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影的美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pkn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影是图书封面的摄影图片,也就是缩微了的图书封面,是一种小型摄影艺术品。它,可供欣赏,可供收藏,可以用做图书插图、编书目,也可以用来做图书广告、编制图书征订单,还可以当做新闻图片来使用。由于书籍装帧设计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因此,书影是一种集实用与美观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图片。
  书影美,美在它的书名。书名的书写美,就像人有一双漂亮的眼睛。中国的汉字书法是一门艺术,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各具迷人的魅力:正楷,刚劲庄重;行书,流畅洒脱;草书,龙飞凤舞;隶书,典雅古朴;篆书,弯曲如画;美术体,醒目美观;印刷体,笔画整齐,严肃大方,结构紧密而形体端庄。字体与图案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给人以知识的感染,美的享受。
  书影美,美在它的图案。书影图案的美,犹如仙女的美丽面容。绚丽多彩的书影图案,既有简洁鲜明,又有浑厚朴质;既有飘逸洒脱,又有典雅蕴藉。有的明丽如朝阳,有的宁静如秋水,这一切都可以给人以舒畅、赏心、悦目等不同的审美感受。
  书影美,美在它的图。以图为主的书影,倡导阅读的快感及图文的相互传证,使人欣赏起来轻松而不轻浮,莞而一笑而又陷入沉思,在随和的气氛中获得阅读的喜悦和乐趣。
  书影美,美在它的画面。书影的知识涵盖面涉及到人类知识的任何领域。书影以它引人入胜的画面,展示了人类知识的各个方面,诱导人们更好地去认识知识,学习知识,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书影的美,美在它的趣味。它小巧玲珑,以小见大,方寸之中容天下之万物。小小天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集观赏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聚广告气味与书卷气派为一身,熔知识性与艺术性于一炉,趣味乐在其中。
  书影的美,美在用它来做图书广告。它悄悄地走进千家万户,用自身的直观美感向人们宣传图书,从不靠大喊大叫 、搔首弄姿来招揽顾客,而是靠自己含蓄典雅的美的魅力来征服读者。
  书影的美,美在用它来做收藏。收藏书影是一个充满知识的领域,进入书影天地,就像遨游浩瀚无际的知识海洋,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食粮和艺术营养,可以培养人们热爱文化科学知识的高尚情操。
  书影的美,美在它的象征意义。书影就像人的一张脸,可以象征性地代表某个具体人的存在。识别书影,就像识别人的面容一样,可以从千千万万的书籍中分辨出每一本具体的图书。从这一意义出发,可以把书影作成书签、明信片、拜年片、生日卡、贺卡等多种文化用品。
  书影以它的美,以它的智慧、境界和理想,潜移默化地向人们进行艺术的熏陶,进行美的教育,启发人们热爱知识,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鼓舞人们不断进取的勇气。
其他文献
中国藏书楼就其规模、历史和功能而言,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此前尚无一部著作对我国藏书事业的发展历史做出全景式、立体化的总结。由学界大师和资深专家联手撰著的《中国藏书楼》一书可谓填补空白之作。  本书上起夏代,下迄民国,时间跨度5000余年,采用史、论、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论述中国藏书起源、藏书事件、重要藏书史实、藏书家的生活及贡献,囊括了历史官府藏
期刊
《爱心物语》:讲述了人间博大、无私、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面对它们,读者不可能不感动。  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当今世界,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重,一天到晚,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操不完的心,整天东奔西走,忙忙碌碌,惟恐完不成任务会被“炒鱿鱼”,赶不上时代步伐会被淘汰出局,加之繁重的家庭负担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给人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女性,既要支撑“半边天”,同男子汉们一样,“足
期刊
我们有幸经历了一次人类历史的千年转折,然而更为有幸的是,我们正同时经历一次世界经济资源的大变迁,人类经济社会正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所谓的网络经济时代或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以知识、金融和网络为武器,在世纪之交横空出世,展现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资源和财富转移所带来的革命性巨变。谁掌握了新经济的先机,谁就掌握了资源和财富。同样,新经济正以浓墨重彩重构资本市场。知识、金融、网络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绝妙的结
期刊
黎焕颐,1930年生于贵州遵义河滩清贫的书香文化世家。17岁出走家园,18岁走向革命人生。50年代中期致力于新诗创作,1957年遭遇“风狂雨骤”,被流放到大漠极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重新放歌,曾任《文学报》主编,并出版多本诗歌集、随笔选集等,《流放与直言》是作者第二部自传写真。    年入古稀的父亲又要出新书了。作为女儿首次执笔为新书写上一笔。写一写我眼中的父亲。   从小到大,就知道自己有
期刊
中国文联出版社近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文化使命感,积极策划好选题,努力用优秀的作品打造自己的品牌。  被称为目前国内三大工程之一的《中国新文艺大系》已出版了50集60卷,其中1937年至1949年段的摄影等卷将于今年面世,在新闻出版署的关心指导下,我们正在请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和中国美术、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电视等各个艺术门类的专家、学者编纂文革史料集。中国新文艺大系集中地展示了“五四”以来,中
期刊
中国文联出版社近期推出描写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情情情散文丛书”。这套丛书包括满族作家舒乙的《我的“第一眼”》,蒙古族作家特·赛音巴雅尔的《蓝宝石金戒指》,藏族作家丹珠昂奔的《遥远的莫斯科》,土家族作家杨盛龙的《杨柳依依》。   在这四部散文集中,作者回顾和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对父母、亲朋好友、妻室儿女的真挚感情。从书中细致入微的感情描写和抒发,可以看出作者的故乡风貌、家庭生活、个人情感纠
期刊
毛泽东十分重视西藏工作,对西藏的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各方面的建设有很多重要的论述和指示,留下了大量的文稿,包括讲话、谈话、电报、书信、批示等。这些文稿对于研究毛泽东关于西藏工作的思想和党对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价值。本书收集了毛泽东从1949年到1961年关于西藏的工作文件,共101篇。  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5定价:15.00元    毛泽东题词与联语纪事    毛泽东
期刊
也许是因为我曾在印钞这个特殊行业里工作过的缘故,在思绪中时常萦绕着一个问题: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又是世界上最早印刷、使用纸币的国家,为什么没有反映这方面生活的大部头文学作品呢?特别是近百年来,我国的印钞工业,与国家同兴衰共命运,在坎坷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它的每个脚印,都蕴藏着生动感人的故事,其中每个杰出的代表人物,都闪耀着民族智慧的光芒,更是可圈可点、可歌可泣,文学创作素材可谓俯拾皆是。可惜的是,在
期刊
法国划时代的艺术大师保罗·高更,是与梵高、塞尚共为“后印象派”的三巨头之一。多年来,人们对他晚年独特的生活和艺术选择无不感到惊奇、神秘,而高更的《生命的热情何在》这本首次登陆中国大陆的高更笔记,向热爱高更艺术的中国人揭示了高更在生命最宝贵的几年中,独自离开繁华的欧洲,来到蛮荒的大溪地,娶了土著女人为妻,在热带田园大溪地的探索、冒险、快乐、感悟,以及他自己心灵与自然的对白,使这本书充满了高更的独特艺
期刊
自元月北京图书订货会闭幕至今,书业不冷不热,处于平静状态。这期间,笔者先后对京、沪、冀三省市图书市场进行调研,同时与东北、华东、华南部分省区书业人士联络交流,得出印象——目前国内图书消费呈如下特点:区域差别大,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域销量、走势悬殊很大,有的书在发达省市销势居高不下,而在欠发达地区死寂一片;相反,发达地区走不动的书,却在落后地区找到知音——俏销不衰。图书结构和品种配给、推广布局不尽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