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原来是吃出来的病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ll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立秋后,张小鑫的心情就有些郁闷。几个月前因流行感冒遗留下的慢性咳嗽如今是愈演愈烈。吃了多种消炎药,就是不见效;去医院拍胸片,检查结果又是一切正常。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现在,让徐教授给我们找出咳嗽的真正“元凶”。
  
  咳嗽与胃的关系最密切
  【本刊记者】 如今,久治不愈的咳嗽患者是越来越多,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咳病的真正病因是什么?
  【徐教授】 关于咳嗽的病因,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早就有记载:“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咳,非独肺也。” 这句话揭示了咳嗽虽是肺的病变,但与其他脏腑也是息息相关的。《素问·咳论篇》最后又告诉我们:“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也。” 这是对咳病所做的总结性概述,可以说,这句话对我们现代人非常受用,它既是对咳嗽病因的高度概括,又说明了咳嗽虽然与五脏六腑有关,但与肺胃两脏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饮食寒凉多为发病“元凶”
  【本刊记者】 咳嗽与肺有关倒是不难理解,它与胃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徐教授】 因为肺的经脉是“起于中焦,循胃口,上循属肺”, 而我们现代人又非常喜欢吃寒食,就是冷的食物,比如,夏季经常喝凉啤酒、吃冰激凌,那么,“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意思是说,寒食入胃就会通过肺的经脉影响到肺而产生咳嗽。
  【本刊记者】 看来,现代人无论是新咳还是久咳都要探源施治,从胃入手,少吃冷的食物。
  【徐教授】 对。《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腑病形》说得非常清楚:“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上行。”
  【本刊记者】 “形寒寒饮”具体指的是什么?
  【徐教授】 “形寒”指的是以风寒为代表的外感性病因,“寒饮”指的是过度生冷的饮食。一方面,受风寒之邪,自外而入;另一方面,饮食寒气,自内从肺脉入于肺,两个寒邪导致内外皆伤,气逆上升而为咳。这种情况常见于脾胃阳气亏虚的病人,在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常常是由于饮食寒凉而发病,所以说,现代人嗜食冷饮而导致咳病正是寒饮伤肺的表现。
  
  滋阴润燥之品不可少
  【本刊记者】 适逢深秋时节,请您为广大患者介绍一些养肺小常识。
  【徐教授】 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咳病患者,都应该遵照“形寒寒饮伤肺咳”的理论来预防、治疗。应注意外避虚邪贼风,避免形寒伤肺;避免冒雨、涉水,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要内调饮食,忌食生冷寒凉的食物。
  另外,秋天多燥,可以适当食用些润肺的食物,比如:可用川贝母和雪梨炖服;用银耳、百合、梨煮粥;多喝蜂蜜;适当选用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等滋阴润燥之品。
  
  常清嗓子易伤声带
  □文/斌康
  清嗓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适度的清嗓是不会导致声带炎症的,但当喉咙频繁、用力发出吭吭咔咔的声音时,气流会猛地振动声带,使其受损,并导致声音嘶哑。专家建议,嗓子不舒服时,可以喝杯水润润,或重复做吞咽动作。同时,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患有咽炎、胃食管反流和鼻窦炎等疾病。
其他文献
本文拟从徐訏出发,透过对徐訏流派归属研究的众声喧哗,从孤独这一范畴进入对徐訏这个都市漂泊之魂及其文本世界的探索和开掘;了解他的孤独与创作,失落的悲情之旅对他的心理情绪,叙
本文旨在对虞淳熙思想的各个方面做一个梳理。 导言部分,作者概述了目前学术界对明代诗文及虞淳熙研究的一般状况。 正文分三部分:第一章,对虞淳熙的生平做了梳理,并对其著
在文学批评领域内,文学批评方法层出不穷,从最传统的“历史——传记”类批评和“道德——哲学”类批评到晚近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几
清词研究尚处在开始阶段,因而许多基础性的文学景观还不算清晰,包括像陈维崧这样在清初词坛起着重要作用的卓越大家。他的词作包蕴着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十分可观的民俗文化,而学
顾城是中国当代众多朦胧诗人中特立独行的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试图用他诗歌的乌托邦构建起他的审美理想,但他的杀娄自缢倾覆了他的女儿国同时也
平淡之美是中国古代诗人孜孜以求的最高美学理想。“平淡”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理论上经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至中晚唐的发展,最终在宋代被明确提出和确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