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期望理论的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非物质激励及物质激励对绩效行为影响的差异及原因分析——以LN学院为例

来源 :知识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5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某民办高校为例,基于期望理论公式"激励力(M)=效价(V)×期望值(E)",在已有非物质激励对工作绩效行为及离职意向具有显著影响的研究结论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物质激励对任务绩效、超常任务绩效、周边绩效以及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证实,物质激励的效价(V)、期望值(E)以及作为效价和期望值乘积项的激励力(M)对工作绩效行为及离职意向不具有显著影响。最后,通过德尔菲法分析了非物质激励、物质激励对工作绩效行为及离职意向产生不同影响的差异性原因,为管理者进行员工的绩效行为及离职意向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其他文献
在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的升级背景下,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的力度,因此,急需创新人才以支撑技术改造,实施"卓越技工"人才培养计划,突出学生的职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不断丰富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和服务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我国高校逐步开展分类管理的活动,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定位,图书馆在职
缘起在2007年4月份学校的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中,我应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的邀请,参与了一个校方主办的国际交流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角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科学院。该机构从名称上看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