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37912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均与“三农”问题相关,农村发展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农村金融不仅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而且其发展程度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通过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1995—2018年H省农村金融以及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H省农村金融从多个方面正向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应继续从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等入手,提升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2-0019-03
  目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有向农村地区偏移的趋势。历史数据表明,农村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是农村金融供给,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对于新农村建设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农村金融、农民收入两个概念作为研究对象,以H省为例,结合H省统计局公布的各项数据,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实证分析法等进行探究,以期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并对其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一)模型构建
  将时间序列数据用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常见用法是构造古典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的模型如式(1):
  其中,n表示样本容量,i表示第i个值,k表示解释变量个数,?着i表示随机误差项。为了消除量纲影响,对上述函数整理为: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根据前人成熟的分析范式,本文选取指标的代表符号及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本文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H省统计局,2013—2019年《H省统计公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官网,以及实地走访相关机构和单位获取的部分数据整理而得。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各年数据具有可比性,农村居民纯收入已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对任何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时,需要首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否则可能造成一个随机游走变量对另一个随机游走变量的‘谬误回归’。”[1]为确定时间序列数据没有随机趋势或确定趋势,本部分通过单位根检验,来验证变量的平稳性。运用Eviews软件对选取的影响H省农民收入的自变量X1(农村金融发展规模)、X2(农村金融发展效率)、X3(农村金融发展结构)、X4(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控制变量X5(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并进一步确定了其平稳性,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中结果分析明显可得,原始序列X1、X2、X3、X4的ADF统计量绝对值均小于5%显著水平下临界值,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上述变量都是含有单位根的非平稳时间序列。此外,再对不平稳变量一阶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差分序列由D表示,发现X1、X2、X3、X4的一阶差分都平稳。因此,得出X1、X2、X3、X4为同阶单整变量。
  (二)协整检验
  协整关系用来确定变量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单位根检验可以看出,变量X1、X2、X3、X4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需要进一步验证协整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结果可知,在5%显著水平下,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拒绝了原假设“None”,即表明变量之间一定存在至少一组的协整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接受了原假设“Atmost1”“Atmost2”“Atmost3”,即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向量,或者说存在某些指标对H省金融发展推动农村收入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因果关系检验
  若想进一步探究所选取的五个指标与因变量农村居民纯收入之间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还要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原假设为“X不是Y的Granger原因”,若检验统计量拒绝原假设,则认为X是Y的原因。同理,当Y也是X的Granger原因,则称X与Y存在互动因果关系,否则两者为单项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可知,X1与LY的因果关系检验中,F统计量为1.62633,对应P值为0.2258,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接受原假设“X1不是LY的格兰杰原因”;而“LY不是X1的格兰杰原因”中,F值为8.35415,P值为0.003,显著小于0.005,由此可拒绝原假设。同理可判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X1、农村金融结构X3不是LY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表面上看,H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及结构的关系不是很明显;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X2、H省农村金融密度X4、H省农村产业结构X5是LY的格兰杰原因。结果充分表明,H省近些年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金融密度不断加大,农民收入水平LY也因此而产生正向变化。
  另外,LY也是X1、X2、X3的格兰杰原因,两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LY不是X4、X5的格兰杰原因。
  三、政策建议
  “在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金融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不应动摇的,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正向作用关系不仅在理论和逻辑上是应该的和存在的,而且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是必须的。”[2]為使农村金融发展能更好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结合上述对H省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持续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机构投放到农村地区的信贷资金越多,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就越有利。因为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不仅可以丰富农村金融工具,还可以完善农村金融功能。虽然近年来H省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起步较晚,很明显H省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无法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农村经济若想以高速度高质量态势发展,需长时间持续落实扩大农村发展规模的工作,探索农村金融发展的新形式。相关机构需从多角度入手,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完善各类银行功能互补、相互协作的体系,弥补短时间内带来的损失。在阻止农村资金外流的同时,应增大农村地区的资金流入,更多的金融机构会为农村地区有贷款需求的经济主体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机会,也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经济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3]。   第二,继续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就农村贫困地区来说,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是否能提高,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H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H省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止步于此。本文建议在农村的生产经营中,农户和村镇企业要做到不断增加自身的投资价值,吸引资金流入。其次,相关金融机构可进行业务创新,根据当地实际发展情况研制一系列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快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金融效率的提升[4]。
  第三,持续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如何调整主要取决于农业贷款与农村贷款业务如何变化,而目前最常用的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的办法就是增加农业贷款。相关部门仍要以H省现有的优势农业为中心,配合其发展结构布局,设置合理的金融机构。如金融机构的业务要以服务农业为导向,不断创新金融业务的运作机制,在确保具有农业贷款的资质的基础上精简农业贷款的流程,减少农业贷款成本,确保资金确实用于支农等用途,为H省优势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便利。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为金融交易主体提供法律保障。
  第四,促进农村金融密度合理增大。本文认为,目前H省农村金融密度不能以均值进行考量,确实存在相对发展较好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较多、资源浪费的情况,但也不排除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金融机构空白的情况。银监会等相关机构应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对网点的设立进行调整分配,对空白地带进行填补、过度地区予以撤销,使得金融机构分配更为合理,由此提高农村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提高人们进行存贷款的便利性,减少农村金融机构过少导致的垄断竞争。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政府应从法律、财政等多个角度加大支持力度,如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支持金融机构的设立、设立专项基金用于金融网点建设,以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大资本的引进力度。
  第五,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目前H省产业结构调整演变速度稳定,但根据地方发展实际构建符合地方发展特色的产业结构、整合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各地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争取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加强对优势产品的推广。二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首先,粮食产量若要稳定增长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对粮食生产投入的增加必不可少;其次,农民是否愿意继续种粮也是一个关键原因,相关部门可出台种粮补贴政策,并落实到位,以此来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最后,可适当发展分支产业,如种植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三是丰富单一的农产品结构。目前来说,H省的农产品主要是小麦,结构较为单一且不具有优势。农民均种植小麦出售,一方面容易滞销,另一方面供给大于需求,农产品的价格也无法提升。多种原因造成的农民卖粮难的现象使得农民收入增加困难重重。因此,H省应在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多样化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  李鹤,张启文.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非农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6):111-114.
  [2]  溫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3.
  [3]  谭燕芝.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7[J].上海经济研究,2009,(4):50-57.
  [4]  余新平,熊皛白,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中国农村经济,2010,(6):77-86+96.
其他文献
摘 要:2018年6月,审计署发布35户中央企业2016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公告。依据该公告统计分析央企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的高风险领域,即成本费用、资产、收入、关联方及合并报表和所有者权益,进一步分析这些领域存在的具体违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这将对提高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财务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央企业;财务收支审计;高风险领域;审计对策  中图
期刊
摘 要:近日,证监会对獐子岛财务舞弊案的调查尘埃落定。水产养殖企业属于农林牧渔业中最为特殊的一类企业,拥有大量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不仅给企业造成存货管理上的困难,而且也给审计师带来极大的审计风险。獐子岛自上市以来发生了4次扇贝集体死亡或逃亡事件,给市场留下了诸多疑问。聚焦此案中的审计问题,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思路,剖析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注册会计师对水产养殖企业的特有风险应
期刊
摘 要: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财政性资金的绩效评价更是重中之重。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数据,对照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绩效评价,在整体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失分项进行分析,针对H县扶贫小额信贷申请贷款比率低、贷款投入的经济效益不高、技能培训及就业指导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扶贫小额信贷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小额信贷;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艺术产业的发展,民间艺术作为广大群众的智慧结晶,与现代文旅产业加速融合,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立足地方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民间艺术产业既融合了传统的文化风情,也具备着新型产业特点,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艺术产业化的发展布局中,陕北道情作为北方地区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结合地方旅游特色产业的过程中,焕发出巨大的生机。以陕北道情为例,探究民间艺术促进地方旅游发展的举
期刊
摘 要: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之一,为解决我国特殊养老服务人才紧缺的问题打开了新局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混合所有制办学优势,将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也是增强社会养老服务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的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各行业提出“持证上岗”的要求,“考证”成了当前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砝码。通过对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考证与就业之间的初步关系,并在分析考证原因的基础上,对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学生自身等提出建议,即政府要不断完善就业保障制度,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学校要加强就业能力培养,学生要做好职业规划并理性对待考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期刊
摘 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乡村旅游在特殊的旅游扶贫政策下应运而生。21世纪初,伴随着其迅猛发展的势头,乡村旅游的很多弊端也随之暴露,其矛盾从本质上看大多是围绕着各个相关利益主体而展开,这必然不利于当地旅游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衡量一个乡村的社区旅游增权程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衡量当地村民对自身旅游增权的感知程度。因此,旅游社区必须要赋予社区居民以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和心理方面的权力,让居民切身感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中小企业在就业上能够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留不住员工,许多员工在企业经过培训、几年的工作锻炼成为企业可用之才后又选择了跳槽,尽管企业也做了很多努力,但员工流失问题依然严重。通过介绍芊墨文化艺术培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芊墨公司”)员工流失的现状,剖析导致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从员工流失的原
期刊
摘 要:目前,随着山东省内各类白酒相关企业产品的层出不穷以及实力的日渐加强,大力抢占山东省内的白酒市场成为各大白酒企业的重要选择。古贝春酒业销售主体位于山东内部,在山东西部销量比重大,但存在省内销售不平衡的问题。以古贝春酒业品牌为例,结合社会效益与企业利益要求,分析当前其存在的营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古贝春酒业;SWOT分析;营销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5
期刊
摘 要:乳品行业属于民生行业。近年来,由于“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乳制品消费迅速增长,乳品市场快速扩大。通过PEST和 SWOT法,发现产品差异化与“以质取胜”是伊利集团战略制定及实施的根本点,以此挖掘其品牌和技术等竞争优势,同时针对劣势和面临的威胁提出战略调整建议,以期为伊利集团未来发展和同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差异化;“以质取胜”;伊利集团;P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