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攻角的动能杆条对TBM目标穿甲模型研究

来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a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改进原来杆条斜穿甲方程的缺陷与不足,正确反映实际情况中杆条剩余速度、剩余质量与攻角、着角之间的关系。根据战术弹道导弹的目标特点,从动能杆条的终点穿甲机理出发,在参考原始弹道研究的破片穿甲方程和动能杆条正穿甲方程以及修正的杆条斜穿甲方程基础上,构造了模型简化过程,建立了新的修正的动能杆条斜穿甲带攻角穿甲计算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杆条剩余速度、剩余质量与攻角、着角之间的变化规律,并且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说明了新建立的穿甲模型的正确性,其更适用于实际情况。
其他文献
爆炸成型弹丸的速度是影响EFP战斗部侵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量纲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求解球缺罩EFP速度的计算模型,并对计算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
针对某球窝式摆动喷管,采用两方程k-ε湍流模型,在摆动角度为0°和6°的情况下,对喷管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计算;根据计算的流场,对喷管进行了传热数值模拟。分析了
为了为反深侵彻钻地武器的设计提供参考,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不同侵彻角下杆式射流侵彻不同速度移动靶板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侵彻角一定时,随靶板移
为了给弹药总体和引信传爆序列设计提供参考,以某中型盘状子弹为对象,通过破片初速理论计算和ANSYS/LS-DYNA仿真,并结合试验,得到了传爆管不同偏置距离下子弹战斗部预制破片
针对光纤制导导弹挂装直升机载平台使用问题进行了机弹相容性分析。根据筒式发射方式,设计了光纤单端放线方案。综合考虑发射扰动及载机旋翼下洗流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导弹六自
破片杀伤战斗部结构设计考虑因素众多复杂,为梳理战斗部设计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改善导弹的性能,文中综合考虑了战斗部的威力以及导弹的机动性能。文中分别用战斗部的威力半径、
为了验证旋转折叠翼的展开性能,对一种转接摆杆驱动的小型旋转折叠翼方案进行研究:应用理论力学的拉格朗日方程,得出了理想化模型的展开运动方程,并通过MATLAB进行数值求解,