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CABG)患者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在术前、术中解除主动脉十字夹钳即再灌注即刻、30min、60min、90min、2h、3h、4h、5h、6h、12h、24h采取动脉血检测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蛋白I(cTnI)。共连续检测了50例。按临床表现分为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结果:①对照组(40例)的H-FABP、CK-MB、cTnI在手术前后均没有明显变化。②在心肌损伤组中(10例),在手术前血清H-FABP值为(3.56±1.2)μg/L,在术后(0.85±0.2)h血清H-FABP开始升高并达到峰值(72.4±18.1)μg/L,比CK-MB和cTnI均明显提前(P<0.0001);血清CK-MB值于(4.9±0.6)h开始升高,于(5.9±0.2)h到达峰值(64.4±17.6)IU/L;cTnI值于6h开始升高,于(13.8±5.7)h达峰值(11.6±4.6)μg/L;再灌注即刻的H-FABP值和H-FABP的峰值呈显著正相关(r=0.88,P<0.0001);H-FABP的峰值分别与CK-MB峰值、cTnI亦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001和r=0.87,P<0.0001)。结论:CABG术后监测H-FABP能早期发现心肌损害,并能预示心肌损害的程度,H-FABP是极具前途的血清心脏标记物之一。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活动本质是一种思维训练活动,学生在大量数学知识学习之后获得的技能和素养就是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目标,分析了当前小学生数学思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轨道结构故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重构信号的稀疏基与测量矩阵,将原始振动信号稀疏重构,解决了轨道振动信号在设计分类器时会出现"过拟
<正>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创造了俄罗斯的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
<正>平北抗日根据地对晋察冀乃至华北抗战的胜利,对抗战胜利后党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进行国内斗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牵制了大量日伪军,对平西抗日根据地起了护卫和
一、自主学习理论的内涵近些年来,随着学生自主性方面的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及教学的日趋现代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学界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共识。国内外许
2014年北京现代史研究在平稳发展中,推出了不少颇有特点和学术价值的论著,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呈现多点突破之势。五四运动在长期深入研究基础上实现视角创新。抗战史在抗
<正>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HBV)感染呈世界流行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如何阻断HBV感染后的慢性化成为乙肝治疗中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使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患者的远期心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PCI治疗患者117例,按是否使用国产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