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站在城市的边缘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ddv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盾文学奖颁奖的前一天,毕飞宇去了国外,参加一个为期十天的艺术节。在此之前,他刚刚参加了上海书展,与勒克莱齐奥做了对话,还与骆以军、董启章一起代表两岸三地的作家探讨了“华语文学写作的未来”。他不相信自己能够拿到茅盾文学奖。因此,当他以《推拿》获奖时,媒体的记者根本找不到他,他家的电话一直没有人接,而他也从来不用手机。
  近几年来,毕飞宇的新闻不是获奖就是拒奖,他的名字几乎都与各大文学奖项紧密相连。今年3月,他已经凭借英文版《玉米》获得了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而现在,他的《推拿》终于拿下了中国文学界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茅盾文学奖。
  《推拿》这本书是从生活里来的。长期的伏案写作,毕飞宇的脖子、肩膀都落下了病灶。为缓解疼痛,他经常去离家不远的一个盲人按摩店按摩。他喜欢那些看不见的人,看见他们就格外亲切,店里的每一个师傅,都和他聊过天……一个封闭的世界由此打开。“就像徐志摩第一天戴上眼镜吓了一跳,因为他看到了漫天的星斗,他没想到天是那样的。当我决定写《推拿》的时候,我觉得我戴上了徐志摩的那副眼镜。其实,我要写的那些生活和故事,生活里面已经帮我配备好了,只不过我以前一直没发现而已。”
  读过《推拿》的盲人读者很激动,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一本讲述他们真实生活的书了。而对那些健全的读者来说,《推拿》打开了一个沉默、封闭的黑暗世界,他们看到了盲人的快乐和忧伤,爱情的美好和残酷,生命里的虚无和颓废,人性里的丑陋与光明。
  
  《推拿》是没有文学野心的作品
  
  新民周刊:还记得你刚毕业到学校当老师的状态吗?
  毕飞宇:我们的学校是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但我带的学生都是健全人。他们毕业以后都要去当老师的,教那些残疾学生。我当时带的是盲班和聋班,公共课包括文艺美学、大学语文。学校现在是大专,我去的时候1987年,当时还是个中专学校。
  新民周刊:《推拿》和你的这段经历有关系吗?
  毕飞宇:《推拿》与我当教师的经历没有太直接的关系。2000年以后,南京的小街上开始出现盲人推拿,我家附近有个推拿中心,我写作累了或者体育锻炼结束以后,我会去推拿中心按摩一个小时,放松一下肌肉。这个店的生意不是很好,我没事的时候和他们一起玩,坐在门口和他们聊天,与他们相处得特别好。因为我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盲人就是我学生的学生。
  后来我在美国的时候,决定写《推拿》。这个长篇小说和其他小说不一样,我一点都没有想过小说的修辞问题,也没想过我要达到什么美学目的。这完全是一部没有文学野心的作品,我只想写出我看见的、了解到的、想到的他们那个封闭的世界。
  新民周刊: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毕飞宇:你没有孩子时,在大街上看不到孩子,有了孩子发现满大街都是孩子。当我开始关注盲人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但凡出来打工的盲人,都非常好。我在一群盲人中处的地位很特殊,他们对我很尊敬,每个人都和我分享秘密,比如怎么处对象这样的个人隐私话题。从他们的天性来讲,也是比较开朗健康的。可以说他们比我还开朗,每次我跟他们相处,他们给我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我带给他们的快乐。可以说他们的乐观很让我感动。作为一个健全人,我借助于盲人,以《推拿》描述了一个错位的世界,在他们的命运和经历里,我看到和我们同样的遭遇。
  新民周刊:你怎么去了解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呢?
  毕飞宇:盲人靠触觉代替目光来交流。我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很有经验,你和盲人相处三四天,肯定和他们有肢体接触。我和他们的交流是靠说话和肢体动作,比如我们坐在一起,手会拉着手,还有各种动作。
  新民周刊:那些读过《推拿》的盲人怎么读你的作品?
  毕飞宇:他们依靠一种网络系统,所有网络文字在经过转换以后都会变成声音,而且他们听的速度极快,是我们健全人的几倍,那种声音只有他们能够听得懂。我没有想到的是,《推拿》在新浪网上只连载了一部分,而在盲人网络上已经有了全本。我将来一定会出版一本盲文版《推拿》,送给那些没有电脑靠手抚摸阅读的盲人朋友们。其实,盲人希望主流社会接纳他们,哪怕谈论他们。所以,他们很高兴读到《推拿》。
  新民周刊:《推拿》和以往那些描写盲人生活的文学作品有什么不同?
  毕飞宇:我考察了以往有关盲人的文学作品,基本上是两个功能,第一拿盲人做一个镜子写正常人,第二拿盲人做一个象征反映社会问题或者说写出一个哲学思考的,还有些与残疾人有关系的作品把残疾人作为励志对象。
  我没有见到过一本真正把盲人作为描述对象的书,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我都没见过。那种真正切入他们内心,走入日常画面的小说,我没见过,那我就要写这样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在中国作家里,恐怕是没有人比我更加了解盲人的生活了。
  直到我把《推拿》写完以后,还有人很遗憾地问,为什么你的小说写完以后,一点象征意义都没有?没有正面、积极、向上的东西?我只想纯粹地写盲人,把每一个人物写得很饱满。那么多的文学形象都可以没有象征意义,它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人生性格,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成立,为什么我们写盲人的时候非得给他一个象征?我只想把盲人的内心、盲人的人际、盲人的生活,盲人的故事诚实饱满地呈现给这个社会,仅仅作出這样的阐述,我就很满足了。
  我决定把残疾人当普通人写的时候,不可能不涉及盲人身上丑陋、畸形的一面。我不希望在我的小说里面只写半个盲人,这是不可以的。在写作过程中,碰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对我情感是很大考验,最后我还是做一个小说家该做的事情。
  
  站在城市和乡村之间
  
  新民周刊:从农村到城市这段经历,对你成为作家有帮助吗?
  毕飞宇:当然,我记得,杨家庄当年像原始部落一样,墙是泥做的,房顶草做的,做饭生火烧的是草,衣服是棉布的,没化纤,当年也没有电,没有任何机器。我父亲是兴化县城机关干部,他被打成右派,分配到那里,完全是个异乡人,与当地居民格格不入。父母的方言也与当地不一样,这边小孩总在模仿我父母讲话,而我讲杨家庄方言。
  从出生到童年,我都是在农村度过的。我父亲是教师,我跟随父亲是城镇户口。我是个地道的乡下人,但乡亲们却不认我,他们认为我是“城里人”,我又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城市也没有什么感觉。所以,我一只脚踩在农村,一只脚踩在想象中的“城市”。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我自豪又自卑,两头都落不到实处,只觉得处处和别人不一样。
  新民周刊:报社记者对作家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海明威等很多人都曾经是记者,后来他们也成为非常好的作家。
  毕飞宇:我到《南京日报》是很戏剧性的,当时我在新街口邮局里面,买了份《南京日报》,报纸上面有招聘广告,交两块钱就可以去报名。南京日报社刚好就在邮局对面,我身上只有三块钱,花了两块去报名,通过七轮考试我就进去了,完全是个意外。
  我很快认识到我不是干新闻的料子,新闻和文学完全是两码事。这一点,尽管那时我在理性上也有点知道,但只是到了实际工作中才发现,走错了,根本就不能去的。所以1998年我到了省作协的《雨花》杂志编辑部。
  新民周刊:南京对你来说,是一个好的城市吗?
  毕飞宇:我第一次来南京时,还在读大学。那次对南京的感觉非常好,所以毕业就来了这里。在南京生活了20多年,我也成了南京人。我最爱的地方是东郊,每次有外地朋友来南京,特别是国外的朋友,都会带他们到东郊去。
  还有一个原因是,南京人对友谊的忠诚度非常高,对朋友看得格外重,这在城市里是不多见的。而且这个城市里有那么多的作家,大家有很多交流,这一点也很重要。写作是个清苦的活,朋友们的交流和鼓励,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有信心可以走下去。
  新民周刊:作为专业作家,你每天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是怎么样的?
  毕飞宇:一般来说,我会在9点左右起床,然后读书,吃饭,做咖啡或者泡茶,抽烟,感觉好了,就开工写,一口气写到下午三四点,去外面吃“午饭”,吃完饭翻翻书,我老婆回家了,孩子放学回来了,晚上再去出版社的健身中心,和朋友们打乒乓球,出一身臭汗。生活规律、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
其他文献
布兰·斯塔克说:“我看到国王了!他带了上百人来!”这一幕发生在《权力的游戏》第一季第一集,说完这话后,国王就来了:带着王后、宠臣和上百随从,来到边陲重镇。这时你会想什么呢?嗯,上百号人……苏轼在密州当市级干部时,打一次猎,“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考虑到苏轼豪放爱吹牛,打个折,百余骑总也有的——可也足够赶上人那边国王待遇啦。  自然,值得我们自豪的还不只这些。《指环王之双塔奇兵》里,罗翰国听说强兽
任务单引导、微课支撑、有效实现课堂翻转,其渗透的是“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的理念,实现的是“个性发展,共同成长”,促进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有效的课堂翻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效的前置学习,前置可以是上课前,也可以是课堂前半部;二是有效的课堂内化。而两者的基础就是自主学习任务和微课,没有自主学习任务的引导,学生的前置学习会迷失方向,没有微课,学生的自主学习将失去有效的支架。怎样有效地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制
据《日本经济新闻》刊文称,日本正越来越广泛地向海外宣传日本茶。在相关出口国市场上,日本茶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较弱,与中国产的茶叶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为此,日本希望能够通过相关宣传活动来提升日本茶的品牌实力,从而扩大出口。  以振兴日本茶以及茶文化为目的组成的团体——日本茶业中央会,准备在2015年意大利举办的“米兰世界博览会”上宣传日本茶。届时将会说明日本茶与其他产地的绿茶的区别、保健功效,以及茶会等
3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2012年全球有八分之一的死亡人数是由于空气污染问题导致的,目前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头号环境问题杀手。空气污染导致人类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飙升,2012年人类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和中风)发病率的80%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报告特别指出,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威胁不仅仅集中在像北京这样经常被厚厚的雾霾笼罩的特大城市,空气污染无处不在。在东南亚和太平洋西岸的中低收入国家是空气污染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非洲中南部的赞比亚出现了一股“淘铜热”,许多外国人,尤其是西非商人纷至沓来,到赞比亚中部的铜带省开矿建业。他们在给赞比亚带来丰厚资金的同时,也在铜带省掀起了一股“跨国婚姻热”,其中不少外国男性商人与赞比亚女性结了婚、成了家。从那时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这些跨国婚姻中的赞比亚女性生活得如何?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许多外嫁的赞比亚女性并没有过上外国商人在结婚之前承诺的幸福
现今美国社会里最富裕的那群人,也就是人们通常戏称的全民中的“百分之一”,过着修道院式的隐居生活——当然,得赶紧补上一句:“修道院”高踞于芸芸众生之上,“隐士”们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尘世里的“修道院”  康涅狄特的格林威治,加利福尼亚的比弗利山庄、马里兰的波多麦克,都是类似的“修道院”,也就是举世闻名的富人区。比如作为洛杉矶“城中城”的比弗利山庄,整个社区沿着蜿蜒的街道展开,人行道边棕榈树影婆娑
摘要:半偏法测毫安表内阻的实验虽然不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但由于其实验方法巧妙、操作简便、精度较高,在电学实验设计中堪称典范;THUSSAT诊断性测试电学实验题通过半偏法测毫安表内阻、毫安表改装为电流表、电压表量程扩大等小实验的组合,体现实验能力考查的基础性与综合性;通过考纲外实验命题凸显创新性实验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THUSSAT诊断性测试命题思想对中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刷题刷不
毫无疑问的是,这次反“服贸”风波证明,台湾不乏勇气“出来面对”的学生。但对服贸协议内容尚未弄清楚就仓促反对的学生来说,“永不放弃”的是什么,如何有分寸地坚持“永不放弃”的做法?恐怕还是一个需要长期反思的问题。  很明显的是,反服贸学运不仅事件本身令人困惑,也可能加剧台湾经济困境。  4月8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两年来首次评论两岸协议说,学生占领“立法院”甚至攻占“行政院”,对于民主地区而言,都是不
2013年5月,杰尼索夫·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再次来到中国,他这一次在中国的职位是俄罗斯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杰尼索夫1952年出生于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从18岁起就开始学习汉语,而当时中国与前苏联的关系正处于低潮期。  1973年,他作为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以实习生身份来到中国,在苏联驻华贸易代表处担任翻译。1974年,杰尼索夫回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上世纪80年代,他成为苏联驻华贸易代表处
1954年,在编制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陈云提出了“四大比例”的主张,即农业与工业、轻工业与重工业、重工业各部门之间、工业发展与铁路运输之间要按比例发展。  在“四大比例”中,陈云非常重视农业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国情就是农业占主导地位。“‘农轻重’的排列,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他看来,农业问题关系到稳定的大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陈云强调,“对粮食生产绝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