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自然、原始、真谛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划时代的艺术大师保罗·高更,是与梵高、塞尚共为“后印象派”的三巨头之一。多年来,人们对他晚年独特的生活和艺术选择无不感到惊奇、神秘,而高更的《生命的热情何在》这本首次登陆中国大陆的高更笔记,向热爱高更艺术的中国人揭示了高更在生命最宝贵的几年中,独自离开繁华的欧洲,来到蛮荒的大溪地,娶了土著女人为妻,在热带田园大溪地的探索、冒险、快乐、感悟,以及他自己心灵与自然的对白,使这本书充满了高更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心灵魅力。
   几十篇高更的大溪地笔记,显示出高更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不仅是艺术绘画大师,也是写作高手,他往往寥寥几笔就能传神,或者说神形兼备地用语言描绘出一个个真实、生动,富有个性的大溪地土著女人形象。也许,作为还原为自然人的高更在接触到朴实、真实的大溪地女人时,自己已经与那些赤裸美丽健康的土著女人一样,成为了上帝的亚当,所以高更笔下的“大溪地公主”、“骄傲的妓女蒂蒂”、“骄傲又善变的蒂呼拉”、“我的大溪地新娘”、“孩子气的女人”等写女人的篇目充满了激情。他的文笔同他的画笔一样色彩斑斓,色调强烈,笔触自然而大胆。身为一个男人而且是一位男性画家,高更的生活和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女人,在大溪地的笔记中这些被他用文笔和画笔描绘的女人,很多是与高更有着亚当夏娃之交的女人,高更已经与蛮荒的大溪地文化“没有女人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人”融 为了一体,或者说,大溪地文化使高更感受和寻找到了自己的同类。
   高更的生活里,女人来来去去,有些留下狂欢的余温,有人为他生儿育女,有人为他留下美好的回忆,而土著的女人们更是高更生命、艺术、灵感的重要泉源。
   在大溪地的女人中,朋友中,高更寻求到了与西方文明相左的原始与真实,他感受到人性的真实与自然的柔弱,使自己越来越“像野蛮人,不过却更聪明了”,“心情年轻了20岁”。这一切都是因为土著的大溪地人教会了文明的法国人高更“生活和快乐之道”。这种在文笔和画笔之外的心灵启迪和感悟,是高更在大溪地孤独中的苦中之乐。他一生都在追求逃离文明社会的牢笼,在大溪地,他做到了。但他也在自我放逐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那个与自然、美丽、生命、艺术,化成一体的伟大人生。
   百花文艺出版社获得了独家出版中文版本自传式散文高更的大溪地笔记,把高更的生命与艺术的追求和真谛展现给中国大陆的读者,尤其珍贵的是,许多画家在写作中随手绘出的草图和绘画也一并编在本书中,弥补了当年高更自己出版本书时,受经费所限没有收入本书插图的遗憾。
   画布是艺术的天堂,蛮荒是生命的乐园。当你读着高更的这本书,随着大师的心灵笔记把这些断断续续的词语:大师、狂野、美丽、激情、生命、死亡、荒芜、探奇、女人与男人……等等一系列记号串成一个人的轨迹时,你就了解了高更,了解了“生命的热情何在”。
   《生命的热情何在——高更大溪地之旅》 保罗·高更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10 定价:13.00元
其他文献
20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向和平挑战的残酷战争。人类从战争的毁灭中走出,深知和平来之不易。  我们不会忘记30年代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日、意法西斯肆意践踏和平与人权,他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磨难。我们也不会忘记这场浩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苦难。  当世界普遍了解纳粹奥斯维辛大屠杀罪行的今天,铁证如山的南京大屠杀却始终遭到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的否认,说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期刊
《冰心评传》    冰心先生是我国德高望重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创作生涯最长的作家。她的高洁人格和晶莹文品深为世人爱戴和推崇。福建作者万近平、汪文顶在作大量资料收集和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这部《冰心评传》,对传主的生活经历、创作道路和文学成就作了公允的评述。同时以大量完整的材料展示了传主在帮助进行新中国外交方面作出的出色贡献。  该书史料丰富,详略得当,文笔流畅。为我们学习、纪念冰
期刊
中国藏书楼就其规模、历史和功能而言,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此前尚无一部著作对我国藏书事业的发展历史做出全景式、立体化的总结。由学界大师和资深专家联手撰著的《中国藏书楼》一书可谓填补空白之作。  本书上起夏代,下迄民国,时间跨度5000余年,采用史、论、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论述中国藏书起源、藏书事件、重要藏书史实、藏书家的生活及贡献,囊括了历史官府藏
期刊
《爱心物语》:讲述了人间博大、无私、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面对它们,读者不可能不感动。  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当今世界,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重,一天到晚,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操不完的心,整天东奔西走,忙忙碌碌,惟恐完不成任务会被“炒鱿鱼”,赶不上时代步伐会被淘汰出局,加之繁重的家庭负担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给人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女性,既要支撑“半边天”,同男子汉们一样,“足
期刊
我们有幸经历了一次人类历史的千年转折,然而更为有幸的是,我们正同时经历一次世界经济资源的大变迁,人类经济社会正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所谓的网络经济时代或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以知识、金融和网络为武器,在世纪之交横空出世,展现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资源和财富转移所带来的革命性巨变。谁掌握了新经济的先机,谁就掌握了资源和财富。同样,新经济正以浓墨重彩重构资本市场。知识、金融、网络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绝妙的结
期刊
黎焕颐,1930年生于贵州遵义河滩清贫的书香文化世家。17岁出走家园,18岁走向革命人生。50年代中期致力于新诗创作,1957年遭遇“风狂雨骤”,被流放到大漠极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重新放歌,曾任《文学报》主编,并出版多本诗歌集、随笔选集等,《流放与直言》是作者第二部自传写真。    年入古稀的父亲又要出新书了。作为女儿首次执笔为新书写上一笔。写一写我眼中的父亲。   从小到大,就知道自己有
期刊
中国文联出版社近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文化使命感,积极策划好选题,努力用优秀的作品打造自己的品牌。  被称为目前国内三大工程之一的《中国新文艺大系》已出版了50集60卷,其中1937年至1949年段的摄影等卷将于今年面世,在新闻出版署的关心指导下,我们正在请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和中国美术、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电视等各个艺术门类的专家、学者编纂文革史料集。中国新文艺大系集中地展示了“五四”以来,中
期刊
中国文联出版社近期推出描写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情情情散文丛书”。这套丛书包括满族作家舒乙的《我的“第一眼”》,蒙古族作家特·赛音巴雅尔的《蓝宝石金戒指》,藏族作家丹珠昂奔的《遥远的莫斯科》,土家族作家杨盛龙的《杨柳依依》。   在这四部散文集中,作者回顾和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对父母、亲朋好友、妻室儿女的真挚感情。从书中细致入微的感情描写和抒发,可以看出作者的故乡风貌、家庭生活、个人情感纠
期刊
毛泽东十分重视西藏工作,对西藏的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各方面的建设有很多重要的论述和指示,留下了大量的文稿,包括讲话、谈话、电报、书信、批示等。这些文稿对于研究毛泽东关于西藏工作的思想和党对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价值。本书收集了毛泽东从1949年到1961年关于西藏的工作文件,共101篇。  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5定价:15.00元    毛泽东题词与联语纪事    毛泽东
期刊
也许是因为我曾在印钞这个特殊行业里工作过的缘故,在思绪中时常萦绕着一个问题: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又是世界上最早印刷、使用纸币的国家,为什么没有反映这方面生活的大部头文学作品呢?特别是近百年来,我国的印钞工业,与国家同兴衰共命运,在坎坷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它的每个脚印,都蕴藏着生动感人的故事,其中每个杰出的代表人物,都闪耀着民族智慧的光芒,更是可圈可点、可歌可泣,文学创作素材可谓俯拾皆是。可惜的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