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成长的故事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ZXC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七。
  教学目标:
  1.贯彻自主、合作、交流原则,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内容,根据不同题材表达自己的成长体验和有关体会。
  2.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交际能力以及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区别不同题材,围绕“成长”这一主题,组织素材,把事情(或体会、看法)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准备:
  1.学生回忆生活,收集事例。了解写读后感和写信的有关知识。
  2.多媒体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审清要求,确定习作内容
  1.谈话导入:同学们,口语交际课上大家讲述了各自的成长经历,分享了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许多事情,有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我们还学习了本组有关成长的课文,今天,我们就围绕“成长”进行习作。
  2.读提示,选择习作内容。本次习作有哪几点提示?交流:⑴写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⑵写“从《乌塔》想到的”(读后感);⑶写一封回信。
  3.确定习作内容。⑴本次习作围绕成长的主题,有要求以故事形式表达的,有要求以写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的,还有要求以写回信的形式表达的。请从三个内容中任选一个作为自己的习作内容。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互相提建议,最后自己确定。⑵按照习作要求小组内谈所选内容。
  【设计意图】写前审读提示,让学生自主选择写作内容,体现学生是习作的主体,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理念。指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打开思路,易于表达。
  二、指导构思,开拓习作思路
  1.过渡:同学们各自确定了习作内容,不同的题材怎样才能写好呢?
  2.指导构思。⑴写成长故事的:①梳理。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已经从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有知识、有理想的少年了。成长中的故事如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回忆一下,在你和同学们的成长经历中,哪些事情最让你感动或感兴趣?(交流并随机归类:思想方面的成长;学习方面的成长;生活技能方面的成长;成功后的体会;失败中得到的启发……)②选材。从中选一件写一写。可以写自己的,也可以写他人的。⑵写读后感的:①理清《乌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②对照独立意识和生活能力强的乌塔,自己有什么感悟。⑶写回信的:①读清楚信的内容。(未参加要好同学的生日聚会而引起苦恼)②谈谈对来信所讲内容的看法或建议。
  3.分组讨论。选同一内容的同学为一个组,讨论:⑴拟作文题。⑵怎样写:①自列提纲;②交流提纲。
  4.汇报交流。写故事的:写清事情过程;写好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重点部分说清楚。写读后感的,要具体阐述从乌塔独自游欧洲一事中产生的想法。写回信的:真诚表达自己的看法;注意书信的格式。开头的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面要加冒号;信末要写祝福语、署名和标明日期。
  【设计意图】给学生习作自由,并不表示教师可以放任不管,适当的指导必不可少。指导不同内容(体裁)的构思,指导编写提纲等,做到既为学生松绑,引导自由作文,又把有效的指导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做到按一定格式有序表达。
  三、自由习作,抒写体验看法
  1.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⑴按三种体裁分成三大组,写同一习作内容的学生开展交流。①评评是否符合习作的基本要求。②找出好词佳句。③指出不足方面。④推荐习作到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⑵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评。
  3.学生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首先组织写相同内容的学生分组交流欣赏,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感,互相取长补短。然后各组推荐优秀者参加全班交流,可以使写不同内容的学生相互欣赏,学习不同题材的表达。(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閱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甚至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列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的第一条。因此,应提倡“兴趣为主,方法为辅”的低年级阅读教学模式;低年级的阅读应该从激发兴趣开始,通过阅读训练,教给学生多元化的读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读、说、写、思、画等能力,从而享受阅读。  关键字:语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一。  教学目标:  1.多渠道搜寻了解奇特的自然景观,抓住一处按一定顺序进行表达。  2.通过习作,抒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有顺序地把自然景观奇特之处写出来。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自然奇观及其相关的知识。回忆所游览过的一处自然景观的奇妙之处。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审题  1.观看录像。(多媒体出示
中共沈阳市委党校(沈阳行政学院,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为切实提升公务员培训的教学质量,突出教学的适用性、务实性与针对性,以适应新时期公务员培训的需求,有效发挥公务员培训
摘要:作文是复杂的心智活动,一篇文章的誕生总是经历了客体内化和主体外化反复运作的过程。作为客观世界在作者头脑中反映之产物的作文,有赖于作者生活文字说明视野的开拓,阅历经验的丰富和知识财富的积累。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是与作者的智商、情商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息息相关。  关键词:人文回归、主体、创造精神  中国分类号:G633.34  学生能不能写出好文章,首先还是取决于自身作文素质和主观是否努力。说
相对于县级以上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其自身特点,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应力求贴近实际、有所创新。实践中,“党建指导员”的选派实为一种很好形式
【內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
摘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文学的滋养,获得丰富的阅读知识,教师朗读能力是指导学生朗读的物质基础,教师高水平的范读,可以用行动影响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教学中要提倡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学习一课,就针对这课的经典之处进行重点教学。  关键词:朗读指导;示范朗读;情感体现  【分类号】G623.2  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独自看书需要默读,教師教学需要朗读。应该说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灵魂,没有朗
教学内容:《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五。  教学目的: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与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  2.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实用性语言。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其中包括北京颐和园的。  2.教师撰写范文《庐山导游词》,制作录像短片。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人对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人的个性和积极性的主要形式。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是兴趣,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写,心情愉快地去寫,写作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锻炼从而得到提高,只有大量阅读,并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有选择地指导学生
利用14 CO2 对小麦花前光合标记 ,在开花灌浆全期通过对对照 (CK)、中度胁迫(MS)、严重胁迫 (SS) 3个水分处理试验表明 :在灌浆过程中 ,中度胁迫处理叶中花前14 C 同化物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