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发式教学是中国大教育家孔子首创。其思想要义首先体现在他的经典性论断中,在现代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所有讲解的内容与学生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其目的是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方法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原则。更何况孔子也只指明启发的时机,没有提及启发的方法。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的途径来实施启发式教学。所用的方法能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励思考、实现知识经验的成功转化为目标;以最优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为准则;以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为宗旨;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为保证,就可以称之为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多样,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并巧妙运用方可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之功效。那么,究竟如何启发才能奏效呢?下面本人就平时的教学经历谈谈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情况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
二是要“巧”,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
三、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全盘否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而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动用。其实,启发式教学是适应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产生,在培养人才低效的同时却在因材施教上占有优势。讲授式教学自古有之,这种教学形式普及了全世界。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现代教学法倡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行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有目的的向学生传授自我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在分析阅读或完型题时把自己分析的整个过程,所有细节全部展现给学生,并在适当地方加以补充说明,无疑是教授做题方法和技巧的最佳手段。在教授了技巧之后再给学生一两篇文章,让其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试着运用体会这些技巧,所教的技巧就会逐渐内化。
教学活动说到底就是解决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矛盾问题,解决的结果体现在两个能力和一个发展上,即人类真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学生认知转化为能力,学生的一般能力得到发展。解决的中间环节就是启发式教学。其方法千变万化没有定式。只要教师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注意点滴,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要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还要注意学习者的理性水平与教学模式的匹配原理。一般来说,较紧密的模式结构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而松散的模式结构则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当然,每个模式都可以修正,提高或降低结构的松紧,以使模式适应学生进行最佳学习的那个理性水平。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有用之才。
我坚信,坚持启发式教学,一定会给素质教育的阵地带来勃勃生机!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方法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原则。更何况孔子也只指明启发的时机,没有提及启发的方法。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的途径来实施启发式教学。所用的方法能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励思考、实现知识经验的成功转化为目标;以最优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为准则;以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为宗旨;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为保证,就可以称之为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多样,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并巧妙运用方可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之功效。那么,究竟如何启发才能奏效呢?下面本人就平时的教学经历谈谈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情况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
二是要“巧”,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
三、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全盘否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而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动用。其实,启发式教学是适应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产生,在培养人才低效的同时却在因材施教上占有优势。讲授式教学自古有之,这种教学形式普及了全世界。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现代教学法倡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行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应有目的的向学生传授自我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在分析阅读或完型题时把自己分析的整个过程,所有细节全部展现给学生,并在适当地方加以补充说明,无疑是教授做题方法和技巧的最佳手段。在教授了技巧之后再给学生一两篇文章,让其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试着运用体会这些技巧,所教的技巧就会逐渐内化。
教学活动说到底就是解决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矛盾问题,解决的结果体现在两个能力和一个发展上,即人类真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学生认知转化为能力,学生的一般能力得到发展。解决的中间环节就是启发式教学。其方法千变万化没有定式。只要教师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注意点滴,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要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还要注意学习者的理性水平与教学模式的匹配原理。一般来说,较紧密的模式结构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而松散的模式结构则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当然,每个模式都可以修正,提高或降低结构的松紧,以使模式适应学生进行最佳学习的那个理性水平。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有用之才。
我坚信,坚持启发式教学,一定会给素质教育的阵地带来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