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如何开展识字教学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dori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我坚持三步走: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培育语文素养。
  1.创设识字情境,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变换识字。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变一变的方法加强汉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系统地识字。比如,学习了“大”,可以启发学生说说“大”都能变成什么字。学生很快回答出:在“大”上面加一横变成“天”,加一撇变成“夭”……
  猜谜识字。用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猜出汉字,能加深学生对字形及意思的理解。比如,学习“坐”时,出示的谜语是“两个人在土堆上”,学生根据“两个人”和“土”猜出是“坐”字。
  随文识字。我们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识字。例如,学习“才”时,首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个字的句子(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让学生比较有“才”和没有“才”的区别,理解句子中有了“才”就能充分表达盼望天快亮的急切心情了。
  此外,还有游戏识字、顺口溜识字等。
  2.遵循汉字规律,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利用象形、指事造字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独体字和偏旁部首。比如,在学习“日”字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里面点上一点,告诉学生这就是最早的甲骨文。教师接着书写金文和小篆,这时有人会小声说:“老师写的好像是‘日’。”当教师写完楷书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喊出:“日”。教师带领学生继续理解“日”的含义:“你们知道哪些字有‘日’吗?”学生会说出“早、晨、晚、时、间”等字,并发现带有日字旁的字和时间有关系。学习指事字时,就重在让学生在分析字形中理解字义。如,在横线上用一点或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则是“下”字。
  利用形声、会意造字方法学习合体字。比如,学习“棋”字时,通过右边的“其”知道了“棋”的读音,从右边的“木”知道了最早的棋子是用木头做的。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组词,还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与同音字“齐”“其”比较,与形近字“琪”“期”“旗”比较。此外,还可以利用汉字偏旁的特殊意义进行字族识字教学。
  3.鼓励自主识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自学识字。学生已经认识的汉字就让学生来说,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你认识这些汉字吗?说一说它们的读音,用这个字可以组成什么词或句子?……”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汉字有系统的认识。
  合作识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所学汉字的认识,各抒己見。在交流中,学生不仅向其他同学展示了语文知识的积累,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诗话》)是近代汉语时期重要的白话资料,口语程度相当高。《诗话》中的数量表达形式复杂多样,包括七种事物数量、两种动作数量和两种概数表示
2017年北京高考首次增加了对文学经典阅读的考查,用高考的指挥棒撬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既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同时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怎样调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怎样把阅读与考试进行对接?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才有效?下面,以《平凡的世界》一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前期准备——披文入情,虚拟身份  首先,提供简要的关于作者、作品内容的材料(包括作者介绍
期刊
当美国太空探索公司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被问及是否相信上帝时,他迟疑了一会儿,然后用温和的南非口音说:“我相信宇宙是可以解释的,而你可能称之为上
期刊
当前我们的课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被挤压、课堂提问缺少深度思考、教师唱独角戏等。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教师心中缺“标”:大到对国家、市区级层面的相关教育政策理解不透彻,小到对课标要求、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理解不到位。其二,教师心中缺“法”:对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缺少设计或盲目追求多样而忽略实效。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引领、监控:缺“标”,补“标”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80”后一词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的一个代名词,是指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以此来讨论19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女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涉江》)对游子而言,故乡是一个永恒的存在,思乡是一种割不断的情怀。无论是读书为官,还是戍边、经商;无论是身在庙堂之上,还是沦落江湖之远,这种情愫总会与之相伴。近研马愉《澹轩文集》,我感觉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浓浓的乡梓情怀,这位荣显之极的状元的故园之思,数百年之后,依然撼人心弦。对此作一番钩沉,除了有所寄托外,也能借以观察传统社会中士人和家乡的关系,以及“城”与
日语专业听说技能的培养是日语教学的重点,听说能力是语言水平的重要体现.众所周知,语言是一门工具,掌握外语就是会用外语.这里的“用”,不仅指的是会看、会读、会考试,更为
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小学生的基础素养和基本能力,学校引入了“自主识字、自我阅读、自能作文”语文“三自”整体改革项目。该项目在大语文观指导下,以识字教学改革为根,以阅读教学改革为源,以习作教学改革为本,以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为魂,对母语教育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三自”项目有机融合推进师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自主识字,为学生们大量阅读打下坚实基础。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学校每周安排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