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w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患者是否存在心理推理(ToM)能力的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被试80名被分成双相障碍组(BD,27人)、精神分裂症组(SZ,27人)和健康对照组(HC,26人)。全部被试以失言觉察任务测量心理推理能力,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定智力;以PANSS量表判定两个患者组的精神病性症状。

结果

3组失言觉察任务分(ToM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13.686,P=0.000),BD组ToM分[(13.81±5.66)分]低于HC组[(17.04±3.79)分],高于SZ组[(9.44±6.13)分],其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48,0.024)。BD组ToM分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男(13.20±6.07)分,女(14.58±5.26)分,t=-0.623,P=0.539];ToM分与年龄、受教育年限、发病年龄、病程、PANSS阴、阳性和一般精神病量表得分及IQ分(>70)均不相关;对PANSS量表中各具体症状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ToM分=21.79-1.53G12-3.16N6;调整R2为0.46。

结论

双相障碍患者存在ToM能力的损伤,这种损伤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轻,受到PANSS中的G12和N6的影响,可解释46%的变异来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家庭功能特征。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2年6~12月在北京市4家、唐山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就诊的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患儿的母亲或父亲24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和Feetharn家庭功能量表(Feetham Family Functioning Survey,FFF
期刊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和肝硬化伴无菌性腹水(SA)患者体内前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及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5例.研究组应用
期刊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双侧顺行脑灌注(BACP)和单侧顺行脑灌注(UACP)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herence library、EMbase、CNK和Wanfang
球形晶体系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认为是胚胎在5个月~6个月期,晶体发育呈圆球形时,某种原因使发育停滞所致;也有认为因悬韧带障碍,其纤维过分松弛,晶体失去了牵引而收缩
期刊
目的 观察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的变化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60例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进行规
患儿 ,男 ,5岁。因双眼视物不清 1天 ,于 1 998年 1 1月 1 8日到我院就诊。 3天前患儿出现全身红色皮疹 ,无搔痒及破溃。 1天前感双眼视物不清 ,不伴头痛及恶心、呕吐 ,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