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精彩源于学生的多元表征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j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媛媛,高级教师,嘉兴市“高质量、高效率”教育教学能手,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教学能手。平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基于学生认知起点,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深受学生欢迎。工作以来曾多次获区级、街道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主持参与市、区级课题多个,承担市、区级公开课及讲座10多次,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市、区级奖项及各级各类杂志发表30多篇。教学理念:上高效的课堂,做有趣的老师。
  【摘要】表征是学习者思维活动表达的过程和呈现的形式。不同的表征,反映了学生对认知对象的不同加工水平。学生在表达搭配问题时也展现了许多不同的方式,教师依据不同的表征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解析,认清学生的思维状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直观形象层面向抽象概括水平发展,提升学生思维力。
  【关键词】数学广角 思维表征 思维水平 搭配
  表征是学习者思维活动表达的过程和呈现的形式。学习者对认知对象的表征方式不同,反映的是其大脑加工过程的不同。数学知识学习同样如此。有研究者认为:以直观表征(如动作表征和图形表征)方式为主的学生,一般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利用符号表征的方式学习思考的学生,思维严谨规范,逻辑性强,抽象思维水平比较高。本文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的学习材料,从思维表征的维度进行解读分析,认清学生思维过程的异同,并就有效组织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教师在课始呈现了如下学习任务:
  这是教材的原有例题,设计意图在于: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熟悉的衣服搭配的现实背景进入学习,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问题结构。同时,也便于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
  执教班级共有学生42人,现针对学生自主探索后的结果做分析。
  学生主要用文字、原实物图、图形与数字等几种方式来呈现结果。具体人数比例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76.2%的学生用文字和原实物图像来表示结论。表达时,有学生还很细致地把上装分为长袖、短袖,下装分为短裙、裤子和长裙,甚至还描绘出了衣服上的花纹。这样的方式,在教师看来并不直观和简约,表达费时也不太方便,但对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来说,却是认识的基本方式。数据还告诉我们,能够想到用简约的图形或数字来表达思考过程的学生只有21%,可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符号意识和抽象表达的意识均不强。
  从学生的表达结果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思考的过程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用直接描述,有的学生是罗列,还有的学生结合符号的连线,而有一部分学生则是直接用算式表示结果。为了对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更加清晰地了解, 教师又根据学生例题解答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访谈,最终把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抽象思维水平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从上表可以看出,无法全面、有序地解决服装搭配问题的水平0和水平1的學生总数占比不足10%;90%以上的学生不仅能解决,还使用了不同的表征(如文字、画图、图形)等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画出来,水平2的学生采用枚举法,其思维处于罗列水平;水平3的学生用文字或原图配合连线的方法来表征,抽象思维水平高于水平2的学生;水平4的学生能利用图形或数字代替上装和下装并配合连线表征,抽象思维水平更高;有16.7%的学生能根据具体的表征抽象出数学模型,直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属于思维最高层次水平5。由此可见, 搭配服装的思路和结果已经不应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让学生观察讨论抽象思维水平2至水平5中不同表征方式,启发学生对比方法的异同,体会抽象化图形、数字表征方式的优势,感悟其隐含的思维价值,更能体现本节内容学习的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认为,就抽象的深度而言,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简约阶段、符号阶段、普适阶段。简约阶段是指把握事物的本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条理化,能够清晰地表达的阶段;符号阶段是指去掉具体的内容,利用概念、图形、符号、关系表达包括已经简化了的事物在内的一类事物;普适阶段是指通过假设和推理建立法则、模式或者模型,能够在一般意义上解释具体事物。这三个阶段中,简约阶段最为基础,也相当重要,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唯有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简约化经验后,才能更好地进入符号化、逻辑化阶段。
  由此,笔者针对“数学广角——搭配(二)”一课的例题探究后的进一步组织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循思而导,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数学广角——搭配(二)”中涉及排列与组合的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思维基础,才能做出针对性的引导。这也是“以学定教”课堂的基本要求。
  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学习任务: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同学们能把搭配的过程表示出来吗?此问题把学生从仅仅关注答案引导到关注寻找答案的过程上,在学习单上把动态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既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又展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此时,教师通过交流,引导学生经历“文字枚举—实物连线—图形连线—整体对比”的反馈教学(如图1),体会表征方式从烦琐到简约,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当然,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看懂别人的图示,体会不同的表征方式所蕴含的不同思维价值。
  二、以问聚焦,引导把握知识的本质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其思维更多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层面上。此时便需要教师通过质疑、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关注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
  比如,当呈现学生符号化图示(如图2)后,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用○来表示上装和下装的?为什么还要在旁边标注上装和下装?不标注可以吗?有什么办法吗?当呈现图3时,教师可这样问:你的△和○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还需要加上标注吗?为什么?学生呈现图4后继续追问:图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你们看得懂吗?除了用图形和数字组合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怎样的表示方法既能区分上装和下装,又能区分是第几件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呢?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体会:图形 数字、图形 颜色、字母 数字等简约化表达的数学意义。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是重要的,而充分体会数学规律的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对学生体悟数学抽象、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更有意义。
  三、回顾比较,体悟数学抽象的特质内涵
  数学方法的体悟与习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多次的往复,不断地经历与体验。符号化作为本节课的重要思想,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本节课结合学习内容的回顾与比较,是一种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与发展符号意识的重要方式。
  课堂上,当学生完成例题的学习并把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应用于解决其他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解决两个不同问题的图示(如图5):为什么图中物品数量增加了,情况更复杂了,你反而更快地完成了呢?
  这样的问题,更多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真切体会符号化表达的简约,更加简洁地解决数学问题。如果还有学生不能感受这种特点,教师可再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再增加一杯饮料或者一份点心,让学生思考搭配方法和结果,并再次组织学生对比思考:增加一杯饮料与增加一份点心,两种“搭配的结果”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呢?请用简洁、清晰的方式展示你的思考过程。如此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采用符号化的思考与运算,使得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表达更简洁、思维更清晰的过程,而这也正是数学抽象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We all see and hear about extraordinary (非凡的;卓越的) people around us and wonder why we can’t be more like them. In fact, it’s not the big things but the small things that make someone extraordinary.  我们
(三) 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文章之道,与待人接物相通:态度决定高度,格局影响结局。实事求是,莫作调人,行事应该有其风格:或有所为,或有所不为,进退取舍,都该有个原则。清张自超以宗法朱熹《春秋》学自命,大抵以不苟同、不苟异;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标榜:  经旨先儒讲解切当者,不再发明。其前人不合之说,后人已有辨者,不再辨。或虽不合,而于大义无关者,亦不置论。……又合诸儒之说,参互斟酌,去其非
摘 要:本文通过对校本作业设计研究,提出校本作业设计七个原则,分别是就地取材原则、科学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针对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思想性原则、贴近考试原则;同时对作业的格式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并提供了两个范例,从中体现了一些设计的意图,在实施过程中也提出了相应的困惑.  关键词:数学;校本作业;有效  记得清代教育家颜元说:“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都不得力,临事依旧是所习者出也.” 认为
民进山东济南市直机关一支部成立于2017年,现有会员17人,分别来自政府各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全部为在职会员。支部成立时间虽短,但充满生机与活力,连续四年被省、市民进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遵循“以党为师,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价值理念,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调研,积极建言;发挥会员优势,开展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工作,组织的向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1]这一重要论断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为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重点和突破口,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我们如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切实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
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因受政策、人力、资金、原材料等因素影响面临极大冲击。本文分析了疫情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包括瞄准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 ,提升创新力;深挖内部资源,快速求变;优化人才服务举措;生态共建、政企互通,积极走出去促进资源共享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疫情影响 中小企业 数字化 智能化 供应链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由于影响范围广
[摘 要] 核心素养及学科核心素养正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新的力量.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在知识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对生活的关注. PISA对数学素养的阐述,明确了数学核心素养与生活的关系;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让数学知识形成、应用于生活,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生活  核心素养之所以能够为众人所认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核心素养是对已有课改理论的
摘 要 自从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使得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逐年拓展,但是,这-过程中也伴随着各类的安全风险,给用户的个人利造成极大威胁。因此,若想保证计算机的应用安全,就应当首先避免恶意软件攻击要求计算机使用者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首先明确恶意软件的危害造安全的网络运营环境,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 恶意 计算机,方法 软件  一、恶意软件类型及特点  (一)主要类型  使
近日,一些视障人士走进四川省博物院,他们通过麝香、檀香、龙涎香等香料糅合稻草苦涩的气味,以嗅觉感知汉代战争的气味。在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中,视觉和听觉的重现已经有百年历史。但如何让嗅觉重现,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关山阻隔”。  嗅觉重现:钩沉你的记忆场景  嗅觉是人类的基本感官之一,负责对环境中化学输入的表征,在生物演化历程中高度保守。人类的嗅觉系统包含500万个嗅觉神经元,它们能够直接把感受到的嗅
折叠式飞行器    无需驾照,只要经过短时培训就可以自己驾驶飞行器上天,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把它折叠起来,携带方便。这就是一种家用便携式自旋翼飞行器。  据发明人介绍,自旋翼飞行器是一种外观类似直升机的飞行器,通过气流作用进行自旋而获得升力,可以避免一般飞行器的“失速”危险。这架便携式自旋翼飞行器的一大特色是可折叠,折叠尺寸仅有0.5立方米。使用时只要花5—10分钭就可以把飞行器组装好。它的驾驶也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