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据”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5002554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总有学生反映议论文写不出新意,写来写去都是千篇一律、异口同声,没有令人眼前一亮之感。“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广大学生见到作文时的普遍心态。“文章一枝花,全靠例当家”。对写作而言,厚积方能薄发,胸藏万汇方能吞吐翕张。文章如果只有大体的支架,而没有具体材料的支撑,就会像没有枝叶的树,干瘪无味,毫无生机。就此问题以下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做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关心社会热点、现象,从生活中寻找新鲜素材——与时俱进的材料,不仅能给读者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这些材料包括新人、新事、新情况、新认识、新创造、新经验、新思想、新观点、新风尚等。从广阔的现实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与闪光点。
  例如,有一次,作文的主题是“得与失”,该立意并不难,判断文章的高下就集中在论据的选择上。而另一个同学选择了这样的论据:云南“碧沽天池”边的当地居民热烈欢迎电影《无极》剧组来此拍摄,引以为豪的美景在剧组撤离后竟然面目全非——生活垃圾、人造钢架、一百多个桩、简陋的公路、一座破败木桥。取得巨额票房的《无极》剧组已胜利“班师”获得了唯美效应,获得了高额利润。可是,美丽了百年的花海胜景将难以再现,世外仙境般的碧沽天池被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这种开发所获得的业绩以美景成垃圾为代价,长久地“失”了许多无法弥补的美。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反映了这个时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分数的高低不言而喻,所以应选取那些更有时代感,更有个性的东西,写作水平就有望提高一个层次,避免“老生常谈”。
  活用课本中的经典素材——课本是一部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特别是现今中学生的教材,几经修订、完善,内容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这些可以是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同学们应该练就“深挖、深掘”课本的本领,巧妙地运用其中的精品,同样可以使写作平中见奇,文采飞扬。
  可以以“忘与不忘”为例,可以联想:杜甫忘掉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无干处,不忘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海伦·凯勒忘掉的是双目失明的痛苦,不忘的是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史铁生忘掉的是肢体残疾,终生与轮椅为伴的痛苦,不忘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沉思考;霍金忘掉的是高位的瘫痪,不忘的是以非凡的韧力和卓尔不群的聪慧在物理科学的巅峰上进行执著探索。
  如果我们学习时,多“三思”,就会获取一个个经典,发现教材即是一个“宝库”,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整理。
  抚今追昔,谈古论今——“抚今追昔”就是用典型的历史事实阐明主旨的方法。它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叙述史实,可以具体,可以概括。对人尽皆知的,要概括叙述,对人们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
  例如,以“尊严”为主题的一次写作,有同学这样写道:尊严是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尊严是陶渊明“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尊严是苏武放牧匈奴十九年而坚贞不渝的气节。每一句都有一个历史事实,既简明扼要,又非常有说服力。
  聚焦名人,全面储备资料——这是现在的高考优秀作文中运用非常普遍的技法。聚焦一个特定的伟人、领袖、英雄、诗人、作家,可解决作文无米下锅的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曾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一个名人或一本名著,全方位地掌握资料。
  比如以“宽容”为主题的写作,有同学写: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先生个性倔强,且太爱“独立思考”,在上司面前常常“不听话”,有时不仅顶撞上司还批评上司。有人提议将他撤职,但麦克阿瑟不为所动,郑重答道:“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于是艾森豪威尔照样干他的上校,而且后来干上了总统。包容者与被包容者都能两全其美,我们何乐而不为?所以,生活中应尽量做到理解不同、允许差别、包容相异,消融人际矛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观察自然万物,寻觅奥妙哲理——“山令人古,水令人远,花令人醉”。人与自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万物是我们承载情感的驿站。自然万物有神韵,需要体味,需要感悟,也需要表达。把人的哲理赋予外物,外物即承载着奥妙哲理。用心灵感知它们,它们也有了人的灵思。
  比如以“不要苛求万事如意”为主题的习作,有同学写道:太阳的光芒普照万物,我们怎能苛求自己的花朵必须盛满阳光?处于阴影处,你要做的,不是蛮不讲理地要求太阳的光线拐个弯照到你,而是自己努力拐个弯,寻找太阳。玫瑰虽美,总要有根,那或许就是你,不要抱怨自己不是红硕的花朵,不能赢得世人的赞叹。乐观一点,根的人生同样缤纷。曾被山里的幽兰折服,它们不愤懑自己的花朵无人观赏。它们不问自己的位置为什么是人迹罕至的深山。它们只知道,漫山遍野地开出自己的色彩。作者却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发掘出它们独特的一面。我们身边共同围绕着这些姿态万千的自然之物,所以有一双善于发现、观察的眼睛非常重要。
  文学形象可入文——名著中作家创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有些人物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经过了时间的历练。把其引入文中同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等,《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周瑜”、“诸葛亮”等;《水浒传》中的“林冲”、“宋江”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如来佛”等。古今中外的经典人物形象都可以,“简·爱”、“桑提亚哥”、“卡西莫多”等,不再一一列举。均可从他们身上发掘出各种闪光的人格魅力,找到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契合点。
  时尚文学,优美歌词亦可入文——有的歌词积极健康、催人奋进,也不失为好的素材。例如《爱拼才会赢》、《我的未来不是梦》、《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但愿人长久》等。中学生本身就是许多歌迷,他们掌握了许多这方面的信息,老师稍加点拔即可。
  凡人小事,小中凡大——即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一个镜头、一幅剪影、几句人物语言,在对其精雕细刻中反映出大主题,言浅而旨深,文近而意远。这种写法可以偶尔为之,切不可对小事人为拔高,牵强附会。
  以上拙见,是几年来从作文教学中获得的几点认识。行之是否有效,还望同学们笃行之。多储备些论据,选出更有时代感,更有个性的东西,丰富文章,这样同学们在写作中的难题就可变难为易,写作水平自然便可提高一个层次。
其他文献
摘 要: 《长腿叔叔》通过书信形式记录着女性主义代表捷茹莎的成长历程,一封一封没有回音的信几乎是汇报一样完全重现了她的生活,她的双重性格,她性格中的二元对立与自我矛盾,只有把握住她性格中的这种自我矛盾,才能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她与长腿叔叔的如灰姑娘般的爱情童话。  关键词: 捷茹莎 女性主义 二元对立 自我矛盾  捷茹莎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她的性格之中存有截然不同的两面,刚性与柔性并存,
摘 要: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而其特色文化更是影响深远。本文从中国清代后妃称谓的英译中品析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基于此,从社会、思想、宗教等角度提出想法,以期帮助翻译者与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关系,促进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 妃嫔称谓 《甄嬛传》 翻译 文化差异  一、引言  不同民族对各自国家文化有不同的解读,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主要是由于思维上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思想、宗教等方
摘 要: 当前,某些教师在“付出与索取”的认识上出现心理失衡在所难免,但教师作为特殊群体,要通过换位思考,正确认识“付出与索取”,树立高洁职业操守。全社会更应该营造良好氛围,让教师以平和心态积极对待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付出 索取 换位思考 健康  “付出与索取”是每个社会人都思考并面对的现实问题,在物质高度发展的社会,很多人对于“付出与索取”在心理认识上会出现失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兴起,国内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毕业生境外实习、就业这一新型就业模式,但未具规模。本文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在海外就业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展开调研,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境外实习、就业现状及制约因素,高职院校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资料,对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境外就业 就业指导  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国际化
据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了解大学生的求职行为特点,探究影响学生求职的因素。  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行为的研究,不管对人力资源还是对于学校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求职行为是成功就业的前提。求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段痛苦的历程,有效的求职行为能够缩短痛苦的时
智慧教室是当下教育信息化一个炙手可热的热词。本校阳翟小学于2012年2月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数字化教室与创新教学研讨会”活动,在专家智慧讲座的引领下,将“智慧教室”概念引进来,更有幸得到台湾科技领导及教学科技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吴权威教授慷慨捐赠“智慧教室”设备,从此拉开智慧教室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并一跃成为同安区教育信息化改革创新的先驱。  智慧教育不仅仅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相结合的一种技
摘 要: 同学们若养成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解题后反思的习惯,既可促使其牢固掌握“双基”,又可深化其对问题的理解,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同化,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关键词: 解题后反思 高三数学复习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体系  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同学们为了复习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熟练掌握解题技能,力求把知识好好地记住、用熟,他们每天都要做大量习题.部分同学由于对
美术课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不能简单停留在教学生画几幅画,了解几幅世界名作或者几位著名画家的阶段上。素质教育新时期,应该赋予美术教育新的内涵和使命,尽可能让每一个四十五分钟都能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审美意识和审美素质的作用。  大量教材内容,众多名词术语,如果只按照书本所写的那样“灌输”,只把审美教育局限在几幅插图和几段解说文字上,
摘 要:本文对首届“外研社”全国阅读大赛的题型设置及考察方式进行了剖析,并以英语专业参赛学生的视角,综合分析了此次大赛所反映出的现阶段大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英语阅读的针对性教学及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阅读大赛 阅读能力 自主提高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继英语演讲和写作大赛之后,外研社于2015年9月至12月首次举办“外研社杯”全国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的文科生比省城和大都市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所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显得更为迫切。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作者以《语言学纲要》“导言”部分为教学内容做了有益尝试,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地方院校文科生 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自主学习能力的论文可谓汗牛充栋①,然而大多是就教的角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