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化就业技能谈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程制图是工程界的“语言”,良好的制图技能是工科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敲门砖”,它已成为一项基本的就业技能。怎样强化该项就业基本技能,是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者通过对吉首大学园林制图课程十余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总结,提出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就业技能 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吉首大学园林专业
  虽然计算机绘图在提高绘图速度、质量方面相对传统绘图方法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只是一种绘图手段,不能取代传统制图[1]。另外,有研究表明,尺规作图水平差将导致CAD绘图能力不高[2]。良好的制图技能是工科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敲门砖”,制图专业技能已成为一项基本就业技能。园林制图课程是吉首大学园林专业在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针对该校园林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动手作图能力较差,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对动手能力的需求的现状,吉首大学为提高学生就业技能进行了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教学改革思路。
  以提高就业技能为目标,围绕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其改革思路为:(1)依据当前就业市场对专业技能的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2)依据教与学的自身规律,针对专业技能获取途径及特点,改革教学方法;(3)以改革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为驱动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教学内容改革。
  (1)教材的选用与教学内容的调整。
  依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选定课程教材,目前我校园林专业选用的教材是由吴机际主编的《园林工程制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该教材内容较为全面,主要包括制图基本规范和基础知识、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三大部分内容,并对计算机绘图做了简要介绍[3]。依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强化就业技能培养目标,以选用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框架并做如下调整:①增加园林素材表现技法内容,主要讲述园林植物、山石、水体、小品等要素的钢笔画表现技法;②标高投影章节结合园林施工图章节增加土方量计算内容;③透视投影中增加“量点法”绘图方法的教学;④同坡屋面在实际的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较多,适当增加内容并补充练习;⑤删除计算机绘图内容,编入该专业所设的CAD课程中;⑥实例讲述内容中删除传统教材机械模具实例,增加园林工程实例。
  (2)教学重点和学时的调整。
  根据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动手画图能力,特别是徒手作图和画透视图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做如下调整:①把园林建筑图、园林工程图的徒手作图及透视图作为教学重点,适当增加学时;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是园林专业毕业生的薄弱环节,要讲详细、讲透彻,适当增加课时;③画法几何主要是研究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空间形体的图示法和在平面上利用图形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法,因此这分重点讲述各种投影法的原理及作图方法,对线面和面面的相对位置及相贯线的内容可以略讲,并适当减少学时;④透视图章节中阴影、倒影和虚像部分内容,考虑其实用性,结合该专业园林绘画课程讲述,在本门课程中略讲。
  3.教学方法改革。
  (1)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实施立体式教学。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①讲授法:采用口头阐述的方式,结合课件,解释和论证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的基本理论,阐明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的基本规律和要求;②讨论法: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具体的问题或课后作业,组织或由学生自发进行讨论,在寻求几何问题正确答案或一题多解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营造学习氛围;③演示法:一方面选取优秀的园林制图作品、经典的案例,以实物或多媒体的形式,直观展示。另一方面,教师以现场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解题思路与演示制图过程,让学生结合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培养空间构思能力;④探究法:针对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的部分深层次、热点问题,如“异形同坡屋面的投影画法”、“用网格法绘制圆形透视”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与创新能力。
  (2)依据技能获取的过程与规律,强化实训练习。
  制图技能是园林专业的一项就业基本技能,然而技能的获得不能光靠理论的传授,更多的是亲躬践行。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制图这项职业技能,教师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与实践:①构建一套与理论课相配套的制图实训练习体系。在原有教材配套练习题的基础上适当增删,补充上述重点教学内容的练习项目,增加园林工程制图实训项目。对于略讲的章节,选做部分有代表性的习题,删除重复、类似的练习项目;②“一课两练”,课内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前者巩固理论,后者熟能生巧,提高技能;③与其他专业课程“同步合练”。如标高投影练习与园林工程测量课程结合,透视投影与园林绘画课程结合,同步合练,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④紧贴工程实际,实施“实战式”训练。这个练习主要是在课程结束后的实训周进行,通常结合实际的园林工程项目,要求学生徒手绘制总平面图、植物配置平面图、断面图和局部透视图或整体鸟瞰图,这种“实战式”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就业技能,提前实现了与未来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对接。
  4.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4],实施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并重,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情况,作业占总成绩的30%,促使学生认真完成课内外练习;②加大期末考试作图题的比例。期末考试作图题的比例应达到70%以上;③期末考试强调制图综合能力,强调贴近园林工程实际。这样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可以增强动手能力。
  二、教学改革效果与评价
  园林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自2004年开始逐步实施,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改革前同期比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提高。   1.学生的绘画表现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学生园林素材的表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使线条运用、透视关系处理、明暗色调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该专业学生在该校举行的“设计与表现技能大赛”的获奖名次和人数都大幅度提高。
  2.提高了学生绘制和阅读园林工程图纸的能力。
  学生绘制和阅读园林工程图纸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将来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空间感和空间构思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后续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及毕业后的规划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考核方式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随着手绘技能的提高,学生逐步获得了专业成就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讨论
  就业技能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专业的具体的每一门课程和教学的每个环节,因此该项教学改革虽只涉及单个专业的一门课程,总结如下。
  1.依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明确就业技能强化的内容。
  经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明确提高园林学生的园林素材表现技能、透视图绘制技能,园林工程图纸(尤其是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与阅读技能是当前园林专业亟待提高的就业技能,以此实施教学内容、学时的分配调整。
  2.依据技能获取的过程和规律,改革教学方法,组织“实训法”教学,这是强化学生就业技能的根本途径。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通过构建制图实训练习体系、“一课两练”、“同步合练”、“实战式”训练等方法组织“实训法”教学,确保学生的就业技能得到切实提高。
  3.改革考核方式是引导学生提高就业技能的有力措施。
  加大平时练习成绩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直接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绘图技能的培养,这是强化学生就业技能培养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朝儒,田凌.工程制图课中计算机绘图内容的处理[J].工程图学学报,1998,(1):23-28.
  [2]朱凤军.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观的实践与创新[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Z1):95.
  [3]吴机际.园林工程制图[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4]李鹏.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评价:现象与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8(6):35-36.
  项目来源: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中小城镇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创新研究”。吉首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项目“土木建筑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吉首大学《园林制图》改造课程资助项目。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中高职的衔接存在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重复、专业内涵脱节等问题。针对此,文章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职业教育 数控技术专业 问题 对策  职业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产业的转型升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 要: 本研究对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800米跑测验,测验时间、条件前后一致。虽然实验后两个班800米成绩都有很大提高,但实验班提高更大,实验前后的成绩经检验P 0.05,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实施运动处方对学生提高800米跑成绩效果显著。  关键词: 女大学生 800米跑 速度耐力 运动处方  1.引言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多,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尤其对于青春期
摘 要: 《圣经》为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提供了大量的原型和素材,从其代表作《红字》中,可以看到“伊甸园”原型、“魔鬼原型”、“亚当—夏娃”原型、“圣母”原型、“替罪羊”原型,这些原型在霍桑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体现了他矛盾复杂的宗教观。  关键词: 霍桑小说 圣经原型 宗教观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与基督教关系密切的一批作家中独
摘 要: 诗意是语文的灵魂,诗意能为语文奠基。语文课应该流淌着诗意,语文作业也应该充满着诗意。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诗意的追求是教育本我的回归,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语文作业应该能让学生津津乐道、眉飞色舞,所以本文力图挖掘作业的诗意,探究构建小学语文诗意作业新模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诗意 作业  毋庸讳言,功利主义正侵蚀着语文,语文呼唤着诗意的变革。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对课堂学习有辅助作用,然而
摘 要: 国家教育部已明确将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纳入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对于原来培养5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的形势,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符合临床实验室对不同岗位的需要,其培养方案设置是首要任务。  关键词: 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 培养方案 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
摘 要: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中职语文教育却存在忽视语文审美教育的倾向,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解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是中职语文教育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审美观 文学教育  中职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的篇章均文笔俱美、感情丰富,可是由于考试指挥棒的约束,我们仅以讲述分析性的命题为中心,艺术欣赏很难渗入。这种教法由于没有从形象到抽象的真切体验,学生的学习
摘 要: 为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法律意识,强化法制教育效果,作者在法制教育中充分运用漫画这一形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法制教育 漫画教学 运用方法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在党和各级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教育下,积极向上,奋发图强,主流是好的。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青少年犯罪呈回升趋势,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而且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犯罪手段智能化,还有团伙性、暴力性等特点,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严重问题
摘 要: 奥士高纳大爷是莫泊桑小说《绳子的故事》的主人公。本文认为造成奥士高纳大爷死亡的内在原因在于他的“诚实”和“善良”,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进而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很有帮助。  关键词: 小说《绳子的故事》 奥士高纳大爷 死亡内因 “诚实” “善良”    奥士高纳大爷是莫泊桑小说《绳子的故事》的主人公。小说写他因在赶集的路上捡到一小段绳子而被仇家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阅读和写作同属于语文活动的基本能力范畴,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阅读强调基本素材的长期积累,而写作则是阅读活动的有效积淀、厚积薄发和实际运用。然而,语文教师很少把两者统一起来教学,而是一方面开展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舍近求远地进行作文训练,结果既失去了一些联系教学的良好契机,又造成了许多优质教材资源的浪费现象。把阅读教学与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启发训练有机地结合
摘 要: 任务型阅读是在一定学习目标要求基础上的阅读和探究,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和互动性。以任务阅读为前提,以探究理解为过程的强化理解感知,能在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增强理解感知的准确性。探讨任务阅读教学模式运用对改变阅读学习模式和理解探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任务阅读教学模式 理解方向 理解感悟 语用技能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注重任务原则运用,引导学生在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