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餐厅越高级,就越讲究音乐?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md_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现代的都市人而言,“食物”早就不是解决饥饿的工具,而是疏解压力,联络感情的一大支助。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越高级的餐厅,食物似乎就越美味,你也心甘情愿掏更多的钱?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的教授斯彭斯发现,这其实跟食物没有太大关系。在我们用餐时,与谁一起、食物怎么摆放、餐具的颜色和质地、甚至周围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味觉。前三者的确不难理解,但是声音到底和味觉有何关系?
  斯彭斯和同事曾进行过一项实验,他们邀请了多位志愿者,给每人分发四颗太妃糖,这时场内放起音乐。志愿者在首段忧郁低沉的铜管乐声中吃掉两块太妃糖。过了一段时间,当背景音乐改为音调较高的钢琴曲时,他们再吃下剩下的两颗。
  当事后被问及太妃糖的味道有何区别时,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播放忧郁背景音乐时吃的那两颗太妃糖,口感略显苦涩;而另外两颗则比较甜。但是,这四颗糖其实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看似简单,却是联系音乐与味觉里程碑中重要的一步。研究者推断,人们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将某种音乐和某种味觉联系起来,例如酸味适合音调较高的曲子,甜味更易配合丰富的声音,苦味则与低沉的乐曲相辅相成。
  受到太妃糖实验的启发,斯彭斯与艺术家霍布金森合作,在伦敦的一家实验餐厅House of Wolf推出了一种“音乐甜品”。这种甜品是一款甜苦参半的太妃糖,外面包裹一层巧克力,并且在出售时会附带一个电话号码。顾客品尝时,拨通这个电话,那头的操作员会根据顾客对口味的喜好,播放高低频率不一的音乐,让顾客有不同的味觉体验。
  除此以外,斯彭斯也和食品业的龙头 Blumenthal合作,在其旗下餐厅The Fat Duck中推出了一道特色菜“Sound of the Sea”。在正式开始品尝前,服务员会先呈上一枚硕大的海螺,大大的螺壳中,藏着一个Ipod。带上海螺尾部连着的耳机,你会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闭上双眼,便仿佛置身在深夜幽静的海滩。就在大家为耳边的声音所沉醉之时,服务员这才端上各式海鲜,让其鲜美口感在悠悠的海浪声中达到极致。
  对这一举动,很多人半信半疑:为什么吃海鲜时听海浪声就会觉得更好吃?斯彭斯用另一个实验提出了解答。实验中,他招募了200名志愿者一起品尝相同的薯片,每个志愿者都戴上了一副耳机。在进食薯片的过程中,耳机里播放经过处理的音频,有的音频刻意加大了志愿者吃薯片时发出的嘎嘣声,有的音频则压低了这种音效。最后,研究者让志愿者对薯片的新鲜和好吃程度打了分。结果,听不同音频的志愿者打分产生了近15%的差异。强化了咬薯片清脆声的那一组,觉得吃起来味道更好。这跟听着海浪声觉得海鲜更美味是异曲同工的。
  经过不同的研究,斯彭斯的团队总结出一些规律:
  用慢音乐搭配食物,能让其的味道停留更久;喝酒时搭配古典乐,能使美酒越发香醇;最喜爱的歌曲搭配不爱吃的食材,能改掉偏食的坏习惯;吃黑巧克力幕斯时配帕瓦罗蒂的高音,能减少甜味突出香气。
  类似的技巧,被应用到了一个更特殊的用餐环境中:飞机机舱。
  说到飞机餐,估计很多人都会皱眉。平淡无奇、味如嚼蜡,是不少人的亲身体会。美国航空公司飞机餐的总负责人罗斯。布朗解释:“当飞机飞到3万英尺时,人们在密封的机舱中,受气压影响,味觉和嗅觉都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其中对于甜味和咸味的识别能力更会显著降低。”
  针对这个现象,斯彭斯再次使出了大招。他联手英国航空公司,制作推出了一张有望使飞机餐味道变好的专辑“Sonic Seasoning”。“我们大脑给予听觉和视觉的关注,要远远多于味觉和嗅觉。音乐作为大脑的诉求之一,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在无需添加任何调料如糖和盐的情况下,轻松愚弄味觉感官。”
  在该专辑中,他与团队将包括大量口味在内的味觉测试提供给作曲家和音效师,这些人会制作出不同的音效,来与不同食物的口味体验相搭配。经过多次调整修改,专辑中最后收录了13首歌曲,其中配合主菜的有三首,配合甜品的有两首,另外更详细列明了配合不同酒水饮料所对应的曲子。
  比如,在喝咖啡时,乘客可以选听Plácido Domingo演唱的 “Nessun Dorma from Turandot”,因为这位歌唱家低沉的声音能凸显咖啡的苦涩。而品尝甜品时,可以选听James Blunt的“You’re Beautiful”或Madonna的“Ray of Light”,因为这两首歌曲的音调都较高,可以增加甜品中本身的甜度。
其他文献
几年前,朋友王小山路过开封,兴奋地给我发短信:“你知道我正路过哪里吗?陈留收费站!你们河南太有文化了。”他当然不是为一座收费站开心,而是这位三国迷踏入了曹操起兵之地,也是汉献帝即位前封王的地方,顿有时空穿越之喜。  中国的历史文明非常悠久,留下太多典籍和故事,而地名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小时候家住濮阳,这已然是个古老地名,战国时期就有的名字。濮阳城外有座小村庄叫戚城,村里孩子有时会和城里孩子打架
清代的康熙皇帝无疑是屏幕上最重要的角色。人们熟悉的康熙皇帝,完全是一个高大威猛的帝王形象,却根本想不到,真实的康熙讲话很可能同赵本山一样,是一个操东北口音的皇帝,估计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中国方言众多,如果用方言交流,跟“鸡同鸭讲”差不多。以前国家又没有推广普通话,怎么办?不急。以前虽然没有普通话,却有全国通用的官话。政府官员一般都讲官话。只是古代通讯交通均不发达,也没有广播电视,人们很少有学习
家里堆了很多DVD,大多都是前些年淘来的。由于买的时候只是匆匆看了个简介,不知好坏,回家就得再淘一次。为省时间,有时我会同时打开两台电脑和一台电视机。如果发现其中有好片子,便单列出来再认真看上一遍、几遍。  我很怀念当年的淘片经历。它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许多优秀的影片。如美国的《肖申克的救赎》,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天使爱美丽》,伊朗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意大利的《美丽人生》,德国
在日剧《为了N》中,N代表了一个理想化的对象,“用尽一切手段都要去守护的人或物”。殒身不恤的爱作为催化剂,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都交织进了这个情感方程式里。当凑佳苗惯用的“罗生门”形式套住了东野圭吾式的情感内核,导演对于原著的改编无疑是成功的,使得这部略显平庸的原作焕发出了另一重光彩和生机。  剧集一开篇,就有两桩犯罪横陈眼前:一个是15年前小岛上的火灾,一个是10年前野口夫妻毙命家中。紧接着娓娓倒叙
“九层塔”(又名“鱼香菜”“罗勒”,在潮州菜中又名“金不换”,客家人称之为“满园香”)正当令,鼓鼓的一大袋,还是有机种植的,无农药,要价新台币40元(折合人民币8元)。我本就喜爱这又称“金不换”的辛香药草,眼下价钱又这么好,教精打细算的煮妇怎能不心动?那就买一袋吧,可以炒鲜贝、煮台式三杯鸡或烧茄子。然而这么大一袋,一餐哪用得完,“九层塔”又不耐久藏……已伸出的右手缩了回来。  考虑了一会儿,灵机一
一个好的魔术必然能够展示视觉之不可思议,越是出乎意料就越能调动观众的好奇心。魔术师先展示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东西,神奇的现象总是在忽然之间出现,观众讶异继而鼓掌喝彩。学龄孩童就能轻松抓住魔术中关键的反常现象,是因为许多“核心认知”在生命早期就已经建立了,比如说人没法穿墙而过,以及踏空就会掉下去。    那么,这些认知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小婴儿也能看懂简单的魔术吗?今年4月初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
政治定位以及商业资本的进入,长安街边的住宅区让位于国家机构和商业中心,在这个过程中,迁移的不只是个体店铺、平房住宅,还有一代老北京人的市井记忆。  进城去  从东四环的望京住所到长安街,62岁的解玺璋,习惯说,今天要“进城”了。  在他这些有点年岁的老北京人看来,出了长安街,最多到三环,那都是农村,水泥路出了长安街就变成石子路了,那时候国贸还没影儿,还叫“大北窑”。  解玺璋曾经也是“城里”人,他
热辣辣的夏天,美国《福布斯》网站在6月初公布美国年轻人的恋爱特质。那就是“85后爱用约会软件,却不恋爱结婚。”  这是什么样的心态?究其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完成了本科或以上学历的教育,并且从中获得的回报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在25-34岁的年纪上,你需要顾及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包括处理一团糟的财务状况以及原来越多的生活难题。而85后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取得一系列的成年标志,这包括婚礼以及生育问题。这也
当你还在被“我们”刷屏的时候,沃卓斯基姐弟已经用美剧《超感八人组》诠释出了史诗级的“我们体”:I Am We。当然,纠结于自我认知和宏大世界观的姐弟俩,一直是一对奇葩的存在。对于他们的作品,观众要么奉若圭臬,要么弃如敝屣,这部也不例外。电影《云图》里还没玩够的概念,放进了十二集的电视剧里,通过网络平台Netflix一次性放送,脑洞和尺度都突破了天际。  如果说《云图》是纵向展现跨越时间的轮回,《超
1994年起,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在长江上最有诗意的三峡段开工。自1996年起,我经常进入三峡拍摄照片,2012年起我又三进三峡库区,拍摄了一批人物的照片。作为跟踪三峡巨变的延续。  有人问起:关注三峡是否和你曾经当过12年的长江水手有关?我总是予以否定,理由是:我的长江水手生涯是在下江的南京港,没有因为行船进入过三峡;第二,我本人没有关注天下大事的资格,进入三峡拍照片,也是随波逐流而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