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范畴理论中,原型范畴理论无疑是其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原型范畴理论帮助学习者将词汇的教学与记忆置于客观世界、人类经验及认知语言结构中,从而提高英语词汇习得的效果。文章简介了认知语言学和原型范畴理论,并阐述了此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原型范畴理论 英语词汇习得 认识语言学 词汇教学
1.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于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D.A.威尔金斯)曾经作过精辟的阐释:“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所以,词汇教学是也应当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事倍功半”的问题。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即使记忆了大量的单词,但他们仅仅是对词汇浅层次地理解和记忆,所掌握的词汇质量不高,如何快捷地、高效地帮助学生储存词汇成了广大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导致当前词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认知语言科学理论的指导。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原型范畴理论逐渐发展成熟起来,鉴于其对范畴概念的启示作用,笔者认为原型范畴理论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因此,当代英语教师应当越来越关注原型范畴理论,力图把原型范畴理论应用到词汇教学中,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
2.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
原型范畴理论源于对经典理论的批判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熟起来。在原型理论形成之前,一直都是传统的经典理论占据统治地位。经典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本质上属于客观主义范畴观,以唯理主义为理论基础,基于先验的猜想(prior speculation),而不是由经验所导致的结果。经典范畴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范畴是在满足必要和充分的条件下联合界定的,判定一个认识对象属于某个范畴与否,就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范畴的特性是二元的,某一认识对象只能属于或不属于某个范畴,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范畴的边缘是清晰的,有明确边界的;某个范畴内的一切成员地位相等的。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在对Game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后发现各游戏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共有的特征,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家庭成员间相互相像的关系。他认为范畴没有固定明确的边界,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其范围会扩大。而且,范畴成员也不像传统的理论认为的那样具有等同的地位,而是有中心成员和非中心成员之分。
随后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对家族相似性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拉波夫、罗施、莱考夫等人对一些最基本概念(如cup,bird,fruit,furniture,vegetable等)进行了定量研究,从而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
3.原型范畴理论的特点
(1)原型理论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Rosch(1981)认为,对范畴研究的新趋势表明范畴的界限未必是确定的。
(2)原型典型范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结构,或者更普遍认为,它们的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Spiel(游戏)”的语义范畴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总有相似之处,但两个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一定为第三个成员所拥有;语义范畴中各成员之间具有一种互相重叠、交叉的相似关系网络;而且,随着列出并被比较的成员的增多,各个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的相似之处愈来愈少,直到最后找不到这个语义范畴的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个相似之处,这样的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特征相似关系。因此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人类语言的语义范畴具有这种相似关系所维持的内部结构。
(3)原型范畴反映出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在一个范畴中,并不是每个成员的资格都是平等的。Rosch谈到,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我们普遍认为范畴成员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根据人们对范畴成员的有效判断来定义的……我们能够判断一个例子的典型与否,并且在没有界限的情况下,根据典型例子来处理问题。
(4)没有任何标准化(必要的和充分的)属性可以定义原型范畴。Coleman
关键词: 原型范畴理论 英语词汇习得 认识语言学 词汇教学
1.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于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D.A.威尔金斯)曾经作过精辟的阐释:“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所以,词汇教学是也应当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前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事倍功半”的问题。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即使记忆了大量的单词,但他们仅仅是对词汇浅层次地理解和记忆,所掌握的词汇质量不高,如何快捷地、高效地帮助学生储存词汇成了广大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导致当前词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认知语言科学理论的指导。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原型范畴理论逐渐发展成熟起来,鉴于其对范畴概念的启示作用,笔者认为原型范畴理论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因此,当代英语教师应当越来越关注原型范畴理论,力图把原型范畴理论应用到词汇教学中,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
2.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
原型范畴理论源于对经典理论的批判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熟起来。在原型理论形成之前,一直都是传统的经典理论占据统治地位。经典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本质上属于客观主义范畴观,以唯理主义为理论基础,基于先验的猜想(prior speculation),而不是由经验所导致的结果。经典范畴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范畴是在满足必要和充分的条件下联合界定的,判定一个认识对象属于某个范畴与否,就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范畴的特性是二元的,某一认识对象只能属于或不属于某个范畴,不存在第三种可能性;范畴的边缘是清晰的,有明确边界的;某个范畴内的一切成员地位相等的。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在对Game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后发现各游戏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共有的特征,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家庭成员间相互相像的关系。他认为范畴没有固定明确的边界,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其范围会扩大。而且,范畴成员也不像传统的理论认为的那样具有等同的地位,而是有中心成员和非中心成员之分。
随后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对家族相似性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拉波夫、罗施、莱考夫等人对一些最基本概念(如cup,bird,fruit,furniture,vegetable等)进行了定量研究,从而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
3.原型范畴理论的特点
(1)原型理论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Rosch(1981)认为,对范畴研究的新趋势表明范畴的界限未必是确定的。
(2)原型典型范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结构,或者更普遍认为,它们的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Spiel(游戏)”的语义范畴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总有相似之处,但两个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一定为第三个成员所拥有;语义范畴中各成员之间具有一种互相重叠、交叉的相似关系网络;而且,随着列出并被比较的成员的增多,各个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的相似之处愈来愈少,直到最后找不到这个语义范畴的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个相似之处,这样的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特征相似关系。因此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人类语言的语义范畴具有这种相似关系所维持的内部结构。
(3)原型范畴反映出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在一个范畴中,并不是每个成员的资格都是平等的。Rosch谈到,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我们普遍认为范畴成员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根据人们对范畴成员的有效判断来定义的……我们能够判断一个例子的典型与否,并且在没有界限的情况下,根据典型例子来处理问题。
(4)没有任何标准化(必要的和充分的)属性可以定义原型范畴。Col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