精神。从贯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随时注意提醒学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在七年级我班开展了“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班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八年级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分别制定月考目标和期中、期末目标;九年级制定每科的中考目标,达到目标夺得红旗,并勾画进步曲线。同时还开展“你挑战,我迎战”的活动,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使学生总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弥补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在教学中采取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联赛,小组中的同学互相帮助,共同为本组成绩的提高而努力,使每位学生都能不断进步。
  
  三、通过人本关怀培养情商
  
  中学生处于成人和儿童之间,意识到自我,珍视自我,想拼命保护自我,因此压抑自己的自主行为或伤害自尊心的事,对他们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不少人因此产生愤怒的情绪反应,这正是学生心理的一个特征。这就要求教师以深厚的情感,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尊重感,形成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有了这种情感的催化剂,晓之以理就有了思想基础,导之以行就有了思想根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熏陶就很容易发挥作用。
  我班的一名学生,由于母亲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父亲精神病发作,将这个孩子打得遍体鳞伤,孩子找到我,向我哭诉,我在为这个孩子唏嘘不已的同时,陪着这个学生四处奔走,直接和公安局长对话,公安局长也被我的行为所感动,他说:“我真没见过对学生这么好的老师。”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终于比较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总之,成功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谐的班级氛围是培养学生情商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更能让每个学生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教育制度下的一个重要课题,并随着人们的全面发展日益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文化建设也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反映着一间学校的总体文明状态,办学理念、办学策略和办目标。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的共同使命,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功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一、 学校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所谓学校文化建设是指
摘 要:网络用户的发展状况出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的网络活动状况堪忧,网络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综观青少年的各种网络行为,大多为满足精神利益需求。因此,用精神利益的引导来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对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道德建设 精神利益    互联网的出现是当代社会文明生活方式的象征。像其他的科技成果一样,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
管理与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妥善处理,就能促进发展;处理不妥,就会严重影响发展。各条战线要解决这对矛盾,均要根据被管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根据本战线的特点、管理形式而各具其式。例如,企业管理采用经济杠杆加上人文主义的润滑使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得以妥善解决,世界上很多著名的企业上演出有声有色的活剧。  学校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即使是别的行业很成功的经验,都不可能全盘移植过来。全盘移植,即使有辉
摘 要: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对社会生产、人们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德育工作需要确立人性化的德育理念,以顺应21世纪的德育走向,并在此理念的基础上尝试新的德育模式。  关键词:时代特征 德育理念 德育模式    人类步入了科技迅猛发展,生产力空前提高,信息飞速传递的网络时代。我国的社会转型和加入WTO对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进行德育改革成为我们广大
研究性学习成功地进课堂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在促进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的改变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以及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然后就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的方法上应做到:宜具体忌简单、宜计划忌盲目、宜兼顾忌亲疏、宜完整忌无尾。合理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提问 方法 效果    大文豪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一个教师若不谙熟课堂提问的技术,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巧妙地使用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有些父母平时会给孩子讲好多的道理,却在日常的生活琐事上不加注意,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错误的观念。  案例:区域活动中,浩浩到“银行”取钱后,直接来到“饭店”里,自己找个位置坐下后就大喊:“服务员呢?有客人来了!”思语赶紧过来招呼他:“你要点什么?”浩浩说:“给我拿瓶酒来,我要喝酒。”思语一愣:“我们这里没有酒。”“啊?
最早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是很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李博士的这些见解指出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给我们教师指出了教书育人的方法。   其实,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当是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材中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强化学生思维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