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之中显操守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an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生活中,诱惑颇多,不少人甘之如饴,把握不住自己,从而迷失了人生方向,有的甚至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其实,在名利面前,不乏坚守底线、洁身自好、懂得拒绝、淡泊静处、永葆节操之人。本期,我们将讲述几则相关的名人故事,一起去感受一下他们的美德与人格魅力。
  蒋士铨的拒绝
  蒋士铨是清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之路一直很坎坷。二十六岁时,他被南昌知县请去编写《南昌县志》。在当时,对于许多大户人家来说,如果能够被编写进《南昌县志》,那将是光宗耀祖的好机会。一时间,许多人开始托人找门路,甚至直接求到蒋士铨这里,只为在县志上露个脸。蒋士铨不畏强绅,不为利诱,不仅严加拒绝,还为此制定了极其前卫的规定:入选县志的人或事,必须公开到乡村,让老百姓监督是否属实,否则一律不得选用。从而《南昌县志》以严格的制度编辑完成,做到了公正严明。
  蒋士铨虽然是一介文人,却从不媚俗。当时官场上流行拜师风,稍有些名气又当大官的人,都想多网罗一些门生在手下,门生越多越能证明此师的影响力。蒋士铨的一位亲戚就拜了朝廷某公为师,于是极力劝说蒋士铨也去,并说只要你肯答应,就会被破格录用为高官。面对诱惑蒋士铨却淡淡地说“亲和师都是不可假托的”,毅然决然地拒绝了。
  【素材解读】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蒋士铨就是这样一个“大丈夫”,在强权利诱面前,他不为所动,严加拒绝。即使面对“拜师风”,他也是洁身自好,拒绝攀附权贵,更显风骨卓然。
  【适用话题】懂得拒绝;骨气;坚守底线……
  
  欧阳修拒署一人名
  《墨庄漫录》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欧阳修修《新唐书》,专修“纪”“志”部分,“列传”部分是由尚书宋祁修的。《新唐书》修完之后,要完整地呈报给皇帝,按照以往修史的旧例,在署名上只署官职最高的一人姓名,欧阳修的官最高,所以理当只署他一个人的名字即可。但欧阳修却拒绝了,他说:“宋公对列传也下了很深的功夫,写了很长时间,怎么能埋没他的名字呢?怎么能夺取他的功劳呢?”于是,便坚持只把“志”“纪”部分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而把“列传”部分署上了宋祁的名字。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体例,宋祁因此感动地说:“自古文人不相让,而好欺凌、埋没对方,这样的事前所未有啊!”
  【素材解读】
  署名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当时“文人相轻”的世风下,却显得难能可贵。欧阳修拒署一人名,看似有悖常理,但体现了其对他人学术成果的尊重,也彰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
  【适用话题】细节;尊重他人;境界……
  胡适拒给族叔做广告
  史飞翔
  胡适有一位族叔叫胡近仁。胡近仁虽然只年长胡适四岁,却是胡适早年在家乡读书、写作的领路人,所以两人关系很好。1929年,胡近仁在上海开了一家茶叶店——“程裕新茶号”,但生意一直不景气。这时有人给他出主意:你侄儿胡适是博士、北大教授,名满天下,只要胡博士肯为你做点广告,何愁这茶叶卖不出去?于是,胡近仁给胡适写了一封信说他决定将自己所卖的茶叶取名“博士茶”,由胡适做广告代言人。胡近仁还拟好了一则广告:胡适早年服用此茶“沉疴遂痊愈”,还说“凡崇拜胡博士欲树帜于文字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等语。依照今天名人做广告的标准来看,胡适点头同意做此广告实属轻而易举之事,以胡适当年的名气,此广告面世后必有奇效,畅销后也定能给自己和族叔带来丰厚利润。但是,让胡近仁意想不到的是,胡适一口拒绝了这件事。胡适在回信中说:所谓“沉疴痊愈”是欺骗人的话,这广告有虚假宣传之嫌;第二,广告中使用胡适名,“措词甚俗气、小气”,“将来必为人诟病”,到那时再出来否认反倒不利。基于此,胡适劝族叔“广告只可说文人学者多饮茶,可助文思,已够了”。
  【素材解读】
  胡适的拒绝体现了他为人处事的原则性。做广告可以,但不能以丧失诚信、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这便是胡适的人格操守和道德底线。
  【适用话题】拒绝;诚信;原则……
其他文献
站在河边,静静注视着缓缓流淌的河水,不禁想起孔子曾站在川上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如时光一般不停不靠,它的尽处,是否就是时间的尽处?抬头望向河水奔流而去的方向,白雾茫茫。  时间到底是什么?它是家乡那一抹落日的余辉,是学校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也是我的一切的塑造者。  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这种感觉在黄昏之时尤其强烈。站在窗前,火红的光彩环绕在我的身边,树杈枝桠间的落日余辉充满了记忆的柔和。 
【模拟金题】  一段往事的回忆,一幕幕成长的经历,引发对生活的感悟。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别离,再见了童年,再见了朋友,再见了亲人;和心爱的事物说再见,和自身的恶习说再见……在一次次说再见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一次次说再见,也引发了我们美好的祝福: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再见也意味着新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十一月的雨如期而至,似乎在试探这座多情小镇的底线;秋风萧瑟,也似乎在问我准备好了么?尽管吉他水平已不成问题,但看着别人的表演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我——零次表演经历,零次接触舞台,却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站上真正舞台的那一刻,我才发现这种感觉是多么美好。  雨滴拍打着大地,还未准备,大地就打起了节奏。倏尔,等待已久的钢琴传入我耳膜,夹杂着含羞的提琴声使人心旷神怡。一拍、两拍……八拍,尽管只有八拍,却像经
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这一次,故宫以新开放午门雁翅楼、东华门、宝蕴楼、慈宁宫4大区域,为自己高调贺寿。  从2500人因不文明行为上故宫“黑名单”到上千人为看《清明上河图》通宵排队;从首次向公众开放午门城墙东侧到门票或将全部网络预约,最近这几年,故宫终于成为一座真正走进百姓文化生活的博物馆。无论是之前发布的“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行乐图》动画版,还是专门给小朋友发布的APP《皇帝的
中国诗坛,人才辈出,其中“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负盛名的诗人,其田园诗文趋于完美,富有魅力,形成独树一帜的田园诗派,诗文所蕴含的平淡自然的朴素之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其辞官归家,每日荷锄,种豆南山下,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作为文化名人和隐士的陶渊明是我们的阅读对象,而他的人生经历和诗文情境也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素材。  【经典素材多维解读】  1.陶渊明很喜欢
夏天在知了高鸣的枝头放歌,在大海奔涌的浪花中欢畅,在青年人如火的热情中奔放。在艳阳高照的九月天,鼹鼠老师想带大家认识一些用青春的激情点亮世界,让世界更美好、更自由、更有创意的人。
【中考真题】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有如下的一段议论:  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并不漫长的成长经历中,一定也有过
【模拟金题】  青春岁月里,我们走过学校的教室,操场,图书馆……走过远方的高山,原野,村庄……也走过青春的懵懂,快乐,梦想……这些真实的经历使你有许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走过  【思路导引】  1.审题。此题为半命题作文,需要我们补充题目。从写作导言来看要写真实的经历,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雨是城市的不速之客。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了整个街道,被雨的屏障阻挡;汽车焦急地鸣笛,恨不得撕破雨的雾霭;行人犹豫在車缝间,与绵绵不断的雨做着斗争。  城市的一切都是快的,偏偏雨是疏懒的,它拖着软绵绵的身体,附在每一个角落。雨滴挂在眼角,凝固了因急切而欲溢出的眼泪;雨滴混在风中,缠住行人前进的脚步;雨滴打在玻璃上,以自己的威严告诉人们——慢一点儿。  但这一切似乎只有拥有天真好奇的眼睛的孩子能看到,
有句话说,心有多大,世界便有多美。在这个温暖的时代,你或许地位卑微,或许生活困难,甚至身有残缺,但只要你拥有健康向上的心态,就一定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最美天地。下面5个时代人物的故事,既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那些美丽的品质;也可以做为最新考场素材的积累,在平时或中考的作文中亮人耳目。  邓飞:“天真”改变世界  2015年10月15日,由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品牌活动“美丽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