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陂镇舞火狮民俗和《火狮子歌》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州市东陂镇火狮,民间传说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每年的正月十五,东陂人都会以舞火狮的形式来庆贺元宵佳节,祈求新一年的福、寿、安、康。
  传说起源于清代的民俗
  出生于1944年7月的黄翰锋在2005年6月出版的《连州的传统经济、宗教与民俗》(下)写道:东陂镇元宵节,旧称“灯节”。是夜,大的村寨舞火龙、挂花灯,东陂街张灯结彩,舞火狮庆贺。火狮,自制,比瑞狮小,比醒狮大。分狮头和狮尾,中间狮被用活动环扣连着,白天出巡狮被牵连着狮头狮尾,像醒狮一样摇头摆尾步行,锣鼓伴乐;夜晚舞火狮则去掉狮被,狮头狮尾各一人架空随舞,以遮挡炮竹为目的作无规范的滑稽动作。狮头的模样特点:闭口、无须、硬耳、有尖角利牙。其制作过程是:先用竹片像豆腐笼样的骨架,硬耳利牙的尖端处还要包上白锡皮,用嫩篾或铁丝捆扎结实,然后于外面糊两层谷皮纸,再贴一层铜箔纸(防火),再用色纸裱贴表面,涂上光油,内里也用厚纸糊贴即成。狮尾呈无耳粪箕形,制作同上。
  舞火狮如何演绎?
  火狮沿街而上,每遇富商、绅士、店铺皆准备充足的鞭炮,大烧火狮一场。据说炮竹烧得越多,则当年丁财越旺。有些大户人家,往往一烧就是几箩炮竹,还雇请好几人帮忙放炮。密集的火力专往火狮、“肉利”身上扔。正当受炮的地方叫“火塘”,火塘里的场面令人触目惊心。十多个举着水火油筒的壮汉是保卫组,一是防范烧炮的人进入火塘;二是当硝烟太浓时,则抓一把松香粉撒向火狮脚前,“轰”的一声,火光带着浓烟冲天而上,舞狮的人不致窒息难受。此时,气氛进入高潮,炮声隆隆,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甚为壮观。火塘里除了狮头狮尾两人外,还有肉利。肉利赤膊短裤,戴一顶像清朝官员戴的竹刷帽,围在火狮周围受炮,要不断轮换人,顶不住就回到松罩火处取暖。传说做了肉利,硝磺火将身上邪气驱走,则保一年平安无事。
  民间书生创作《火狮子歌》
  2020年庚子春,笔者在读秀网史海偶拾一民間书生梦香创作的东陂《火狮子歌》,品味之余,方知作者梦香曾来到盐商潘灵家,亲眼目睹了火狮子演绎的全过程,并以题记及七言押韵赋唱。遗憾的是,未能搜索到“梦香”真实姓名,而遍寻东陂旧时盐业,盐铺有22间之多,拥有资本额达—万元以上、专营盐业的有兴昌(彭声志)、兆昌(彭华昌)、永福祥(潘和得)、利兴(吴荀)、粤昌(胡志威)、和隆(林宝昭)、安昌(胡子维)、公昌(胡经伦)、公肥(黄肥黄)、太隆(谢老神)、昌隆(林信臣)等,也没能寻找到潘灵的记载。
  梦香,生平未详,有《梦香诗存》。
  火狮子歌
  连州山僻小郡也,而上元节灯火耀然,百戏具陈,以火狮子为最异。火狮子者,蒙木以布,作狮子像,人赤手捧之行。观者燃放爆竹累万成千,一时俱炸,声如殷雷,光如流星。捧狮者舞于火中,火愈烈,则舞急。
  余于鹾商潘灵处见之,耳目震骇,几不能仰而视。为作此歌,惟恨笔弱,不能道其万一耳。
  冬冬羯鼓响九达,
  道旁万人观火狮。
  削木画布作狮象,
  赠峻头角容姿睢。
  有时忽地起人立,
  来往惟任意所之。
  爆竹轰然响霹雳,
  目眦欲裂涎流鬓。
  悠见金露射万道,
  攫拿追逐相奔驰。
  盘旋左右兴酣甚,
  火鳞见爪神龙姿。
  奋威一吼有执热,
  抟象全力应在兹。
  红云变幻成一气,
  为狮为火殊难知。
  唐人乐部□□戏,
  披衣五采看参差。
  跳跃击刺说身手,
  便捷健儿犹能为。
  此时烈焰遍□骁,
  胡为幸免沾肤肌。
  不可向迩罔不畏,
  离奇真出人心思。
  归来想象欲描写,
  舌挢目眩神为痴。
  呜呼!
  我以妙技盛世事,
  因难见巧当如此!
  尽管连州是山中僻远之地,但正月十五元宵节灯火璀璨,民间表演艺术中以东陂的火狮子为最独特。火狮子的人,用布遮住木,扎成狮子像,然后空手捧着它舞动前行。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燃放鞭炮扔向舞火狮者,顿时爆炸声如轰鸣的雷响,火光如燃烧的流星。捧着狮子的人尽情地舞动于火中,火越炽烈,舞动越快越猛。
  这是我在盐商潘灵家居住时见到的情景,耳目惊惧,几乎不能仰头观看。特此写这首《火狮子歌》,唯恐手中的笔穷极赞辞,柔弱不够犀利,不能道其万一矣!
  羯鼓咚咚地响起来了,东陂街头围满了来观火狮的人。舞火狮子的人削木蒙住的布,画成狮子头像,高而险峻的样貌目光尖锐。火狮子忽而蹲忽而起,来往舞动游刃有余。一串串的爆竹接连袭来,轰然霹雳地响个不停,只见火狮子随着爆竹的热烈目瞪流涎怒发冲冠。必必剥剥成串的小爆竹火光四射,人们手持爆竹就像在旷野攫夺一头狮子那般争先追逐。狮子左盘右旋舞得兴奋酣浓,全身鳞光闪烁尽显其张牙舞爪的神龙威姿。威风凛凛一声长吼,那股狂热,想想《西游记》中居住在天竺国玉华州竹节山里使用三楞简的兵器,与黄狮、猱狮、狻猊、白泽、伏狸共拜九灵元圣为祖翁的抟象,也不过如此。火塘中央风云变幻,到底是狮子在舞动,还是火苗在翩跹,都难以辨别了。这精彩绝伦的表演,变化出各种缤纷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时而跳跃,时而用戈矛劈刺,身手便捷实为勇敢健儿。刹那间,噼里啪啦的鞭炮火焰似乎燃遍了他们的全身,但为什么他们无济于事,幸免不沾染到肌肤呢?勇猛而惨烈的游戏让人不可靠近,但他们没有一点畏惧感,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归家细细回味准备描绘一番,昏花迷乱的画面仍让人吃惊发愣极度入迷。
  在梦香的歌唱里,读者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东陂“炸狮”是元宵节中最精彩、最刺激、最热闹的民俗活动。电光绽放,落红满地,令人叹为观止。那些炸碎的鞭炮纸屑漫过古老的石板街,把东陂街的元宵之夜汇聚成热闹狂欢的海洋。
其他文献
兴宁市合水鎮富和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大力推进环境整治改变村容村貌,同时注意提升村民内在素质,着力打造文明乡村,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该村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村、百好村文化活动中心、文明村居、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走进富和村,让人眼前一亮。20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村文体广场、学校、篮球场、阅览室、学习室、远程教育站点、农村文化俱乐部等场所一应俱全,全村硬
期刊
近日,兴宁市革命老区径南镇举行月形山景区2.0体验版建成开业典礼。  据了解,月形山乡村旅游区位于兴宁市径南镇东升村,景区建设面积5200多亩,在月形山森林公园基础上升级扩展而成。该旅游区以月形山森林公园为主心轴,串联起东山寺、古官厅、李花坡等特色景点。该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客家传统的人文底蕴、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神奇巧合的天文地理景相、魅力绽放的十里李花坡、设计独特的
期刊
日前,在大埔县“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内,一场主题为“红色苏区时代丰碑”的红色讲堂正式开讲。  在“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内,古柏葱茏,大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伟平,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文联、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干部职工、三河镇群众、游客围亭而坐,饶有兴趣地聆听着三河坝战役烈士孙树成女儿孙淑珍多年寻父的感人故事,精彩的演讲引得现场听众掌声连连。  “60多年的思念,60多年的坚
期刊
今年4月,信宜市作家协会的骨干会员一行,走进革命老区——池洞镇旺坡村,开展了“走进雷克故里,探寻英雄足迹”文学采风活动。大家重走归国华侨——雷克等游击战士当年的革命足迹,采访雷克亲属、当年游击队老战士李秀祯和当地老村民、村干部,搜集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助力老区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信宜市作家协会组织本地作家20多人,前往信宜北部山区朱砂镇开展文学采风活动,采风团一行先后考察了
期刊
●茂名市  茂名市老促会、扶促会,今年从江可伯慈善基金收益款中安排56.2万元用于高考奖学,奖励茂名市全省高考文科排名2500名内、理科排名4500名内的优秀考生。奖学金发放从8月12日开始,至8月20日结束。8月12日下午,茂名市老促会、扶促会在茂名市第一中学举行江可伯慈善基金奖学首发仪式,茂名市老促会会长罗明出席并作勉励讲话。(特约记者 林保)  ●兴宁市  8月20日,兴宁市举行“2020年
期刊
从《源流》1994年诞生那天起,我便是她的忠实读者、作者和发行者,27年如一日,和刊物同呼吸、心连心,为宣传老区做奉献。  我见证了《源流》从稚嫩走向成熟,在报林刊海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获中国最美期刊称号,入选中国精品期刊展。我为我省能拥有这份红色刊物而欣慰、自豪和骄傲。  在《源流》的激励下,我深入老区采访,拿起笔讴歌老区。27年来,我在国家、省、市各级报刊发表报道老区文章、照片1098篇(幅
期刊
台山市深井地区革命斗争纪念馆近日建成开馆,吸引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该馆坐落于深井老区镇深井土于,馆高两层,面积200多平方米。  1944年初,那井区人民组建深井青年抗日自卫队,并于1945年加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四团,成为革命武装力量。那井区革命群众基础深厚,在革命斗争困难时期,革命武裝斗争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掩护,使革命星火得以燎原,先后在深井禾镰坑和那扶泗门村成立滨淘大队和台山人民解放军。
期刊
2020年,是毕节实现精准脱贫、打赢脱“113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广州毕节两市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交出一份完满答卷之年,还是毕节试验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同样是毕节市精准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并付诸实施之年。  旅游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一个着力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大众旅游时代的今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提升,旅游体现出来的
期刊
今年還有不到200天,全国贫困人口还有551万,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节奏、大决战状态。立足已取得决定性成就,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释放出坚决夺取全面胜利的鲜明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
期刊
说起恩平万亩茶飘香,一个今年82岁、被行家戏称为“茶半仙”的茶叶大师声名远播。  他叫韦勤积,原来是恩平市国营大槐华侨农场茶艺师,青春都献给了农场茶的事业,退休后又投入到茶叶技艺的传承与传播之中。他说,只为茶飘万里香,踏遍青山人不老。初夏,笔者造访了这位“茶半仙”。  韦勤积出生于广东潮州市凤凰镇大寨村,这里是高寒山区,经常云遮雾罩,是以茶为主业的山区镇,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茶为活路。与大多数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